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施工及验收常见质量问题汇总第一节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1.1探测器地址编码错误1.1.1存在问题:探测器报警地址编码出现错误1.1.2 问题分析探测器地址编码不正确,将错误的引导值班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报警设备的正确位置,影响系统安全。
由于编码时有变动,未能及时更新到图纸上,并有效记录。
1.1.3 预防措施调试时应当按照逻辑程序对探测区域和报警区域进行编程,联动相应的模块,控制相应的消防设备正确编制设备的地址码。
编码时有变动时及时登记并做好图纸标识。
1.2探测器误报1.2.1 存在问题:探测器误报1.2.2 问题分析:探测器进入尘土或有潮气进入1.2.3 预防措施:1 现场等待装饰工序完成后在安装设备,但应提前预留正确位置。
2 探测器安装完成后,保持防尘罩完好,未彻底清理现场,交付之前不宜摘除。
3 探测器安装之后应进行系统试运转,确保设备报警无误。
1.3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混乱,接线端接线过多1.3.1存在问题: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混乱,接线端接线过多1.3.2 问题分析:接线混乱导致查线困难,主要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认真导致1.3.3 预防措施:1 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可靠;2 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掉色;3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线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的余量;4 导线应捆扎成束;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进行防火封堵;5 对班组进行专项交底,管理人员认真检查落实。
1.4控制器主电源未与专用供电回路连接1.4.1存在问题:控制器主电源未与专用供电回路连接1.4.2 问题分析:主电源若未与供电回路连接,容易引起断电,不能保证主机可靠工作。
1.4.3 预防措施:控制器主电源必须直接与专用供电回路连接,做好检查。
1.5 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功能不正确1.5.1存在问题: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功能不正确(主要是空调与配电)1.5.2 问题分析:1 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安装及配电由不同单位施工、施工完成后未调试,未单机试运行,出现设备反转等情况;2 规范要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的控制应当采用总线控制方式时,还应当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
作用是当联动控制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对这些起重要作用的设备进行控制时,操作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进行,满足消防灭火救援需要。
1.5.3 预防措施: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安装及配电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及单机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做好相应记录。
防排烟风机等设备的手动直接控制线需要单独敷设至控制室。
1.6 消防水池、水箱水位未在控制室显示1.6.1存在问题:消防水池、水箱水位未在控制室显示1.6.2 问题分析:条纹要求控制室能及时了解水位信息主要是水池、水箱的低水位;水位显示的最终目的是了解水位是否能满足消防使用要求,设计有时可能会漏设。
1.6.3 预防措施:提前熟悉图纸,如果图纸未作要求应在设计变更增加佩戴灵敏的水位显示装置。
1.7 消防水泵主、备水泵不能互投1.7.1存在问题:消防水泵主、备水泵不能互投。
(配电问题)1.7.2 问题分析:备用水泵的作用是在工作中的水泵出现故障中的水泵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转时,自动启动运转替代损坏的水泵给系统供水,保证灭火需要。
1.7.3 预防措施:消防水泵订货时要求水泵能够互投、能互为备用。
调试时要求u 设备厂家参与提前操作测试功能。
1.8 消防控制柜无声光信号1.8.1存在问题:消防控制柜无声光信号1.8.2 问题分析:为使值班人员及时了解到水泵组是否已经正常工作,除要求在消防控制室有反馈信号显示以外,还要求在水泵控制柜上有声光信号指示,以使水泵房及附近的值班人员及时了解水泵的工作状态。
1.8.3 预防措施:消防水泵控制柜订货时要求配置声光信号。
1.9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无CRT系统1.9.1存在问题: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CRT)图纸设计有,但实际施工中未设置,且无变更手续。
1.9.2 问题分析:图纸设计有CRT系统,实际施工中未设置,往往未减少成本擅自取消。
1.9.3 预防措施:1 按图纸设计,采购设备一起安装:2 提前办理五方签字盖章的设计变更手续。
1.10 消防栓按钮功能不正确1.10.1存在问题:消火栓按钮功能不正确1.10.2 问题分析:1 按钮动作后不能直接启动水泵。
(新规已取消)2 水泵启动后按钮上的绿色回答确认灯不能点亮。
这样的问题与设备选型和施工布线是有直接联系的。
1.10.3 预防措施:根据国家标准和实际的设备型号选用合适消火栓按钮产品,并按照产品手册合理布线。
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转,确保按键功能正常使用。
1.11 风机启动后无风或风量不足1.11.1存在问题:风机启动后无风或风量不足。
1.11.2 问题分析:1 风机运转方向不正确。
风机电源线的相序不正确或缺相。
2 风道不封闭,土建风道未抹灰,不密封;有的地下室部分风道未砌墙。
有的在风井钻套管未封堵。
3 正压送风与排烟合用风井,中间土建未作分隔墙。
4 很多工程在施工时不注意对孔洞保护,由于乱倾倒建筑垃圾现象或其他原因造成防排烟系统风道存在堵塞现象,部分甚至全部堵塞。
1.11.3 预防措施:1 可以通过调整风机配电箱内电源线相序解决反转问题。
2 安装风阀前检查井道,合格后进行安装。
3 风阀安装完成后,风阀周边封堵严密。
4 土建单位自检合格后,方可向安装单位办理移交手续。
1.12消防风机控制柜无手动/自动转换装置1.12.1存在问题:消防风机控制柜无手动/自动转换装置1.12.2 问题分析:此问题在非专业消防风机厂家配置的风机控制柜中比较多见,手动/自动转换装置主要是风机是实现远程控制还是就地控制的转换开关。
1.12.3 预防措施:订货时明确要求厂家配备手动/自动转换装置。
1.13风阀类型错误或功能不正常1.13.1存在问题:风阀类型错误或功能不正常1.13.2 问题分析:在排烟防火阀和防火阀之间出现混淆,二者除温度感应系数不同外,其他功能相同。
正压送风阀错误。
1.13.3 预防措施:1 排烟防火阀平时处于开启状态,手动、电动或280都温度控制关闭时动作应当正常,能将其关闭信号传到消防控制装置,排烟风机随设置于排烟封口处的排烟防火阀的关闭而停止。
2 正压送风阀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手动、电动控制时开启,其动作应正常,反馈信号正确。
3 防火阀平时常开,介质温度达到70°熔断关闭,信号传送至消防控制室。
4 明确阀门的类型,根据技术要求订货和安装。
1.14挡烟垂壁未设置重量足够的底梁1.14.1存在问题:挡烟垂壁未设置重量足够的底梁1.14.2 问题分析:由于目前使用的卷帘式挡烟垂壁材料多为无机布,再加上其工作时运转的挡烟垂壁运动距离比较短,因而垂壁重量比较轻,当未设置重量足够的底梁时,其可能无法依靠自重运行平稳。
1.14.3 预防措施:在调试时若发现此类情况时,应在垂壁下端增加重量足够的底梁,保证其运行正常。
1.15系统断电时挡烟垂壁无法自动下降1.15.1存在问题:系统断电时挡烟垂壁无法自动下降1.15.2 问题分析:本问题属于挡烟垂壁控制器的问题。
由于目前对挡烟垂壁控制器,尚无现行的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因而造成施工工程中选用的控制器功能多种多样,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部分厂家不给控制器设置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断电的情况下,控制器无法实现控制挡烟赤壁自动下降到挡烟工作位置的功能。
1.15.3 预防措施:1 给挡烟垂壁控制器配备备用电源。
2 采用固定式无源挡烟垂壁。
1.16有人值守的场所未设置应急照明灯具1.16.1存在问题: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通风机房等火灾时有人值守场所未设置应急照明灯具。
1.16.2 问题分析:1 灯具控制电源安装不正确,无法控制转换。
自带电源的灯具中较常见,若灯具所连接控制电源线路错误,如连接在消防状态下不能切断电源的电源线路上,就会导致灯具在消防状态下无法实现转换工作。
2 消防与普通灯具合用,电源线路配置不符合使用功能要求,在消防状态下无法顺利实现消防电源信号线路上带电从而无法点亮应急灯具,这种情况在住宅楼工程中比较常见。
3 设计应急灯具采用交叉双路交流电源供电,实际只有一路供电,消防状态下,灯具切换到无电的线路下,灯具无法点亮。
应急灯具无法点亮的情况需要配合机电安装单位进行查线。
1.16.3 预防措施:1 应急照明灯具选择需要正确。
2 应急照明的电源线路需要符合使用功能要求。
3 应急照明灯具安装时,应正确进行线路连接,同时灯具的点亮应及时(系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五秒,高危险区域使用系统的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0.25S),避免因控制复杂措施导致灯具不能点亮的情况。
1.17应急灯具的电源与提供电源的线路采用插头方式1.17.1存在问题:应急灯具的电源与提供电源的线路采用插头方式1.17.2 问题分析:为防止与应急灯具连接的插座被挪做它用而使灯具内电源放电过长,一旦发生火灾时会造成灯具工作不正常,规范要求不得在应急回路上设置插座。
1.17.3 预防措施:应急灯具的电源与提供电源的线路采用直接连接方式。
1.18 未按照标准要求设置消防电话分机1.18.1存在问题:部分应设置消防电话分级的场所未按标准要求设置消防电话分机。
1.18.2 问题分析:1 设计不全。
2 在消防水泵房内基本设置电话分机,但在防排烟风机房、电梯机房、变配电室和有人值守的部分机房均存在未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电话分机现象。
1.18.3 预防措施:根据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变更增加设置,在防排烟风机房、电梯机房、变配电室和有人值守的机房设置消防电话分机。
1.19 未按照标准要求设置消防电话分机1.19.1存在问题:卷帘上方无箱体或其他能够防止火灾蔓延的防火保护措施。
1.19.2 问题分析:由于卷帘门在安装时无法紧密贴近建筑物或其他掩体安装,容易产生缝隙。
1.19.3 预防措施:1 甲方或安装单位在订货时要求卷帘门生产厂家带箱体同时对空隙做密封处理,写入合同条款。
2 为保证卷帘门可靠起到阻烟、防火功能,规范要求将卷帘门与建筑物或掩体之间的空隙做密封处理,一般是在防火卷帘上方应安装箱体或其他能够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3 通过以上方式仍然不能解决的,有总包单位协调土建或者装饰单位做防火封堵。
1.20 防火卷帘门未装配温控释放装置1.20.1存在问题:防火卷帘门未装配温控释放装置1.20.2 问题分析:工作原理:当安装卷帘门的场所温度达到72°C左右时,装置上的感温元件熔断,与感温元件相连的拉线放松,卷帘门机组的抱闸打开,在门的自重牵引下电机转动,将门放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