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教案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113---114页课标要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材地位: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学习,知道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动手等教学活动学会整理数据的不同方法,能把得到的信息填在条形统计图上,感受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看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从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问题。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及操作与合作能力,体验数学的魅力。

3、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和探索的数学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知道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能够理解、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难点:知道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能够理解、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记录单、条形统计图作业纸等教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播放课件),看到这些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参加我们学校的集体活动,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校服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代表一个学校的文化,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穿校服为荣。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已经穿上了合体的夏季校服,再征订校服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出收集校服尺码)问:那你知道自己穿多大的校服尺码吗?师:同学们,我们班有那么多的同学,老师这样一个一个的去记太麻烦了,我想请我们的小组长帮我收集(板书:收集)一下好吗?下面我们分小组进行统计。

先来看一下统计活动要求(课件播放)【找学生读一遍要求】,大家都已经明确任务了,现在小组内进行统计吧。

设计意图:创设关于校服的现实情境,把问题抛给学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解决问题,探究方法1、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活动,师进行巡视指导师:通过大家笔挺的坐姿能够看出来你们已经完成任务了,现在呢,老师需要对大家的校服尺码情况进行记录,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全班校服尺码情况记录单】2、全班交流师:根据大家的汇报,老师已经将全班校服尺码情况记录单填完了,看到这张记录单上的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将这些多而乱的数据整理(板书:整理)一下吗?师:你的思维课真清晰!我们班的同学135之前的这段数据人数比较少,所以我们将这一段的尺码合在一起记为一项:135及135一下;160之后的这段人数也比较少,我们也归为一项:160及160以上;而140、145、150、155每个尺码的人数都较多,我们逐一进行统计。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尺码数据整理成一张全班校服尺码情况统计表(在黑板上板贴这张统计表)【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填写这张统计表】问:从这张统计表上你能发现什么?师:一张小小的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那么多的信息,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想学吗?3、认识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未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师:这张统计图上都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统计图中有标题、有日期、还有哼数量条比较粗的直线,分别叫做横州和纵轴,横轴在这里表示统计表中尺码,纵轴在这里表示统计表中的人数。

【在这个过程中要手指着统计图来进行小结】问:这张统计图上的一个小格表示多少呢?师:你能把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上表示(板书:描述)出来吗?下面自己将这张统计图绘制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师进行巡视指导,强调绘图的好习惯。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1、生2问:你是怎样绘制统计图的?你觉得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谁来评价一下这个同学绘制的统计图怎么样?【生生互评,教师讲评,完善绘图过程】师:向同学们刚才绘制的这个统计图,我们就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师:观察我们刚才绘制的这张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板书:分析)师:同学们真聪明,的确是这样,通过看条形统计图,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出穿各种校服尺码的人数的多少。

师:你是怎样看出来谁多谁少的?问:与统计表相比,哪种能够一眼就看出来哪个尺码的人数多哪个尺码的人数少?小结:同学们真是当代的小孙为空火眼金睛,这就是条形统计图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直观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师:就咱们班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来看,你想对服装厂说些什么?给他们提什么样的建议呢?师:由此看来,统计的作用非常大,下面我们就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让孩子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老师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统计整理,然后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绘图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1、教材115页,自主练习第一题课件呈现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相隔时间的统计图。

教师介绍有关原子弹和氢弹的知识。

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在这张条形统计图上,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2)这里的一个代表几年?(3)你能知道各个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相隔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年吗?(4)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5)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只相隔了两年,能说明什么呢?2、教材115页,自主练习第二题课件呈现实验小学某班同学原地投篮情况(每投进10次进球数)的条形统计图教师介绍原地投篮的情形师: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来分析一下这个班的投篮情况?投进去6个球的有几个人?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小结:这个题告诉我们,条形统计图既可以竖着画,也可以横着画,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它的横轴和纵轴各表示的是什么,找准它们对应的意义,这样就不会出错了。

3、教材116页,自主练习第三题课件呈现三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的统计表和未完成的统计图师:拿出你手中的2号作业纸,将这个三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图绘制完整。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评】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想给这个班的同学提什么建议呢?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师: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听了很欣慰。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收集了各小组同学的校服尺码的数据,又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将这些整理的数据又通过条形统计图进行了描述,最后进行了分析,还有了更多的发现,做出了科学的预测与判断。

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一些生活问题也需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做一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教后反思《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是在学生第一学段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学习,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能根据统计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根据数据做出合理性的判断与预测,感受数据所蕴含的信息,发展学生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课伊始,首先播放一组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参加学校升旗仪式和集体活动的照片,通过观看照片引起学生对穿校服的一种信仰和自豪感,宣传了校园文化。

继而通过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都已经穿上了合体的夏季校服,在征订校服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引出对每一个学生的校服尺码情况进行收集,从而让学生去体会到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理解教师一个一个去收集每个同学的校服尺码太麻烦,继而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统计活动,这样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收集数据的过程,课堂上进行展示,再汇总成一张全班校服尺码情况记录单。

此时,我顺势抛出问题:观察这张记录单上的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发散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对上学期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

让学生将这些数据分段整理成一张统计表之后,引出条对形统计图知识的学习,了解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然后再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去绘制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一个整体的描述。

接着提出问题:“从这张条形统计图上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引出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

再通过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揭示出条形统计图最大的优点:能够直观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最后,针对这些发现的信息对以后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判断与预测。

在这一环节中,时刻遵循着“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老师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

三、随堂练习,学以致用第一小题是各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的相隔时间统计图,让学生充分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二小题是某实验小学某班学生原地投篮的统计图,通过这个条形统计图与所学的相比,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条形统计图既可以横着绘制也可以竖着绘制,一定要分清纵、横轴所表示的意义。

第三小题结合所有所学内容,让学生准确分析,牢固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课堂驾驭能力有限,对学生放的力度还不够,不能完全信赖学生,急于提示,没能和学生形成一些想法上的共鸣。

2、教师语言不够精炼,说的有些多,没有注重同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

3、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需要大练基本功,完善自己的书写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