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年江苏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2020年江苏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例2 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AB下面的 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2_._5____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 为0.2 m.物块重G为1.5 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 m,则此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__9_0_%____.
例2题图
例3题图
例3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重为40 N的物体A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用时4 s,
返回思维导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3.拓展:
重力做功W=__G__h_
摩擦力做功W=__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桌子上,人对课本做的功约为1.6 J;
b.从地面上拿起一个鸡蛋,缓缓举过头顶,做功约为1 J
5.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1)一是对物体要有__力____的作用;
返回思维导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重难点突破
一、功 、功率相关计算(徐州2考,宿迁必考,盐城4考)
例1 用起重机将质量为5 t的集装箱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 m,随后以1
m/s的速度匀速水平移动了5 m(g取10 N/kg).求:
(1)上升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对集装箱做的功;
方法指导
点击至考点清单
物理量 简单机械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物体G上升高 度为h,所做的 功W有用=Gh
拉力F移动s,所做的功 W总=Fs(s=h,适用于等
臂杠杆和定滑轮)
W 有用 100%
W总 Gh 100%
Fs G 100%
F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物理量 简单机械
有用功
总功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知识精讲
重难点突破
栏
实验突破--科学探究素养提升
目
导
实验1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航
实验2 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思维导图
返回栏目导航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踢出去的足球; 搬而未起;人提水桶水平前进
定义 做功的两要素 功
功的计算
定义 公式 物理意义
功率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8.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宿迁2考) 9. 分析实验表格数据总结结论(宿迁2考) 【交流与反思】 10.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力、减小机械间的摩擦 11. 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的评估:忽略了摩擦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12. 增加物重,额外功增大的原因:随着物重的增加,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增加 13. 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实验时没有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且没有多次进 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越重,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返回栏目导航
F
例1题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变__大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 _随__着__物__重__的__增__加__,__滑__轮__与__轴__之__间__的__摩__擦__力__增__大__,__克__服__摩__擦__力__做__的__额__外__功__增__加____.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增__大__所__提__物__体__的__重__力______的措施 ③通过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不__同__滑__轮__组__提__升__相__同__重__物__时__,__动__滑___ _轮__越__轻__,__滑__轮__组__机__械__效__率__越__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_距__离___.
返回思维导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6.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返回栏目导航
返回思维导图
示意图
有距离无力
有力无距离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
特点
物体受力,但静止
受力,因惯性而动
踢出去的足球,人对
举例 足球没有做功
推未动,搬而未起
力与距离垂直 有力有距离,力的方向与运 动的方向垂直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水桶 的力和水桶的重力不做功
(3)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4)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
例5题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解:(1)有用功W有=Gh=100 N×3 m=300 J
(2)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50 N×8 m=400 J
拉力的功率为P= W总 100J =40 W t 10s
(3)额外功为W额=W总-W有=400 J-300 J=100 J
(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 W Fh =Fv=5×104 N×0.5 m/s=2.5×104 W tt
(3)水平移动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集装箱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
拉力和运动方向垂直,故水平移动过程中拉力对集装箱不做功,即做功为0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二、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徐州4考,宿迁4考,盐城3考,淮安5考)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全国视野分层练
例1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 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1
动滑轮 重G动/N
0.5
2
0.5
3
0.5
4
1
物重 G/N
1 2 4 2
物体上升的 绳端受到的 绳端移动 滑轮组的机 高度h/m 拉力F/N 的距离s/m 械效率η/%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3)当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1为6 N时,物体所受的拉力
F拉=nF1-G动=2×6 N-5 N=7 N
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压= G物-F拉=20 N-7 N=13 N
对地面的压强p= F压 = 13N =1 300 Pa S 0.1m0.1m
(4)匀速提升该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拉力F移动s,所做
的功W总=Fs. s 物体G上 nh(n为绳子承担物重的 升高度为h, 段数) 所做的功
W有用=Gh 拉力F移动s,所做
的功W总=Fs
W 有用 100%
W总 Gh 100%
Fs G 100%
nF
W有用100%
W总 Gh100%
Fs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提出猜想与假设】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2. 实验原理: W有 100%
W总
实验视频见 超值配赠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4. 滑轮组绕线方法:确定承担动滑轮及物重的绳子段数n= s ,根据“奇动偶定” h
确定绳子的起点,当n为奇数时,绳子以动滑轮为起点;当n为偶数时,绳子以定 滑轮为起点[宿迁2017.21(1)] 5. 弹簧测力计拉动方式: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从而保证拉力的大小等于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宿迁2014.21(1)] 6.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吊重物重力大小的关系:控制同一滑轮组的绕线 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大小的关系:控制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 量相同,改变动滑轮的数量或换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 7. 表格设计和数据记录
例4题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解:(1)物体的体积V=0.1 m×0.1 m×0.1 m=1×10-3 m3 物体的质量m=ρV=2×103 kg/m3×1×10-3 m3=2 kg (2)由图可知,有2股绳子承担物重,n=2 v绳=nv物=2×1 m/s=2 m/s 物体匀速上升,有nF=G物+G动,物体重力G物=mg=2 kg×10 N/kg=20 N 即2F=20 N+5 N,解得F=12.5 N 绳端拉力所做的功W=Fs绳= F×2s物=12.5 N×2×6 m=150 J
t表示做功所用的时间,单位为s;
P表示做功的功率,单位为W,1 W=1 J/s;
4.推导式:P=Fv(仅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
5.常考的功率:a.普通中学生跑步上五楼的功率约为150 W;
b.中学生骑自行车的功率为60~80 W.
返回思维导图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三、机械效率
点击至重难点突破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二、功率 1.定义:物理学中,将_功___与__做__功__所__用__的__时__间____的比,叫做功率.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_快__慢___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P=_______ W表示某力做的功,单位为J;
点击至重难点突破
(1)定义:物理学中,将__有__用__功___与__总__功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第2节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返回栏目导航
W有用 100%
(2)公式: η =___W__总_________ (3)特点:对于实际的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W有用__<____W总,因此η_<__100%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a.滑轮组:对于一滑轮组,增大被提升的物重、减小动滑轮自重、减小机械摩擦等 b.斜面:减小斜面的摩擦(使斜面变得光滑)、增大斜面倾斜角度等
0.1
0.6
0.3
55.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