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开题申请报告

课题开题申请报告

课题开题申请报告
1
2020年4月19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二○一三年十二月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开题申请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学习理论的变化会影响技术的应用,反之,新技术也影响着学习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创立便利的学习环境来改进教与学的条件,促进有效学习,培养高效率的学习者,从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充分整合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同时随着技术的应用条件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必将发生改变。

根据我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本校的教学实际,确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的专题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充分整合探索有效的途径和
2
2020年4月19日
方法,探索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号:市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号:fjk13068;区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批号:ydjk1306。

选题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有利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
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研意识;有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本课题以“班班通”作为平台和突破口,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
3
2020年4月19日
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整合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有效整合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整合
4、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整合
研究的方法: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从校本研究为主,并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有效的科研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比较法、资料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在教学冲中经过案例学习、反思、分析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预设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 12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学习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搜寻资料,对教师进行课题培训,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
第一期( 1月)
4
2020年4月19日
制定学习研究计划,围绕课题认真开展理论研究活动。

调查各班的
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制定改革措施,写出课题的阶段性小结。

第二期( 2月—4月)
进行课题研究活动,各位课题成员认真进行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落实子课题项目并分项实施,在实验中论证课题,巩固课题成果。

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集,写出课题的阶段性小结。

第三期( 5月)
开展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收集优秀课例,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等,并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3、总结阶段。

( 6月)
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整理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报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结题展示活动,并请有关专家给予鉴定。

人员组成及分工:赵宗辉、赵春友同志为本课题研究指导督查组负责人,张海林为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处理实验日常事务。

赵勤、吕超一为本课题的副负责人,具体进行实验的理论指导、实验监督管理工作。

参研人员有刘顶先、朱洪凤、李殿杰、
5
2020年4月1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