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6
分析:赎买其实就是购买。 1、所有权不同 2、花费不同
27
赎买≠购买
核定私股24亿元 定息:年息5% 付息10年 1956.1-1966年
28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过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这两 种方式,尤其是赎买的方式。并认为,假如我们 能用赎买剥夺资产阶级,“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 不过的事情了。”59
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从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8
怎么转变?是暴力的形式?还是和平的形式? 取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 两面性 两重性 特殊身份 我国社会是通过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而逐步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
9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2月《为动员一切力量把
我国建设1成95为3.一12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形成了完整而准确的表述
12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
生产力
主体
工业化
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三大改造
手工业
两翼
资本主义工商业
生产关系
13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2、列宁的观点 3、毛泽东的观点
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 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0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内容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的过程
第一,怎样过渡(步骤) 第二,何时开始过渡 第三,用多长时间完成过渡
第二,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第三,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 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 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第四,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以及资本主义 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
11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1952.9 第一“次从谈中向华社会人主民义共过和渡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
造渡基时本期完的成总,路这 线是 和一 总个 任过 务渡 ,时 是中期要共。在1七9党一届5在个四4.这相中2全个当会过长
的时期内1,95逐3步.6实现国家的社批会准主,义并于工9业月化写,入 第并一次逐正步式实提现出国总家路对线和农总业任、务对手中工华人业民和共对和资国本宪主法
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37
3.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 结合起来
剥削者
改造
劳动者
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自食其力
38
39
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申新棉纺织印染厂总管理处总经理荣毅 仁
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 人,我想应该从作为一个中国人谈起。”当记者问:“消 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 什么?”他回答:“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 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 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 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17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为什么不能用剥夺、消灭的办法对待农民?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列宁
主义经典作家有过精辟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能采取剥夺、消灭农民个 体劳动者的私有制的办法,只能经过合作化的途 径,即“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把 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 占有”。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以土地入股和统一 经营为特点,实行集体劳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 相结合,耕畜和大农具也付给一定的报酬,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按劳付 酬。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23
行 进 步 逐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设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 资产阶级进行和平赎买,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最 有利的事情。由于后来俄国资产阶级选择了国内 战争的反抗方式,使列宁的设想未能实现。60
29
为什么要实行和平赎买?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 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 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33
第一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
销; 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
34
“四马分肥”
资本家红利20.5%
国家税 收34.5%
企业公积金30%
职工福利15%
35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 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国家派 干部(即公方代表)进入企业内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同 工人、资本家(私方代表)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 居领导地位。
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31
2.创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委托加工

低级
计划订货 统购包销
造 形
经销代销

高级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
32
改造三步骤: 第一步: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部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第三部:全行业公私合营
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 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
22
4.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互助组由几户或十几 户农民自愿组成,土地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但在 生产方面组织起来、互帮互助,是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具有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30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
-------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 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即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 义经济合作的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之分。初级形式
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
6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与基本阶级力量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 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 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7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 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 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社会。
3
提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说对吗?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 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 会形态。
1956 32.2% 53.4% 7.3% 0.1% 7.1%
48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49
个体经济
1952年 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我国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1956年不同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 的比重情况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组织3000 人“报喜队”,他们高呼“坚 决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不抽 逃资金,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 造”
43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举。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4
•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的失误与偏差——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提问:中国革命分几步走?内容是什么?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

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

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

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36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年底,全国99%的 工业企业和82%的商业企业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生 产资料为国家所有。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 给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开始决定付息7年,后来又延长 3年,共计10年。
4
第一节 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
1919
1949
1956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
社会
5
分析: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 有社会主义因素 有资本主义因素 中介和桥梁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性质)
大办初级社 (半社会主义性质)
发展互助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24
手工业:P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