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下是新课程实施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您认为不合理的是()。
A. 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体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B. 教师要使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C.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D. 教师要重视教学样式的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2. 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之外,把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的评价类型是()。
A. 相对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自身差异评价D. 绝对评价3. 以下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中,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A. 奥苏贝尔B. 皮亚杰C. 维果斯基D. 斯金纳4.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较为合理的说法是()。
A. 在整合过程中,应该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B. 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配备的先进程度会决定课程整合的效果C. 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充当辅助教师教和辅助学生学的工具和手段D. 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环境和资源融入到教学和学习的各个层面中5. 在评价过程中,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质”的分析,以评价变量之间频度或程度等的差异,这种评价是指以下哪种评价()。
A. 相对评价B. 定量评价C. 定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6. 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呈现教学信息,下列对呈现教学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为了突出显示不同类型的很多信息,教师可以在一张幻灯片上使用四五种颜色的字体,也可以把很多信息都放在一张幻灯片中B. 表达信息的媒体主要有文字、图形、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等C. 教学信息呈现的方式、时机、快慢,以及媒体的先进性对教学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D. 视频能够同时作用于视听感官,因此在呈现教学信息时,效果比其他的媒体好7. 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
下面有关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所以课程标准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唯一标准B.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C. 对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教什么”,而对学习者进行分析的目的则是确定“如何教”D. 对学习者分析是为了掌握学习者的智力因素方面的信息,帮助教师计划教学8. 演示性课件是以图解、动画等形式为主进行教学内容展示的课件,下列的哪个软件不适合制作演示型课件()。
A. PowerpointB. PhotoShopC. FlashD. Authorware9. 电子邮件的便捷性及普遍性,使师生在教学、生活中经常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因而收发电子邮件也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部分。
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般收取电子邮件的方式有两种:Web方式和POP3方式,使用Foxmail属于POP3方式B. 发信的服务器一般叫做POP3服务器,收信的服务器一般叫做SMTP服务器C. .xiner@,这是一个标准E-mail地址,其中用户名是xiner,邮件服务器的域名为@D. 可以利用Windows自带Outlook收发电子邮件10. 如果学生在默写生字词时笔划顺序错误,老师选择下列哪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A.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一笔一划地演示正确的笔画顺序B. 学生自己对照课本上的笔画顺序,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C. 教师口述生字词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同时练习D. 放映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动画,来演示生字词的笔画顺序11. 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以下对这三种流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三种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教学策略以及促进学习的技巧B. 认知主义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C.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同时也注重引发行为的思维过程D. 建构主义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12. 要对学生情感类目标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下列的哪种途径搜集数据能够达到此目的?()。
A. 课堂测验B. 课堂作业C. 课堂调查表D. 期末考试成绩13.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以下对小组学习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使小组成员更大程度的参与,小组人数应尽可能的少B. 小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C. 小组发言应采用民主的原则D. 合作小组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14.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下列不属于教学资源反思内容的是()。
A. 所选的视频资料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B. 演示课件是否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C. 学生交流探讨活动是否深入,教师是否给予有效指导D. 教学所用图片的设置是否合适,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15. 在放映幻灯片过程中,不停止放映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转换到其它文件或窗口,比较恰当的操作是( )。
A. 同时按Ctrl+ShiftB. 同时按A1t+TabC. 同时按A1t+ShiftD. 同时按Ctrl+Tab16. 下列关于常用软件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是()。
A. Word、WPS软件擅长文字处理,主要处理扩展名为.ppt的文件B. Windows Media Player是一种播放软件,可以播放扩展名为.mpeg的文件C. PowerPoint和WPS软件用于制作演示课件或演示汇报,主要处理扩展名为.xls的文件D. IE是一种播放软件,可以播放扩展名为.wam的文件17.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的“领会”是指()。
A. 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B. 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C. 把复杂的材料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弄清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D. 掌握学习材料的意义,能够转化、解释学习材料18.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是()。
A. 教学理论B. 传播理论C. 计算机理论D. 学习理论19.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学过程中教学实施环节的是()。
A. 学习小组的交流B. 教学资源的展示C. 教学过程的组织D. 教学资源的搜集20.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进行不断地交流,下面对教学交流的描述,正确的有()。
A. 教师使用“批注”和“修改”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修改是一种指导,不属于师生交流的范畴B. 对于不同的交流内容,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C. 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方式也很多,可以通过言语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工具进行交流等D. 师生之间交流的内容很多,比如平时课后作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等21. 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虽然所属学科不同,但研究范畴基本相同B. 教育技术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C. 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D. 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属于不同的学科,并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22. 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
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方法的是()。
A.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B. 撰写教学日志C. 观看教学录像D. 制定教学目标23. 教学环境分析是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在分析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A. 教室的计算机是否安装了视频播放软件B. 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哪一版本的C. 教师是否了解一些相应文件用什么程序打开D. 教室里是否有进行本课教学所需的硬件资源,如投影仪、多媒体24. 在小组交流学习过程中,巡视时发现有些小组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某位同学一直在发表观点,其他同学都在听。
为了让其他成员也能参与进来,下列措施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A. 提示发言的同学不要总是自己讲,让其他同学也发表B. 直接制止发言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发表C. 用“你对他的观点有什么看法吗?”等类似问题引导其他同学发言D. 顺其自然,不干预他们25. 下列关于学习理论观点的描述中,属于建构主义理论观点的一项是()。
A.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B. 人的认识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C. 学习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D. 人的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26.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下列对教学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的过程,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不得跨越或者跳过某环节B. 教学设计中的评价环节必须在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进行,以评估学习效果C. 学习者的分析必须在教学实施之前完成,为教学实施做好准备D. 教学设计是对相关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27. 下列用于截取计算机全屏画面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PrintScreen快捷键B. Alt+PrintScreen快捷键C. Capture Profession软件D. HyperSnap-DX软件28.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又按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下是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其中不属于“知道”层次目标的是()。
A. 记住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张的人物B. 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C. 能够运用比较分析方法认识历史问题D. 列出我国设置的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29. 下面关于教学媒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多种媒体综合运用的效果优于单一媒体B. 媒体越先进,教学效果越好C. 高科技电脑和网络媒体优于挂图、模型等传统媒体D. 媒体不是万能的,不存在万能媒体30. 下面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表述最合适的一项是()。
A.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就是指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工具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B.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存在着某些特定的模式,教师需要掌握这个模式,才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C.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将技术作为工具、环境和资源融入到具体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的各个层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D.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创建、形成新的知识或呈现和展示这些知识,所以越是使用高级的技术,就越能体现出教学的先进性,也越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31. 在进行新课之前,将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并开展学习活动。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