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句默写情境题型练习题高考名句默写情境题型练习题近年高考题(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2013全国1卷)10.补写初下列名篇名句中看空缺部分。
(6分)(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2013全国2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用心一也。
(《荀子·劝学》)(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
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2014全国1卷)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2014全国2卷)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2)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015全国1卷)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015全国2卷)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论语》和初中部分1.《论语学而》里,表示对别人误会了不会生气的人方可以称之为君子的两句是“ ,?”2.《论语学而》里,曾子要求自己要每天“三省吾身”,其中前“二省”是:“ ??”3.《论语为政》里指出学习需要复习旧知识,做到这样的人甚至可以教授他人的两句是:“ ,”。
4.《论语为政》里强调“学”与“思”的重要关系的句子是:“ ,”。
5.《论语公冶长》以“ ,”两句来指出学习需要虚心求教,即便是对方身份地位比自己低。
6.《论语里仁》就人们在与“贤”、“不贤”之人作对比时如何看到自己的不足指出:“ ,”。
7.《论语述而》中“ ,”两句,明确了人群中必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
8.《论语述而》明确人群中必有可以求师的人并指出了择师的标准:“ ,”。
9.曾子在《论语泰伯》中指出“ ,”,是说君子因为肩负重任而必须有胸怀宽广、性格坚忍的品质。
10.《论语子罕》中“ ,”两句,用寒冷季节众木凋零来突出松柏的坚韧顽强,用以比喻君子不变初心。
11.《论语卫灵公》里认为“恕”可以终身按照执行,并提出“恕”的做人准则是:“ ,”。
12.《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中用反问句强调对丰厚俸禄的蔑视的句子是:“ ,!”13.《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天降大任于人,必经过各种考验,其结果是:“ ,”。
14.《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符合“ ,”条件的国家一定会灭亡。
15.《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和“登轼”所看到的内容是“ ,”,所以决定乘胜追击。
16.《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统治者目光短浅的两句是“ ,”。
17.《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广泛纳谏的命令刚下达就出现的情景是“ ,”。
18.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表达他在南阳农耕生活时的原本志向是“ ,”。
19.诸葛亮接受邀请,出山辅佐刘备时,正逢天下倾覆。
他在《前出师表》中以“ ,”两句,高度概括了他接受辅佐使命二十一年来他所面临的蜀汉危局。
20.诸葛亮《前出师表》开篇显示,刘备死后,蜀国内外百官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是因为他们想报答刘备当年的特殊恩遇。
2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叙述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前所看到的景象,除了看到两岸尽是桃树外,还看到了“ ,”。
2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录渔人初进桃花源时所看到的老人和孩子的情形的句子是“ ,”。
2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 ,”两句,足以印证这些人与世隔绝到了不知桃花源外发生朝代更替的地步。
24.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人初逢桃花源里一位居民时,能体现这户居民好客的两句是“ ,”。
25.郦道元的《三峡》最后是以渔人歌词“ ,”来收束全文的。
26.郦道元的《三峡》中用夸张手法来形容从白帝到江陵江段的水流速度的两句是“ ,”。
27.刘禹锡《陋室铭》中唯一描写周围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28.刘禹锡《陋室铭》中对“陋室”里的人物身份进行概括的句子是“ ,”。
29.刘禹锡《陋室铭》中的“陋室”确实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这一句说明此处不受外界干扰。
3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不仅介绍了自己的“陋室”,还类比提到了历史上其他“陋室”,分别是“ ,”。
3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用比喻手法描写了很多鱼在水中游的情状的句子是“ ,”。
3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对连续数月阴雨天的江面风浪进行想象描写的句子是“ ,”。
33.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用“ ,”两句,表达了自己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都将心忧天下,并总结为“进亦忧、退亦忧”。
34.《岳阳楼记》中,作者范仲淹用问句来表达知音难觅的落寞情感的句子是“ ,?”3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四季的山中变化,其中描写春夏两个季节的句子是“ ,”。
3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 ,,太守也”句,来说自己这个太守高于众人一筹,不仅能饮酒作乐,而且能写文章。
37.“ ,”两句,直接写出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作者爱莲的原因是莲能洁身自好。
38.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两句回忆,写出了当年求学,看到别的同学身上穿戴富贵时,自己的衣着和态度。
39.曹操《观沧海》中不是直接写大海而是描写草木的诗句是“ ,”。
40.陶渊明《饮酒其五》中“ ,”两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强调只要心中有归隐之志,就不必在乎是否居住于“人境”。
41.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两句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哪怕相隔千山万水,也无法阻隔心灵相通的人。
4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 ,”,写景恢宏阔大。
43.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两句“ ,”,写出了旧事物尚未过去,而新事物的产生就已蓄势待发的哲理。
44.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作者在边塞所看到的壮丽宏阔的景象的诗句是“ ,”。
4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三、四两句“ ,”,寄情于景,表达对诗友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4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
4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借道路险阻来说明自己前途报国无门的诗句是“ ,”。
48.李白在诗歌《行路难其一》的最后,借宗悫的典故表达自己壮志不减、信心犹存的句子是“ ,”。
49.杜甫《望岳》中极言泰山之高,聚集了天地灵气,以至山峰两面一阴一阳,如同不同时令的两句是“ ,”。
50.杜甫《望岳》中,能表达作者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魄的句子是“ ,”。
51.杜甫《春望》中以“花”、“鸟”来表达忧怀句的子是“ ,”。
5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叙述大雨来前天昏地暗的景象的句子是“ ,”。
5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强烈表达作者胸怀天下、愿天下人都得以安居的志向的句子是“ ,!”5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表达了自己对天下安居的迫切期望,并甘愿为此作出个人牺牲,这两句是“ ,!”5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写出了北风肃杀、冬季来早的塞外气候。
5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比喻手法写出边塞夜雪之大的句子是“ ,”。
5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送别诗,“ ,”这句,写出了作者在朋友武判官走后,仍久久伫立远望朋友所去的方向的情状。
5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最能体现早春的雨水润物无声的句子是“ ,”。
59.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早春胜于晚春的两句是“ ,”。
6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回忆自己历经贬谪劫难的句子是“ ,”。
6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作者用“舟”、“树”自比,表达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情怀。
6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用向秀、王质的典故来表达贬谪归乡时恍如隔世、人生沧桑的感慨。
63.白居易《观刈麦》中写出“贫妇”拾穗的原因的两句是“ ,”。
64.白居易《观刈麦》中“ ,”两句表示作者每想到自己富足而贫妇食不果腹,便整天觉得羞愧。
6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两句写出了莺歌燕舞的春景。
6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作者用一“乱”一“浅”,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早春之景、并赋予自然景物以主观情感的句子是“ ,”。
6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两句写出了作者最喜爱的景致。
68.借写景来写事是诗歌的常用手法,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即以“ ,”两句来写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我军威武雄壮的战斗意志。
69.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能表现将士们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 ,”。
70.杜牧《赤壁》中对赤壁之战的胜败进行了大胆假设,诗中说:“ ,。
”71.杜牧《泊秦淮》中写到秦淮河上的夜色美景的两句是“ ,”。
72.李商隐《夜雨寄北》“ ,”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日的孤寂,可谓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