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官职表文臣官职:【一品】丞相:可分设左右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二品】九卿卫尉太常太仆廷尉宗正少府光禄勋大司农大鸿胪【三品】侍郎尚书郎侍中中书令大尚书大长秋执金吾京北尹左冯翊【四品】九卿辅官卫尉丞太常丞太仆丞廷尉丞宗正丞少府丞光禄勋丞大司农丞大鸿胪丞【五品】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丞相主薄丞相长史光禄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礼官大夫黄门侍郎从事中郎【六品】议郎赞飨食监祭酒御史员右都侯左都侯左仆射右仆射【七品】五史五掾左长史右长史侍御史丞相史廷尉史〔从〕五官掾东曹掾西曹掾文学掾太常掾【八品】十辅丞太史丞太乐丞太祝丞太医丞[从]中书丞符节丞尚书丞明堂丞灵台丞【九品】县尉县丞县史县令钟官导官主事御府尚方[从]议曹,主谋议事辞曹,主评讼事奏曹,主章奏事决曹,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计事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仓曹,主仓谷事金曹,主钱币盐铁事侍曹,主通报事※文臣除一品45位、九品20位外,四品以上9位,以下10位武将官职【一品】大大都督[从]左都督右都督卫【二品】骠骑大车骑大中军大抚军大[从]辅国镇国辅军镇军【三品】前左右后【四品】征东征南征西征北[从]镇东镇北镇南镇西【五品】安南安东安北安西[从]平东平南平北平西【六品】军师:掌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决断。
荀攸、朱然、诸葛亮曾为。
领军领军、中领军:高级名号。
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并掌禁兵。
护军护军、中护军:高级名号。
与领军同时置,掌禁兵。
都护都护:高级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高级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高级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从]伏波:杂号之一。
夏侯敦曾任此职厉锋:杂号之一。
曹洪曾任此职武卫:杂号之一。
许褚曾任此职荡寇:杂号之一。
张辽曾任此职讨寇:杂号之一。
王平曾任此职灭寇:杂号之一。
丁奉曾任此职游击:杂号之一。
乐进曾任此职扬武:杂号之一。
满宠曾任此职立义:杂号之一。
庞德曾任此职秉忠:杂号之一。
孙乾曾任此职翊军:杂号之一。
赵云曾任此职镇远:杂号之一。
魏延曾任此职奉义:杂号之一。
姜维曾任此职横江:杂号之一。
鲁肃曾任此职威烈:杂号之一。
韩当曾任此职讨逆:杂号之一。
孙策曾任此职征虏:杂号之一。
张飞曾任此职讨虏:杂号之一。
黄忠曾任此职扬威:杂号之一。
臧霸曾任此职【七品】羽林郎将立武郎将立节郎将绥南郎将五官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郎将[从]偏裨门下督将帅府属官。
帐下督军祭酒即军师祭酒。
【八品】汉武八校尉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屯骑校尉掌屯骑。
越骑校尉掌越骑。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
中垒校尉掌中垒。
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
虎贲校尉掌轻车。
[从]西园八校尉典军校尉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左军校尉右军校尉助军左校尉助军右校尉【九品】谒者仆射大谒者:谒者之长宾赞谒者:主宾赞受事监冶谒者:掌管冶铁的专官郎中谒者:郎中令属官中宫谒者:大长秋属官给事谒者:少府属官通事谒者:使者中书谒者:掌引见臣下,传达使命持书谒者:侍御史辅官持节谒者:掌符节[从]都尉:总领佐守典武职甲卒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散骑黄门:司农属官武库:执金吾属官洗马:即太子洗马。
太子属官督邮:掌管督察纠举、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若卢:主藏兵器卫士:主警卫【官职】[太傅]不常置一般为每帝初即位时置,称太傅录尚书事,等该名太傅死后,辄不再置。
[太尉]三公之一太尉府下置官吏有:1、长史:千石2、掾史属:东西曹掾为比四百石,余掾为比三百石,属为比二百石。
3、令史:百石4、御属[司徒]三公之一下置官吏与太尉同[司空]三公之一下置官吏与太尉同[]视同三公,以大为第一,次为骠骑,次为车骑,次为卫,又有前、后、左、右,均不常置。
府下置官吏有:1、长史:千石2、司马:千石3、从事中郎:六百石4、掾属、令史、御属等则与太尉同领军皆有部、曲、屯均为建制单位。
5、校尉:比二千石,设于部6、军司马:比千石7、军候:比六百石,设于曲8、屯长:比二百石,设于屯[太常卿]中二千石、[太常丞]比千石[太史令]六百石、[太史丞]二百石、[明堂丞]二百石、[灵台丞]二百石[博士祭酒]六百石、[博士]比六百石[太祝令]六百石、[太祝丞][太宰令]六百石、[太宰丞][大予乐令]六百石、[大予乐丞][高庙令]六百石、[世祖庙令]六百石、[陵园令]六百石、[陵园丞]、[陵园校长][光禄勋]中二千石、[光禄丞]比千石[五官中郎将]比二千石、[五官中郎]比六百石、[五官侍郎]比四百石、[五官郎中]比三百石[左、右中郎将]比二千石、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左、右仆射]比六百石、[左、右陛长]比六百石、[虎贲中郎]比六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虎贲]比二百石[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羽林左、右监]六百石、[羽林郎]比三百石、[羽林左、右丞][奉车都尉]比二千石、[驸马都尉]比二千石、[骑都尉]比二千石][光禄大夫]比二千石[太中大夫]比二千石[中散大夫]六百石[谏议大夫]六百石[议郎]六百石[谒者仆射]比千石、[常侍谒者]比六百石、[给事谒者]四百石、[灌谒者郎中]比三百石[卫尉]中二千石、[卫尉丞]比千石[公车司马令]六百石、[公车司马丞]三百石、[公车司马尉]三百石[南宫卫士令]六百石、[南宫卫士丞]三百石[北宫卫士令]六百石、[北宫卫士丞]三百石[左、右都候]六百石、[左、右都候丞]三百石[宫掖门司马]比千石,掌守卫宫门,具体为设七人,为:南宫南屯司马,守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守东门;玄武司马,守玄武门;北屯司马,守北门;北宫朱爵司马,守南掖门;东明司马,守东门;朔平司马,守北门[太仆]中二千石、[太仆丞]比千石[考工令]六百石、[考工左、右丞]三百石[车府令]六百石、[车府丞]三百石[未央厩令]六百石、[长乐厩丞]三百石[廷尉]中二千石、[廷尉正]六百石、[廷尉左监]六百石、[廷尉左平]六百石[大鸿胪]中二千石、[大鸿胪丞]比千石[大行令]六百石、[大行丞]三百石、[治礼郎][宗正]中二千石、[宗正丞]比千石[公主家令]六百石、[公主家丞]三百石[大司农]中二千石、[大司农丞]比千石、[部丞]六百石[太仓令]六百石、[太仓丞]三百石[平准令]六百石、[平准丞]三百石[导官令]六百石、[导官丞]三百石[少府]中二千石、[少府丞]比千石[太医令]六百石、[药丞]三百石、[方丞]三百石[太官令]六百石、[太官左丞]三百石、[甘丞]、[汤官丞]、[果丞][守宫令]六百石、[守宫丞]三百石[上林苑令]六百石、[上林苑丞、尉]三百石[侍中]比二千石、[中常侍]千石、[黄门侍郎]六百石、[小黄门]六百石、[黄门令]六百石、[黄门署长]四百石、[画室署长]四百石、[玉堂署长]四百石、[丙署长]四百石、[中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黄门]比三百石、[掖庭令]六百石、[左、右丞]三百石、[暴室丞]三百石、[永巷令]六百石、[永巷丞]三百石、[御府令]六百石、[御府丞]三百石、[钩盾令]六百石、[钩盾丞]三百石、[永安丞]三百石、[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二百石、[濯龙监、直里监]四百石、[大长秋]二千石、[大长秋丞]六百石、[中宫仆]千石、[中宫谒者令]六百石、[中宫谒者]四百石、[中宫尚书]六百石、[中宫私府令]六百石、[中宫私府丞]三百石、[中宫永巷令]六百石、[中宫永巷丞]三百石、[中宫黄门冗从仆射]六百石、[中宫署令]六百石]、[中宫署丞]三百石、[复道丞]三百石、[中宫药长]四百石。
——这些职务均由宦官担任[中藏令]六百石、[中藏丞][内者令]六百石、[内者左、右丞][尚书仆射]六百石、[尚书左、右丞]四百石、[侍郎]四百石、[令史]二百石[符节令]六百石[御史大夫]万石、[御史中丞]千石、[治书侍御史]六百石、[侍御史]六百石[兰台令史]六百石[执金吾]中二千石、[执金吾丞]比千石[武库令]六百石、[武库丞][太子太傅]中二千石、[太子少傅]千石、[太子庶子]四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太子家令]千石、[太子仓令]六百石、[太子食官令]六百石、[太子仆]千石、[太子厩长]四百石、[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子洗马]比六百石、[太子中盾]四百石、[太子卫率]四百石[将作大匠]二千石、[将作丞]六百石、[左、右校令]六百石、[左、右校丞]三百石[城门校尉]比二千石、[城门司马]千石、[城门候]六百石[北军中候]六百石[屯骑、越骑、长水、步兵、射声校尉]比二千石、[司马]千石[司隶校尉]比二千石[河南尹]比二千石[刺史]六百石[京辅都尉、左辅都尉、右辅都尉]二千石[太守]二千石、[郡太守丞]六百石、[有秩]百石[郡都尉]比二千石、[郡都尉丞]六百石[县令]千石、、[县丞]四百石、[县尉]四百石[]四百石、[次县]三百石、[县啬夫][使匈奴中郎将]比二千石[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护羌校尉]比二千石[王国傅、相]二千石、[王国]比二千石、[王国郎中令]千石、[王国仆]千石、[王国长史]六百石、[王国大夫]比六百石、[王国治书]比六百石、[王国谒者]比四百石、[王国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巷长、祠祀长]比四百石、[王国郎中]二百石[侯国相]千石、[侯国家丞、庶子]【爵位】东汉的爵位制度大体沿袭西汉,但等级增多,设有王、公、侯三等。
王、公只封皇子末年的曹操是个例外,光武时不少皇子都没有直接封王,而是先封公,再晋封王爵。
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其分别是列侯有封地、食邑,而且其封地、食邑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无这些特权。
如果再细分的话,列侯可以因食邑的大小而分成县侯、乡侯、亭侯,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勋臣。
如汉初的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
参考资料:《汉书·百官志》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廷尉大理:大司农治粟内史:尚书令:中书令秘书令:尚书: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五官中郎将:御史中丞:将作大匠:博士:城门校尉:中书舍人:五兵尚书:度支尚书户部:左民尚书:吏部尚书大尚书:祠部尚书:屯田都尉:水衡都尉:典曹都尉:西园八校尉:东观令:武将官职:大:骠骑:车骑:卫:中郎将:校尉:八校尉:四军:四征四征大:四镇四镇大:四安:四平:大都督:都督:上大:军师军师:领军领军、中领军:护军护军、中护军:监军中监军:奋武:都护都护:骁骑:越骑:伏波:厉锋:中坚:武卫:荡寇:讨寇:灭寇:游击:折冲:虎威:平狄:横野:捕虏:破虏:威虏:征虏:讨虏:平虏:扬威:奋威:建威:宣威:讨逆:立义:中卫:振武:扬武:建武:绥武:昭武:冠军:翊军:镇军:副军:绥军:抚军:建信:安汉:秉忠:昭德:昭文:怀集:兴业:镇远:绥远:忠节:安汉:抚戎:奉义:安远:威烈:扶义:安国:抚边:辅国:绥南:横江:别部司马:牙门牙门将:偏:裨:门下督、帐下督:地方兼幕府官职:司隶校尉:太守:国相:都尉郡尉:令:长:长史:留府长史:东曹:西曹:别驾从事别驾:都官从事:功曹从事:簿曹从事:兵曹从事:治中从事:典学从事:劝学从事:郡丞:主簿:主记:记室:参军:军祭酒:师友祭酒:椽:从事:书佐:从事中郎:爵位:列侯:县侯:乡侯:亭侯:都乡侯:都亭侯:关内侯:名号侯:建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