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粮食问题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特点一:世界经济下行趋势增大
-2008年金融危机
-2015年美国开始加息,经济回归
-2017年全球经济摆脱危机影响,全球增长率超过潜在增长率。
-2012-2017年被称为七上八下时代,调整的时代。
中国投入4千万亿进入市场,推迟了经济危机。
-2018年下半年,摩擦加剧+美国加息+减税效应,美国经济开始回调,四季度增长2.6%。
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4%。
全年2.9%,为达到预期3%
-2019年全球制造业增速放缓
中美贸易摩擦金额巨大5500亿,导致全球产业链断档,PMI(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下降。
美国9月份下降到47%。
50%为荣衰分水岭。
德国下降到46-47%。
特点二:国际贸易环境明显恶化趋势
中美贸易摩擦步步升级
美国对其他贸易国的政策也在改变
特点三:国际资本市场大幅频繁波动
至2018年底,美国加息(利率上调)资本回流。
美国8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0.25%上升到2-2.5%。
全球股市波幅增大,带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美联储6月份下半年降息3次。
联邦利率1.5-1.75%
特点四:国际组织和规则受到全面挑战
2017年6月,美国推出巴黎协定
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定
2017年1月,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拟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扬言改变WTO规则,否则退出。
特点五: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局部风险加大
叙利亚、沙特、朝鲜半岛、乌克兰与二路诺斯问题、南海问题、台湾(军售、台湾保证法)、搅乱香港。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包括科技变化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实质与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
第一波
2017年8月份,美对中国开展301调查
2018年3月份,钢、铝等加征25%关税。
到第一批500亿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9月24日,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并宣称2019年1月1日开始升到25%,摩擦不断升级,短兵相接。
第二波
2018年12月1日,G20会议期间,阿根廷会晤,紧急磋商不加2000亿输美产品关税到25% 第三波
2019年5月,2000亿和3000亿加征关税。
中美贸易总额5836亿。
从贸易战向科技和政治局面扩大
人民币贬值利于出口
❖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金融)8月汇率破7
❖遏制中国实体科技企业的发展(科技),封锁中兴,华为等。
10月份,28家企业被加入实体管制。
❖扰台乱港诬疆(政治主权)
此轮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特点
❖不谈先打,极不正常
❖无理要价,极限施压,反复无常
❖国内法代替国际法规则,公然蔑视国际规则(长臂管辖)
本质原因分析
❖国际上反对多边贸易体制,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泛起
❖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必然冲突和博弈
❖极限施压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和贸易思维的影响:利益敲诈、战略遏制和模式打压
❖美国政治周期和选举的需要
中美经贸战中科技因素突出,一限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以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名,进行技术垄断。
警醒
❖经济总体上大而不够强
❖技术创新不足,核心技术的关键领域受制于人
❖改革力度不足,加快国企改革
❖开放度不够足,过渡保护一些产业(汽车)
走向及应对
2019年6月底,大阪G20,中美首脑会面、
8月24日,美出尔反尔,2500亿从25%加征关税到30%。
10月1日生效
12月12日,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等领域的争端解决。
12月13日,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双方博弈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谈谈打打将成为常态。
全球化国际多边贸易趋势不可逆。
中国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