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外循环基础课件

体外循环基础课件


SUCCESS
THANK YOU
2019/9/11
肝素
系自猪或牛的肠黏膜中提取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 属黏多糖类物质具有延长血凝时间的作用。按干燥品 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150单位 剂量:125mg/2ml或12500u/2ml
鱼精蛋白
为从鲑鱼新鲜成熟精子 中提取的一种低分子量 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
2.方法: •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0℃,肛温降至25℃,为使体表
和内脏降温均匀,麻醉诱导后可用边温毯进行体表降温 。(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开始复温,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左 右。) • 中度或中深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21 %左右,心脏复 苏阶段采用加库血、滤水、利尿等方法,将HCT提高到 24~30%。 • 心肌保护方法同上。
肝素
肝素化 人体按3mg/kg; 预充液1mg/100ml; 360秒插管,480秒转机 运转过程中act应保持在600秒左右。
中和肝素:根据act测定值计算 鱼精蛋白用量; 或按1∶1的数量给鱼精蛋白中和体内 体内肝素。防止使用鱼精蛋白过量或不足。
仅供静注,应缓慢给药。给药后即需作凝 血功能检查。 对鱼过敏者慎用。 静注速度过快可致心动过缓、低血压、胸 闷、呼吸困难、颜面潮红等
抗凝 体外循环中以大剂量肝素抗凝,称为肝素化,应用 剂量为2~3mg/kg。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480~600秒。 鱼精蛋白︰肝素为0.6~1:1。 平均动脉压 5.33~9.33kpa(60~90mmHg)。 中心静脉压 0.59~1.18kpa(6~12cmH2o)
体外循环运转指标
体温 一般手术28℃左右;复杂心脏手术可用深低温20℃~ 25℃. 心肌温度 保持在15℃~20℃。 流量 50~60ml/kg为中流量;70~80ml/kg为高流量, 临床常用高流量。儿童与婴幼儿流量应高于成人。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 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 : • 1.适应证:用于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使术中心内
无血无插管,便于手术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用于成人部分大血管手术和少数操作非常困难的手 术,可以保证无血的手术视野。
• 2.方法: • 麻醉诱导后尽早头部放置冰袋,为使体表和内脏降
温均匀,全身变温毯体表降温。体外循环中鼻咽温 降至15℃,肛温降至20℃左右。
鱼精蛋白
常温体外循环
浅低温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灌注技术
中低温体外循环 深低温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常温体外循环: 1.适应证:用于心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者。 2.方 法:体外循环中保持体温正常(因预充液的温度较
低,要求体外循环中应用复温装置保持正常体 温)。
轻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30%左右。
膜肺 鼓泡肺

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栓过滤器
动脉微
储血器 管道
灌注管A 管B
灌注
各种动、静脉插管 左房管、右心吸引
转流基本流程
管路连接 调节泵头


与台上插管连接
主动脉阻断 手术操作
主动脉开放 升温
预充排气 开始转流
灌注停搏液 倒吸排气
体外循环转机四大原则
1、抗凝 2、气栓 3、管道 4、无菌
体外循环运转指标
中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24 ~ 27%左右。
心肌保护方法 从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含血或晶体含钾停搏液, 每30分钟灌注一次,心表及心腔内冰盐水侵泡。升主 动脉阻断期间要求心电图始终呈直线,无心电活动。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中低温体外循环 :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心功能差者,如 重症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二次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 搭桥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 2.方法: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5℃,肛温降至28℃。心内操作即将 结束时开始复温,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 跳,复跳后复温至35~37℃左右。
体外循环基础
体外循环学习目标
1
体外循环的基本监测及意义
2
决定和组装体外循环管路
3
体外循环病理生理学及对机体的影响
体外循环
定义:是指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
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技术。这一装 置分别称为人工心和人工肺,也统称为人工心肺、人 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
体外循环装置示意图
血气分析PaO2 13.3~26.6kpa(100~200mmhg)。 Ph 7.35~7.45 PaCO2 4.6~6.0kpa(35~45mmhg)。
尿量 2~10ml/kg/小时。 血钾 在体外循环运转过程中k+保持在4~6mmol/l, 每小时应给氯化钾1~2mmol/kg。
体外循环停机指标
1、体温达36℃ 2、平均动脉压8~10.66kpa(60~80mmhg) 3、手术野无重要出血 4、血气分析报告正常 5、血离子正常 6、无严重心律紊乱
ACT
• ACT(Activated Clotting Time of whole blood即激活 全血凝固时间)是目前国内外在临床血液体外循环手术时, 监测血凝时间的一种客观、有效的方法。该仪器可用于心 脏手术血液体外循环时,“ACT”值的测定以及在搭桥手术, PTCA、ICU/CCU、ECMO、血滤、血管造型术患者的溶栓以及 肝素治疗时的“ACT”值的测定。通过ACT值的测定,以此 可以确定血液所需肝素抗凝及鱼精蛋白拮抗的计量,是确保 心脏等手术安全和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浅低温体外循环 :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不重、心内畸形不太复杂、心功能较好 手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者。如房、室缺修补、单瓣置换等。
2.方法: 体外循环中鼻咽温降至28~30℃左右。心内操作即将结束时 开始复温,复温至鼻咽温> 32℃停止,使心脏易于复跳,复 跳后复温至35~37℃左右。
中度血液稀释, HCT维持在24 %左右。
心肌保护方法 同上。
体外循环灌注技术
•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 : • 1.适应证:用于病情严重、心内畸形复杂、侧支循环丰
富、心内手术时有大量回血者,如紫绀型先心矫治术、 大的动脉导管未闭直视缝合术、部分大血管手术等。目 的是减少心内回血,减少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防止气 栓的发生,同时避免重要脏器的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