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土景观概念性解读

乡土景观概念性解读

乡土景观概念性解读
城市加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严重以及民俗民风的缺失对乡土文化的保持产生严重的冲击。

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文化的记载,从生活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了解乡土的元素并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成功地运用,可使设计作品更显特色。

(一)解读乡土景观
乡土原指那些质朴的、本土的、传统的事物,是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

传统的乡土景观包含两层含义。

一种是指乡村里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即所谓乡村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官方村落和道路,以及民族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景观现象的复合体;另一种解释是指反映文化体系的特色和天文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和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方式。

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

(二)提炼乡土景观元素
“乡土景观元素”取自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于景观表现的素材。

因乡土景观资源丰富,品种单一。

这里笔者按其表现状态不同进行区分,挖掘提炼出三类基本元素:
(1)乡土的“物”
实体性景观元素,指基本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园林景观设计营造的物质实体类元素,如乡土建筑、乡土植被、乡土材料、器具和工艺品等众多实体元素。

因事物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不同。

乡土的“物”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因自然环境的天相和地相两大要素影响,形成的自然乡野景观;另一类包括当地人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器具、物品等生活元素。

可以归结为“要素”;第三类指构成景观实体的材料,可以作为园林小品建筑材料的、熵材“,如乡土植物、当地出产的石头、木材等。

(2)乡土的“事”
主要指地方息熳、民族风俗、官方典故等乡土地域上的事件性元素。

表现为非物质状态,它包括了百姓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按事件发生时段性的不同,乡土的”事“又可以分为”过去的事件“(值得纪念的历史片段)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可供观赏和参与的活动事件),从事件的主题和性质未看,乡土的”事“则包括”日常生活事件“、”文艺活动事件“和”生产实践事件“三类主要乡土行为事件。

(3)乡土的“意”
乡土的“意”主要指乡土所蕴含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乡土意境等可感知元素,也属非物质状态的元素。

它通过生活中的场景、材料等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意蕴,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既是乡土意境的表达,又是乡土”物“与”事“的联合与升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