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二版)螺纹连接
机械设计基础(陈立德第二版)螺纹连接
FS maxri FSi rmax
力矩平衡条件: FRi ri T
i 1
z
FR max
Trmax
r
i 1
z
2
(距回转中心最远螺栓受力最大)
i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3、受轴向载荷Q的螺栓组连接
设定有z个螺栓 则:单个螺栓受外力
F
第7章 螺纹联接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7.2 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7.5 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7.6 螺旋传动
引言
联接概述
由于使用、结构、制造、装配、运输等方面的原因,机器中很
多零件需要彼此联接。 机械零件之间的联接分为:
(1) 普通螺栓连接
fF0 mz K f FRS
F0 K f FRS fmz
式中: f —接合面间摩擦系数 m —接合面数 Kf —考虑摩擦系数不稳定及靠摩擦传力有时不可靠而引入的 可靠性系数 一般Kf =1.1~1.3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2) 用绞制孔螺栓连接 单个螺栓受力
设计公式:
式中FS为螺栓受载后所受的轴向总拉力(N)。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FS为螺栓受载后所受的轴 向总拉力(N),通过受载前
对螺栓的预紧,和受载后
螺栓轴向拉力的分析,可知
FS= F0'+F
式中F0'为残余预紧力,为保证联接的紧密性,应使 F0' >0
一般根据联接的性质确定F0'的大小。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同一组螺栓联接中各螺栓的直径和材料均应相同。分布在 同一圆周上的螺栓应取4、6、8等偶数,便于分度。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避免螺 栓承受偏 心载荷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避免螺栓承受偏心载荷的措施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b、螺母的性能等级:
4,5,6,8,9,10,12
螺母性能等级表示可与该螺母相配最高性能等级螺栓抗拉强度的1/100
例:螺母材料性能等级 相配螺栓最高抗拉度为 4, 强
B a 100 4 100 400Mpa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3. 螺纹联接件的许用应力
表7.4 螺栓联接的许用应力
其他防松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是螺纹联接设计的基础。 根据联接的的工作情况,可将螺栓按受力形式分为受拉螺 栓和受剪螺栓,两者失效形式是不同的。
设计准则:针对具体的失效形式,通过对螺栓的相应部位 进行相应强度条件的设计计算(或强度校核)。 螺栓联接的计算主要是确定螺纹小径d1,然后按照标准选 定螺纹的公称直径(大径)d等。
为使工作载荷作用后,联接结合 面间有残余预紧力F0'存在,要求螺 栓联接的预紧力F0为:
k1 为螺栓的相对刚度系数 k1 k 2
k1-螺栓的刚度系数;
k2-连接件的刚度系数 k1越小,k2越大,
k1 F0 F0 (1 )F k1 k2
'
(螺栓的相对刚度系数)
k1 越小,总拉力FS越小。 —其值可根据垫片材料选取。 k1 k 2
矩形
梯形 锯齿形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二、螺纹的主要参数
大径d-公称直径(查标准)。
小径d1-计算直径(强度计算)。
中径d2-几何直径(几何计算)。 螺距P-相邻螺牙对应点间轴向距离。 导程S-同一螺线相邻螺牙对应点间 轴向距离 S=nP(n--线数)。 升角ψ-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 轴线的平面间的夹角。
即
设计公式为
4 1.3F0 d1 [ ]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2)受横向外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受力特点 载荷与螺栓轴向垂直,靠被联接 件间的摩擦力传递。螺栓受载前需预 紧,受载前后受力相同。 螺栓预紧力
fF0 mz K f FR
F0 K f FR fmz
式中: f —接合面间摩擦系数 ; m —接合面数; Kf —考虑摩擦系数不稳定及靠摩擦传力有时不可靠而引入的 可靠性系数。一般Kf =1.1~1.3
二、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螺栓组受力分析的目的是,根据螺栓组联接的结构和受载况, 求出受载最大的螺栓及其受力。受力分析是在作如下假设条件下 进行的,即: 同组中的各螺栓都受相同的预紧力。 螺栓组的对称中心与被联接结合面的形心重合。 被联接件为刚体,联接结合面为刚性平面。 螺栓的变形在弹性范围内。
联接的类型: 可拆联接 联接
螺纹联接 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 弹性环联接等 铆接 焊接 粘接 (介于两者之间)
过盈联接
不可拆联接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一、螺纹的类型
螺纹分为内螺纹和外螺纹,二者共同组成螺纹副用于联接 和传动。 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单线螺纹和多线螺纹 螺纹的牙型 三角形 主要用于联接 多用于传动
2.紧螺栓联接
(1) 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 螺栓螺纹部分处于拉伸与扭转的复合应力状态。 螺栓危险界面上的拉伸应力为
F0 2 d1 4
螺栓危险界面上的扭转剪切应力为
F0 tan( v ) d 2 / 2 T1 3 d1 d13 16 16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二、受剪切螺栓联接-铰制孔用螺栓联接
受力特点:螺栓受载前后不
需预紧,横向载荷靠螺栓杆与螺 栓孔壁之间的相互挤压传递。 挤压强度条件
p
FR [ p ] d s
剪切强度条件
[ ] -螺栓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p ]-螺栓与孔壁中较弱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表7.5 紧螺栓联接的安全系数(不控制预紧力时)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一、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
要设计成 轴对称的几 何形状。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螺栓的布 臵应使螺栓 的受力合理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螺栓的布臵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扳手空间尺寸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六、螺旋机构的效率与自锁
1、螺旋机构的效率
tan tan( v )
v -当量摩擦角
f v -当量摩擦系数
v arctan fv
f v f / cos
S nP arctan arctan d2 d2
故λ增大,φv减小,传动效率提高。 三角螺纹用于联接,其他牙型用于传动,多线螺纹传动效率高。 2、螺纹自锁的条件为 三角螺纹满足自锁条件
T=T1+T2=KF0d
式中K为拧紧力矩系数,可查表 一般也可取为0.2。 预紧力控制方法: ⑴采用测力矩扳手 ⑵采用定力矩扳手 ⑶测螺栓伸长量
7.2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二、螺纹联接的防松
联接中常用的单线普通螺纹和管螺纹在冲击、震动或变载 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松脱现象。 螺纹联接放松的根本问题在于要防止螺旋副的相对运动。 常用的防松方法: 摩擦防松 •弹簧垫圈 机械防松: •开口销 •带翅垫片 •止动垫片 •对顶螺母 •尼龙圈锁紧螺母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2.螺栓、螺母材料性能等级 a、螺栓材料性能等级:
3.6、4.6、4.8、5.6、5.8、6.8、8.8、9.8、10.9、12.9
螺 栓 性 能 等 级 含 义 :b a.
B s . 10 100 B
例:螺栓材料性能等级 3.6
B a 100 3 100 300Mpa s a b 10 3 6 10 180 Mpa
1.螺栓联接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2.双头螺柱联接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3. 螺钉联接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4. 紧定螺钉联接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五、标准螺纹联接件
1.螺栓、螺 柱、螺钉联 接件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2.紧定螺钉、 螺母
7.1 螺纹联接的基本知识
3.垫圈
v
7.2 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一、螺纹联接的预紧
一般螺纹联接在装配的时候都必须拧紧,使联接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 预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预加的作用力称为预紧力F0。 预紧目的:以增强联接的可靠性、紧密性和防松能力。 对于一般联接,可凭经验来控制预紧力F0的大小,但对于重要的联接 就要严格控制其预紧力。 拧紧时扳手力矩为
7.3 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当f=0.15、Kf=1.2、m=1时,可得
1.2 FR F0 8FR 0.15 1
此结构,要使联接不发生滑动,螺栓要承受8倍于横向外载荷的预紧力。 结构笨重、不经济。因此横向外载荷较大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采用减载装臵: a)减载销 b)减载套筒 c)减载键 ②采用铰制孔用螺栓
i 1 z
式中: r1 、r2、... rz: 各螺栓中心至螺栓组形心O的距离
Kf —可靠性系数
f —接合面间摩擦系数
7.4 螺栓组联接的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2)采用绞制孔用螺栓连接时,忽略接合面上的摩擦力,外加力矩T靠螺栓 所受剪力对底板旋转中心的力矩之和来平衡。
FRi FR max 变形协调条件: ri rmax
对于常用的单线、三角形螺纹的普通螺栓,取fv=tan v=0.15,简化 处理的=0.5,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可求出当量应力e为
e 2 3 2 2 3(0.5 ) 2 1.3
因此,强度条件为:
e 1.3 [ ]
1.3F0 2 [ ] d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