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2、信息传播
1)信息传播的概念
a、信息:从信息活动的视角可以认为:信息是人们 通过各种载体形式,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和传播方 式,表现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反映事物 的各种状态与特征, 再现经过感知和认识后的客 观事物的一种客观存在。信息具有传播性、可转 移性和变化性,也因此人们才能对其进行传播。
信息网络传播权
—— 第四组
小组成员:夏黎 颜凯旋 何祯雯 宋诗雨 孙兆玉
常晓宇 丁蓉 任秀平
小组成员
常晓宇
何祯雯
宋诗雨
丁蓉
颜凯旋
孙兆玉
任秀平夏黎Fra bibliotek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现状 ※信息网络传播权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实践中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的 建议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3)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
著作权人
作者
享有著作权的 公民、法人或 其他组织
主体
传播者
表演者
录音录像制作 者
案例3
• 《舌尖上的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 型美食纪录片。中央电视台将该节目的信息 网络传播权授予原告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 (下称“央视国际”)独占行使。在节目播 出后,原告发现被告上海全土豆文化传播有 限公司(下称“全土豆公司”)未经许可, 在其网站上提供涉案节目的在线点播服务。 原告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并赔 偿经济损失人民币80万元及合理费用人民币
• 在第二审中,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推翻一审法院的 判决,认为: • 大名农业信息网网站,是一个为政府、农民、农业企业和部门提供
信息的服务性公益网站,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大名县农业局运营该网 站对外行使的是一种服务职能,而非管理职能。对于行政机关而言,为 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应当是行政机关制定法规 政策、进行行政管理等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必然需要。大名农业信息网 网站转载《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中暴露的问题》一文,既非制定法规政策 ,也非从事对外行政管理活动,更不是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大名县农 业局履行职能所必需,该行为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一 款第(七)项规定的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作 品的情况。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和大名县农业局未经著作权人三面向公 司许可,转载《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中暴露的问题》一文,未支付相应报 酬,侵犯了三面向公司享有的权利。尽管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和大名县 农业局已在收到三面向公司函告后,在其网站上删除了涉案文章,但仍 应赔偿三面向公司经济损失和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开支。
c、第41条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所做音像作品 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 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它有于广播、电 视上的播放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现状
2)国外立法现状 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及《表演和录音制品条 约》。在《版权条约》中,这一项权利名称被定为“公众 传播权”,不仅指网络传播的权利也包括其他传统的公众 传播的权利。《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确立了表演者和录 音制品制作者这两个邻接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4)信息网络传播权主体的义务 从著作权人看,应对其所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绝对权 利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一定条 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著作权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 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我国修 订后的《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作品合理使用的12种情 形,在这些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 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 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e、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在 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 许刊登播 放的除外。 f、为学校课堂教育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 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但不得出版发行。 g、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h、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 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求,复制本馆的收藏的作 品。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2)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点
a、权利行使方式的特定性 b、权利主体的专有性 c、权利内容的复合性 d、作为一种绝对权力的垄断性 e、权利保护范围广泛性,增加了网页、在线 交互数据库等保护对象
[案例]
2004年3月,多普达推出535智能 手机并在535的主页面上设置了央视 国际()的链接。通过 此链接用户可收看CCTV-新闻, CCTV-4,CCTV-9三个频道的节目。 2004年8月13日,与中央电视台总编 室签有专用使用权合同的央视公众 将多普达告上法庭。央视公众认为 多普达侵犯了其对央视电视内容在 电信领域的独家使用权。多普达则 认为他们链接的内容为中央电视台 免费新闻节目,没有危害到央视任 何利益和权利。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i、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 j、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品进行临 摹、绘画、摄影、录像 k、将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的作 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l、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而对于传播者,应该做到特别提醒义务、监督义务、 技术义务、征得许可、提供著作权人资料、责任共担义务。
1、产生背景 现今,网络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方 便,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迅 速便捷,传输量大,自由化程度高。作为一种新 生事物,网络传播的出现也必然伴随着社会关系 的改变,信息网络传播权就是在此情况下出现的。 作为一种新的权利形式,信息网络传播权赋予了 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在网络上的一种新的财产权 利,弥补了原有法律规定在网络著作权关系调整 上的空白。
2)信息传播的类型
物质信息 传播 口头信息 传播 载体化信 息传播
• 传统报纸、期刊 • 电子载体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3、信息网络传播
1)信息网络传播的特点
a、传 播行为 性质的 复合性 b、传 播地域 的无国 界性 c、传 播内容 的可选 择性
d、传 播方式 的交互 性 e、传 播主体 的复杂 性 f、传播 载体的 无形性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2)信息网络传播的功能
a、大众传播功能:包括监视环境功能、决策 参与功能、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娱乐功 能 b、人际传播功能:包括传递信息功能、协调 人际关系功能、调节情绪,满足心理需求 功能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4、信息网络传播权
1)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2001年我国修订著作权法时新增的 一种权利。新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二款规定:信息网络传 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 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 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从性质上讲,信 息网络传播权属于著作财产权的范畴。
•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下称“闵行法院”)经审理认为: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著作权法保护。原告央视国际经 中央电视台授权,独占享有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 全土豆公司未经授权于作品热播期内,在其网站上提供涉案 作品的在线点播服务,是侵犯权利人对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 传播权的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闵行法院还认为 ,被告虽然辩称涉案作品系网友上传,但未就该主张提供实 际上传者的信息等证据予以证明,其自行删除原始数据的行 为导致该事实无法查明,应对此承担不利后果。闵行法院在 一审中判决,被告全土豆公司应赔偿原告央视国际经济损失 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24.8万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5)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
•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客体即为信息本身。 • 信息的特征:资源性、共享性、传播性、商品性、 时效性、无形性。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现状
1、立法现状
1)国内立法现状 2001年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 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 修订了《著作权法》。这次著作权法的修改主要是为了适 应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迫切需要而进行的。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a、为个人学习和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的已经发表 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 中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c、为报道时事新闻、期刊、报纸、广播、电视节目 新闻纪录片中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刊登或者播放其 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发表的社 论、评论员文章。
案例4
• 作者廖星成先生的作品《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中暴 露的问题》一文的著作权转让给三面向公司。 2004年11月30日,“中国农村研究网”刊载了《 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中暴露的问题》一文,署名廖 星成。廖星成及该网站均未作不得转载、摘编的 声明。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大名县农业局在 2005年1月26日,在大名农业信息网上使用并传播 了该作品,但未在法定期间内向权利人支付相应 的报酬,并注有 “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大名县农业局承办”。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 信息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运行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 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行为 •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 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传统。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述
• 在第一审中,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 大名农业信息网是政府出资兴办的非经营性公益性网
站,其业务范围是面向社会,为政府发布涉农政策,面向 “三农”提供信息的平台,大名县农业局是其政府的农业 主管部门,其职责之一就是研究拟定农业产业政策,提出 农村税收,起草有关法规草案建议。大名县农业局在其网 站上转载《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中暴露的问题》一文,目的 是方便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税费政策、提出切实可 行的税费改革建议。其行为为政府公务行为,属合理使用 ,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也未给该作品的著作权人造 成任何不良影响和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