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位置的确认及遗传实验设计
巧用逆推法,判断基因位置
1.真核细胞基因的三种“位置”
(1)主要位置:细胞核内(即染色体上),包括
(2)次要位置:细胞质内(位于线粒体、叶绿体中)→遗传时只能随卵细胞传递,表现出“母系遗传”特点。
2.实验法确认基因的位置
(1)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②未知性状的显隐性
(2)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
①设计思路
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 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 2,观察F 2表现型情况。
即:
②结果推断⎩⎪⎨⎪⎧a.若F 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隐性
性状出现,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若F 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雌 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则 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数据信息分析法确认基因位置
除以上列举的方法外,还可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基因位置: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分析如下:
(1)根据表格信息中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比分析推断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
8 3
8 1
8 1
8
据表格信息:灰身与黑身的比例,雌蝇中3∶1,雄蝇中也为3∶1,二者相同,故为常染色体遗传。
直毛与分叉毛的比例,雌蝇中4∶0,雄蝇中1∶1,二者不同,故为伴X 遗传。
(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
【典例】(2016·北师大附中考试)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麻体内,物质B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基因M、m和N、n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①据图分析,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基因型可能有种。
②如果两个不能产生B物质的大麻品种杂交,F1全都能产生B物质,则亲本的基因型是和。
F1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和不能产生B物质的个体数之比应为。
(2)如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有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和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
若大麻的抗病性状受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
请回答:
①控制大麻抗病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片段。
②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所有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雌性不抗病和雄性抗病两个品种的大麻杂交,请根据以下子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分别推断出这对基因所在的片段:
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不抗病,雄性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片段。
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片段。
审题指导
答案(1)①4②MMnn mmNN9∶7
(2)①Ⅱ2
②X D Y D、X D Y d、X d Y D、X D Y
③ⅠⅠⅠ或Ⅱ1
利用上述实验思路还可确认生物性别即实验法判断生物性别
选择同型性染色体(XX或ZZ)隐性个体与异型性染色体(XY或ZW)显性个体杂交,具体分析如下:
1.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
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
结论: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④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A.“方法1+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方法1+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方法2+结论③④”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解析从方法设计上讲,方法1是达不到设计目的的,因为不管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结果相同,就是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
方法2的设计是正确的。
假设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那么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X a,纯合显性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Y A,X a X a×X A Y A→X A X a、X a Y A,则得出结论①,假设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X a X a×X A Y→X A X a、X a Y,则得出结论②。
因此“方法2+结论①②”能够完成题述探究任务。
答案 C
2.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存在等位基因;Ⅱ-1、Ⅱ-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为1∶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
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
A.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B.Ⅱ-1区段
C.Ⅱ-2区段
D.常染色体上
解析根据F1相互交配,F2表现型在雌雄中有差异可知,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
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Ⅱ-2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表现出来,因而不可能位于Ⅱ-2区段。
由亲本杂交F1全为正常刚毛,可知正常刚毛对截刚毛为显性,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Ⅰ区段,则X a X a×X A Y A→F1:X A X a、X a Y A,F1相互交配,F2基因型为X A X a、X a X a、X a Y A、X A Y A,与题意符合。
若该基因位于Ⅱ-1区段,则X a X a×X A Y→F1:X A X a、X a Y,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3.(2016·东北三省三校联考)果蝇刚毛与截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
现用纯合的刚毛红眼雄果蝇与截毛白眼雌果蝇杂交得F1,F1相互交配得F2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
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2)两对性状的遗传都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请结合染色体组成判断刚毛、截毛基因位于图中区段,红眼、白眼基因位于图中区段。
它们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用其与F2中的雌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显隐性要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分析。
亲代分别是刚毛和截毛,F1全是刚毛,说明刚毛是显性。
红眼雄和白眼雌杂交,F1是白眼雄和红眼雌,
符合交叉遗传的特点,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是显性性状。
(2)从F2中会发现,截毛只出现在雌果蝇中,说明控制刚毛和截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位于性染色体上。
由于F1中雌雄都是刚毛,所以这一对基因应位于同源区段。
由于两对基因都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上述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X AR Y A和X ar X ar,F1的基因型为X AR X ar和X ar Y A,F2的基因型为X AR X ar、X AR Y A、X ar X ar、X ar Y A,其中的刚毛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ar Y A。
该果蝇与F2的雌果蝇随机交配,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X ar∶Y A=1∶1,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 AR∶X ar=1∶3,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 AR X ar∶X AR Y A∶X ar X ar∶X ar Y A=1∶1∶3∶3,表现型及比例为刚毛红眼雌∶刚毛红眼雄∶截毛白眼雌∶刚毛白眼雄=1∶1∶3∶3。
答案(1)刚毛、红眼
(2)ⅠⅡ-2否
(3)X ar Y A刚毛红眼雌∶截毛白眼雌∶刚毛红眼雄∶刚毛白眼雄=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