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紫云格凸河穿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风景区资源,促进本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风景名胜区条例》、《贵州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风景区所辖的范围。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利检举、制止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五条风景区保护与建设纳入县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六条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区的保护、建设、利用、管理工作,依法对风景区实施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依照职责做好工作第七条对风景区保护、建设和开发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委、县人民政府或风景区管理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保护第八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按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区域,设置风景区永久性界桩,标明界区,设置与环境协调的入口标志。

第九条各个景区的奇峰异石、古树名木、天然林区、水资源、珍稀动植物、重要地质构造、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民居,文物等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应建立档案,悬挂保护标志,严格保护。

第十条风景名胜区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一)非法占用风景名胜资源或者风景名胜区土地,擅自改变风景名胜资源性质或者风景名胜区土地使用性质;(二)开山、采石、挖沙、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三)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四)修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和危害风景名胜区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五)擅自建造、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塑造佛像、神像等;(六)砍伐、毁坏风景林木,采挖花草植被,放火烧荒,在游览区及保护区内砍柴、放牧;(七)炸鱼、电鱼、毒鱼、猎捕野生动物及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八)排放、倾倒污染环境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九)损坏景物、公共设施,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十)在禁火区内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用火;(十一)乱扔垃圾;(十二)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提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十三)其他破坏风景名胜资源、景观的行为。

第十一条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一)风景名胜区的各类建设活动(二)设置、张贴商业广告;(三)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四)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五)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

第十二条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根据景区、景点的允许容量,额定游人规模,并予以监督。

第十三条在景区内使用各类船只、竹筏、艇及其它水上设施,须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批准,并在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严禁未经相关部门批准的船舶、艇、竹筏、小木船及水上设施在景区内使用。

第十四条风景区内的工矿企业,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和村寨建设应服从景区规划。

对景区内已建的居民建筑,确有损害自然景观、妨碍风景区保护的,应予迁出。

第十五条风景区的各类建筑和设施,应突出民族风格,与周围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第十六条风景区及其外围保护带的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景物及周围的林木、植被、水体、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场地,恢复环境原貌。

第十七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制定有效措施,预算一定的保护经费,加大格凸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

风景区25度以上的坡地以及分布在重要景点上的耕地应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育林。

第十八条县人民政府应当成立景区综合执法队伍,加强景区执法。

第十九条有关部门或乡镇(街道办)应加强格凸河上游河段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保护,安排建设项目不能影响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按有关规定参与景区项目的特许经营。

第二十一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就预算一定经费,落实相关政策,全面打造和推进风景区旅游文化产业,鼓励开发优秀民间工艺、民间文艺和风味食品;鼓励和支持风景区居民生产、经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产品,从事民族风情服务活动。

对生产、加工民族工艺用品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给予扶持。

第三章管理第二十二条风景区管理机构依法行使以下职能:(一)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二)制定风景区保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经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三)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查建设项目,监督建设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对风景区的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评价和规划审查;(四)建设、维护、管理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实施项目特许经营管理;(五)监督维护旅游活动,经营活动、环境卫生、和饮食服务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六)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

维护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七)搞好风景区的宣传,开拓旅游市场;(八)会同有关部门发掘和利用民间传统文化,提高风景区旅游的文化内涵;(九)为风景区经济发展搞好协调和服务;(十)行使自治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管理职能。

第二十三条风景区内的村寨应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配合风景区管理机构做好资源保护工作。

第二十四条在风景区开展经营、游览、娱乐活动,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服从管理。

第二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风景区进行经营,应先取得风景区管理机构的许可,在规定的服务区域和经营范围内亮照营业。

风景区内的服务行业,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并妥善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

第二十六条风景区应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设置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完好。

对尚未探明的地下溶洞和险峻景点,要设置警示标志和禁游设施,不得开展游览活动。

第二十七条在风景区进行开发、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交纳管理费、资源使用费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交纳的费用。

违反前款规定以外的收费,相对人有权拒绝交纳,并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八条风景区管理机构的门票收入和资源有偿使用等,应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景区建设和保护管理。

第二十九条在风景区举办演出活动、影视拍摄、科学考察的,须向有关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按风景区的规定进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采挖花草苗木或者在景区内砍柴、放牧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并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在禁火区内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用火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擅自建造、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塑造佛像、神像等以及毁坏风景林木或者进行抚育、更新以外的采伐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在景区开荒、修坟立碑、炸鱼、电鱼、毒鱼、猎捕野生动物及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破坏生态、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经批准或者不按照指定的地点从事经营活动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上列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已经处罚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不再处罚。

第三十一条本条例规定处罚以外的其它违法行为,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风景名胜区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徇私枉法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三条本条例所称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地处紫云自治县东部,沿格凸河两侧从上游往下分布在妖岩、大河、大穿洞、小穿洞四个片区。

其边界西北起松山镇的岜易村,东南至宗地乡的鼠场河渡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6º9′21″—106º21′21″,北纬25º39′25″—25º46′22″,面积为56.8平方千米。

其范围主要分布在紫云自治县的松山镇、板当镇、水塘镇、宗地乡的行政区域内,另有2.2平方千米的范围分布在长顺县境内。

具体包括:(1)妖岩景区以格凸河为纽带,包括岜易河谷、妖岩寨、喀斯特裸岩、星星峡、打锣寨沙洲、红豆杉林、方竹林、天生桥洞棺葬等8处景点,以河谷观光和洞葬探奇为主。

面积为18.2平方千米。

(2)大河景区以大河苗寨为中心,包括天星洞、大河峡谷、苗王剑、变色湖、夹山孤峰、夹山一线天等7处景点,以开展民族风情体验和水上游览活动为主。

面积为9.2平方千米。

(3)大穿洞景区以大穿洞为中心,包括望天洞、穿上洞、盲谷、盲谷原始森林、竹林寨、脚杆寨、响水洞、格井洞、格井村等10处景点,以登山游览、溶洞览胜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为主。

面积为18.6平方千米。

(4)小穿洞景区以苗厅、中洞人家为中心,包括小穿洞、下穿洞、鼠场河峡谷等5处景点,以开展溶洞探奇、民俗采风和漂流探险为主。

面积为10.8平方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