《东南西北》说课稿《东南西北》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东南西北》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东南西北》说课稿1 一、说教材:《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课时。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和方向,打下基础。
低段儿童对抽象知识的接受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给定一个方向,学会辨认其余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四、说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体验感知法五、说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在一年级学习《方向与位置》的时候都学过哪些表示方向的词?生:上、下、左、右、前、后。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有关《方向与位置》的新朋友,生齐读。
师板书:《东南西北》。
二、授新课:1、师: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认识东、南、西、北的?大家说一说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2、师演示太阳升降的动画课件。
3、由儿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4、老师让段思妤来当向导,她从大门进来,分别来认识东、南、西、北。
(每认识一个方向让学生贴一个方向在墙上。
)5、让全体学生起立,面向太阳点点头,向西面给太阳落山说拜拜,向北面拍拍手,向南面招招手。
6、叫四名学生分别面对东南西北,说其它三个方向。
7、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8、绘制校园示意图,让四名学生分别将大门、教学楼、白色围墙、商店贴到墙上。
三、多种形式的练习:四、玩中拓展:师: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该怎么办?1、借助《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认识东、南、西、北2、借助搬凳子游戏认识东、南、西、北。
五、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对他们的所获给予适当的评价。
六、作业:1、完成书上P58——P59上的填空。
2、回家看看自己家的门、窗户朝什么地方开着。
3、以自己家里的客厅为中心,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东南西北》说课稿2 2、教材地位和作用本教材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事物的位置。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以前所学过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有一些区别,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
本节课并非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辩认方向,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感知方向的相对性。
2、认识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并应用四个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1、在指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情感目标:以小动物迷路为线,教会学生辩认方向方法,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动物回家。
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建立自信。
4、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在给定一个方位的情况下辨认出其它三个方位。
5、教学难点从实景中的方位感转移到纸面上的方位感。
6、教学准备多媒体、校园平面图表等。
二.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小动物迷路的情景)问题:怎样才不会迷路呢?引入课题:东南西北(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活动一由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使体会到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根据指南针指针所指的方向来辨别南方。
根据北斗七星来辨别北方等等。
活动二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教室的东南西北吗?问题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的是什么方法?2、你是怎么根据这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通过儿歌来帮助学生找到南北两个方向:早晨起来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创设游戏:让学生边示范边说一说。
当你面向南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当你面向北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当你面向西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当你面向东方时你的前面是(),后面(),左面是(),右面是()。
活动三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说校园中的学生以升旗台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绘制学校地图,由于绘制的地图方向不一致,同学们难以根据地图找到要去的地方而产生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必须有统一的方向才使人们看的懂地图,不会混乱。
在这一问题矛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得出: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明白了地图的规定,再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定对自己绘制的地图进行修改,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探究。
升旗台第三个环节前后呼应学以致用帮助小动物回家我的家在苹果树的北面面。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西面面。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南面面。
我的家在苹果树的东面。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问题: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继续搜集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等。
在合理选用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注重让学生体验“从实景到纸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东南西北》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东南西北》,是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册《方位认识》的第2课时。
初听这个课题让人感觉是自然课的知识,同时它也是语文课的一个教学内容,如今它成为了小学实验教材中一个新增的知识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日常生活以及自然课上的知识积累,对于东南西北有较为感性的经验认识,但是对于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为日后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做好铺垫。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
”因此从小学会正确地辨别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1.学会识别东南西北4个方向,能够用东南西北来描述地图上物体所在方位。
2.能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能进行简单的路线描绘,感受“东南西北”方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与良好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辨认方向的方法,能在实际生活环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难点: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能进行简单的路线描绘,感受”东南西北”方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策略针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本节课我以开放式教学为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一个引导着、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设置为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把静态讲授的转变为动态体验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比较、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互动、媒体演示等环节,做到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性、趣味性,以这样的方式构建新知。
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够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为本课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方位的认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们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无疑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重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沟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同知识点学生在其它学科如语文、自然课中已经有过方向学习的经验积累,例如:语文实验教材第三册中《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学生已经知道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方落下,通过积雪的融化、北斗星的位置来判断方位,把这些不同[源自]学科的知识加以整合,有利于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导入新课,被皇后驱赶到森林的白雪公主迷了路,引导学生说出“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简单交流辨别方向的小常识,通过地图的展示,明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指向标,唤醒认识中经验积累的那部分,以此作为教学重点突破的一根拐杖。
(二)探究新知1.辨别相对位置在初步建立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的基础上设计了同桌互相问答的方式,根据所给的方向找到相应的物体或者给定物体找出相对应的方位,例如“火车站东面是什么地方?飞机场在餐厅的哪个方向?”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要求学生边指方向边说,动作配合语言,更有助于记忆。
再把问题放到相对复杂的方向情景图中,观察以火车站为中心,它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分别是哪些地方。
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四个方向,也让学生充分感知参照物的不同,所对应的东南西北也有所不同。
2.描绘路线在熟悉四个方向的基础上紧锣密鼓的学习路线的描绘,要求学生能直观的识别简单的地图,并且为接下来的线路设计做好铺垫,提出问题“小猴从地铁站出发,朝北走1个单位长度(也就是1格),再朝西走2个单位长度,再朝北走2个单位长度,再朝东走1个单位长度,说出它最后到达的地方。
”请学生在观察、辨别、讨论后得出结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培养了互相倾听学习的好习惯。
3.设计线路本节课对于一些约定俗成的知识,比如说地图上的方向的规定,我使用了较为直接的讲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