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课件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节 依据的概念及特点
2、行政执法依据是国家有权机关依照法 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文 件;
3、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后及力,特殊情况 可有前溯及力;
4、具有国家强制力; 5、表现为实体性(职责、权力义务)规
范与程序性(步骤、顺序、方式和时间) 规范相互交织的规范体系。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3)具体性;(4)强制性。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念及特征
(1)主动性。 行政执法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 管理职能的一种活动,它必须依职权积极自觉 地采取行动,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进行行政执 法,否则,就可能失职或是玩忽职守。
(2)广泛性。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在国家的 行政管理过程中实施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国 家行政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而也就 决定了行政执法内容的广泛性。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行政执法原则 第三节 行政执法合法要件 第四节 行政执法效力
依法行政基础知识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第一节 依据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 依据的种类和效力 第三节 依据的适用 第三章 行政执法主体 第一节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种类 第二节 行政执法人员资格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行政执法概念及特征
(3)具体性。与行政立法的抽象性和普 遍性特征相比较,行政执法具有具体性 和个案性等特征。
(4)强制性。行政执法是法定的行政机 关实施、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是 贯彻、执行国家意志的手段,因而它必 然具有国家意志的拘束力和法律规范的 执行力。
(4) 所有行政行为,包括无效行政行为, 都具有公定力。只是无效的行政执法行 为缺乏拘束力、执行力、确定力。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四节 行政执法效力
拘束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经生效,行政机 关和对方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其他国家机关和 社会成员必须予以尊重的效力。
确定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不再争议、不得更 改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取得不可撤销性。 一般而言,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都会有一个可 争议和可更改期。当法定的不可争议不可更改 期限到来时,该具体行政行为也就取得了确定 力,当然这是形式意义的确定力。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三节 行政执法合法要件
形式要件主要就是指程序合法、形式合法。
程序合法:行政执法不仅要正确行使执法权的 实质内容,还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 。
形式合法:就是行政执法行为要符合法定形式 。有些行政执法行为是要按一定形式执行的, 这就要求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否则, 这种行政执法活动就不会产生预期效果。特别 是行政许可方面尤为体现。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第二节 依据的种类和效力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解释分正式解 释和非正式解释,非正式解释没有普遍 约束力,主要为理论性研究等,正式解 释为有权机关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国际条约,我国同外国或国际组织缔结 的双边多边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 协定性质的文件。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二节 行政执法基本原则
(5)接受监督原则 要使行政执法做到依法进行,必须建立起行之
有效的严格监督机制。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 有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 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人民群 众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行政执法机关 内部的监督。 特别是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在某 些地区和部门也确实出现了怕当被告、怕赔偿 而不敢执法、不愿执法或执法不力,以及“只 微笑、不执法”的现象。
主体合法有两个含义:一是执法机关必须依法组成、 享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或某些单位、社会组织; 二是所采取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是在其法定职权范围 内,不得越权。
内容合法:是指赋予或确认的权利和所科以的义务以 及它们的幅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保证内容合法 就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违法者的处罚幅度 要符合法律规定,不能出现畸轻畸重现象;二是行政 执法除了要符合与这一行为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外, 还要符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三节 行政执法合法要件
行政执法是否有效十分重要,这就要行为合法生效应当具备哪些要件 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体要件 (二)形式要件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三节 行政执法合法要件
实体要件主要包括: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客 体合法、意思表示真实。
第二节 依据的种类和效力
一、行政执法依据的种类主要包括:法 律规范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1、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律、法规、 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
宪法:是根本法,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渊 源,是母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但是 因为我们国家并没有真正实施宪政,所 以,宪法在行政执法依据适用中基本没 有适用到。
(1) 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是否合法, 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 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2) 作为一种对世的法律效力,其实质是“经法定程序 由法定机关推翻前”的合法性推定;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四节 行政执法效力
(3) 之所以有这种合法性推定,“是因为 社会对行政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应予充分 信任和尊重,从而达到稳定权利义务关 系”;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二节 行政执法基本原则
(3)信赖利益保护原则:所谓信赖利益保护 原则,是指当个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已产生信赖利益,并且这种信赖利益因其具有 正当性而得到保护时,行政机关不得撤销这种 信赖利益,而如果撤销就必须补偿其信赖利益 损失。
(4)权利救济原则:权利救济原则是指行政 执法相对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因具体行政执 法行为所侵害时,应当设立补救途径予以补救 的指导思想和准则。权利救济主要有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三种类型。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二节 行政执法基本原则
概念: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行政执 法中必须遵守的准则或原则,违背了它 ,就会造成行政执法行为的违法或不适 当,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2)适当性原则; (3)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4)权利救济原则; (5)接受监督原则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第一节 依据的概念及特点
行政执法依据: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定或 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用 于调整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 的法律规范。
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行政执法依据是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
法人员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时所遵 循的行为规范;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第二、必须在法律赋予的职权范围内从 事执法活动,不得擅自超越职权。
第三、委托执法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第四、行政执法活动的内容必须有法律
依据。 第五、遵守法定程序。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二节 行政执法基本原则
(2)适当性原则:指行政执法的内容要 客观、公正、适度、符合情理。
要使适当性原则真正得到遵守,必须做 到以下几点: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二节 行政执法基本原则
贯彻权利救济原则的要求: 1.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在作出执法行为阶段就尽可能消除
隐患,力求使执法行为有充分的证据,合乎法律规定, 以避免或者减少公民、组织提出异议。 2.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限制行政相对人依法提出的救 济请求,哪怕其结果并不能获得补救。 3.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事后监督和救济制度,即行 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等制度。 4.重视事前和事中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 公民、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听证制度。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四节 行政执法效力
法律效力是行政执法行为法律制度中的 核心因素。评价行政执法行为合法与否 的实际意义就在于对其法律效力的影响。
行政执法行为的效力一般包括公定力、 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四节 行政执法效力
公定力:目前我国关于行政行为公定力的通说性理解 是: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三节 行政执法合法要件
客体合法有两层意思:一是执法对象要合法, 即执法相对人必须是有法定权利能力和行为能 力的自然人或法人;二是行政执法的对象和标 的物必须准确,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能搞错 对象,对执法标的物也不能搞错,同时还要求 标的物必须是依法能处置的。
真实意思表示,是说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如实地按照法律的 规定办事,而不是在相对人或其他人的威胁、 欺诈、强迫之下所为,不是在精神不正常情况 下所为,也不是在诱骗相对人违法情况下的执 法(又称钓鱼执法)。
第一章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
第四节 行政执法效力
执行力:是指使用国家强制力迫使当事 人履行义务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具体行 政行为权利义务安排的效力。这是具体 行政行为具有国家意志性的体现。如果 当事人不能自动履行这些义务,具体行 政行为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实现时, 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力就可以发生作用。 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就可以自行执行, 没有执行权的可以申请法院执行。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第二节 依据的种类和效力
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 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 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 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 围内,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第二章 行政执法依据
第二节 依据的种类和效力
2、其他规范性文件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或决定; (2)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政策性的
规范性文件; (3)国务院发布的带有规范性文件内容和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