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 游戏概述:游戏概念及特点
2 游戏概述:游戏概念及特点
(二)虚构性
(三)兴趣性 (四)形象性 (五)社会性 游戏是一种特殊性的活动
9/17/2015
19
(五)幼儿园游戏
区域 游戏
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分为角色、表演、美劳、建构、益智、 运动六大类。
教学 游戏
教师利用游戏形式为完成一定教学任 务而编制的、用于作业教学的游戏。
9/17/2015
16
(四)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游戏是表现已有经验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游戏是假想的非正式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活动充满了想象,游戏是脱离了真实情景 通过想象进行的一种活动 游戏是体验积极情感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一种具有心理安全的轻松愉快的活动
20
区域游戏的特性
以自选活动为主 以自主活动为主 以小组活动为主 教师对幼儿行为以间接控制为主 教育价值主要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
9/17/2015
21
教学游戏的特性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构成环节或组织形式而存在, 是游戏化的或具有某些游戏因素的教学活动 教学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特殊形式,可以使幼儿在 非游戏活动中产生一定程度的游戏体验,因此可以 把它看作是游戏活动的衍生物,归入幼儿园的游戏 活动范畴。
在游戏中,强调的重点从‘这个物体是做什么用的?’ 转至‘我可以用这个物体来做什么?’”。当儿童游戏 时,他们根本不管物体在现实中应被用来做什么,而是 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个物体。
9/17/2015
10
(三)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
表情:是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的一项外部指标。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情特征说明幼儿在游戏中身心总 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无所事事是一种 消极被动的状态,其典型的表情特征是茫然发呆。 无所事事表明幼儿没有在游戏。
9/17/2015
24
• 复习思考: 1、你怎样理解游戏的含义? 2、举例说明游戏有哪些特点?
END 本章完
9/17/2015 25
什么是游戏?
9/17/2015
1
在我国“游戏”一词与“嬉戏”、“玩耍”极为相似 ,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在英文中,游 戏一词有“play”和“game”两词,主要接近play, 因为game主要指有规则的游戏。可以说儿童游戏的历 史和人类社会历史一样古老悠久,但游戏真正成为理 论研究的对象,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
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 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我们往往是因为看到幼儿在模仿别人的行为、态度 (例如模仿医生给娃娃打针)时,就判断幼儿是在 游戏。这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鲜明的外部特征。
9/17/2015
14
(三)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
幼儿的游戏往往有言语相伴随。注意倾听幼儿的言 语,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幼儿是否在游戏。 幼儿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或玩具来 进行。幼儿年龄越小,对游戏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 求越高。 虽然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幼儿的游戏材料,但是玩 具是现代社会儿童游戏时所经常使用的游戏材料。 因此,有无玩具或游戏材料也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幼 儿是否在游戏的一个指标。
9/17/2015
7
(二)根据游戏与学习活动和劳动的区别 分析游戏的特征 P14
学习是指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是 通过练习而获得,并与环境相互作用,其特征主要突出练习与环境 对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之一,与环境相互作用,但主体通 过劳动不会有相对持久的变化。
9/17/2015
3
(一)现象: 是“游戏”还是“玩”?
实际上幼儿园里的游戏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被幼儿称作“玩”的“游戏” 一类是被教师称作“游戏”的教学 在幼儿园里被称为“游戏”的这个概念,其实常常 是在两种不同的范畴里使用的,那就是游戏活动和 教育活动。
9/17/2015
4
幼儿园游戏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9/17/2015
15
(四)游戏的描述性特征
游戏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 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的活动 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这一特征表明 ——游戏摆脱了用手段-目的的形式来考虑问题的 束缚
9/17/2015
一方面,幼儿园游戏对于幼儿具有“自然性”活动; 另一方面,幼儿园游戏对于教育者又是具有“教育 性”的活动。 “自然性”和“教育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
9/17/2015
5
P11 我国对游戏的认识
(一)游戏是有目的、有意识、积极的反映活动
(二)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9/17/2015
2
(一)现象: 是“游戏”还是“玩”?
“是幼儿游戏,还是在游戏幼儿?” “幼儿是为游戏而游戏,还是为老师而游戏?” “幼儿在游戏中有没有游戏的体验?” “什么是幼儿游戏?” “幼儿游戏中要不要追求目标的即时达成,那样, 还是不是游戏?” “为教学而设计的游戏,必须与幼儿自发的游戏具有一样 的意义吗?” “同一种活动,能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吗?”
3. 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不直接创造财富。 4. 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9/17/2015
9
游戏与探索行为对比研究
探索行为是一种“刺激导向”的行为,主要是获取 物体的相关的信息,为将要探索的物体的刺激特征所控 制。与此相反,游戏是“机体导向”的行为,为儿童的 需要和愿望所控制。游戏是为了产生刺激,而不是为了 获得物体的相关信息。
(三)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四)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
(五)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
9/17/2015
6
我国《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卷 P218“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 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特点是:①趣味 性 ②具体性 ③虚幻性 ④自由自愿性 ⑤社会性 丁海东《学前儿童游戏论》P15 刘焱 游戏的本质是 幼儿的主体性活动,这种活动现实直观地表现为人的 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毛曙阳在《关于幼儿游戏本质及其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 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 料的活动,其中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本质。”
9/17/2015
17
(五)游戏的本质性特征
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9/17/2015
18
游戏是一种特殊性的活动 P17
从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来认识游戏的特点 (一)主动性
9/17/2015
22
幼儿园游戏:
区域游戏
幼儿的“创造” 侧重于幼儿的 一般发展
“游戏 + 教育手段”双重性质
教学游戏
教师的“创造” 侧重于知识技 能的传授
9/17/2015
23
游戏困境: 区域游戏中
区域设置形式化 材料投放目的不明确 教师对自己角色的把握不够准确
教学游戏中
教学游戏形式化 教学游戏自由化 教学游戏模式化 教学游戏功能手段化
9/17/2015
11
9/17/2015
12
(三)游戏的外部可观察行为特征
动作: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在游
戏活动中,幼儿对物体或游戏材料的使用往往不同 于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使用方式。 具有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特点。
9/17/2015
13
(三)游戏的外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幼儿以自
学习和劳动都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们的客体与游戏的 客体有着本质的联系,即都是在环境中获得发展。游戏是主体在环 境中自主自愿,并伴随着偷悦的心情来获得经验,而非对其进行练 习,因此,游戏与学习和劳动是有区别的。
9/17/2015
8
1.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
2.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