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网格化环境监管课件(关义鹏制作2015.5.22)
网格化环境监管课件(关义鹏制作2015.5.22)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网格职责
4.园区网格。国家级、省级园区主要负责网格的建立 和运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 台相关信息。按要求公开辖区内污染源相关信息。市级以 下参照二级网格职能执行。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网格原则
属地管理
无缝对接
分级负责
全面覆盖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任人。依此类推,工商、电力等部门都要有这样的监管体系,各
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方案,建立监管体系。
县、乡、村三级网格监管体系图
环保部门监管体系
责 任 制
现操 场作 检规 查范
监 察 计 划
相关部门网格化环境监管职责图
部门网格化环境监管流程图
(三)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是关键。 (一)法律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定期对环 保法律法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二)舆论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揭露 和批评环境违法行为。 (三)行政监督。发挥纪检部门作用,对网格监管不履职等行为进 行问责任。 (四)社会监督。要聘请监督员,确保每个网格里都要有,要根据 每个单元网格工业企业的数量及分布等因素,适当增加监督员的数量。 (五)企业监督。要发挥企业环境监督员的作用,目前环保部在这 方面的力度比较大,将设立环境监督师这一职称。社会监督员、企业监 督员以及我们环保部门的监管责任制,这样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监督机 制。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背景和意义
建立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呈现出了突出的环境问题,近年 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各地各 部门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但环 境监管的盲区、死角依然存在,全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从调查研 究和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的违法企业和非法企业都在 乡镇、乡村一级,但县一级环境监管的力量有限,而乡镇一级又无权 监管,这就形成了‚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无权管‛的局面。因 此,要求我们必须要创新环境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背景和意义
建立意义
主要是想从监管角度弥补法律、法规包括一些规章的不足,进一步强 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环境监管职责。 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向下延伸,实现对 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管理,做到环境监管 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最终形成‚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将环境监管的触角 向乡(镇)、村延伸,最终达到‚寸寸土地有人管,件件污染有人查‛ 。 具体说,网格化环境监管是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管 执法工作负领导责任具体措施;是落实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 管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履行环境监管责任的有效手段;是落实 企业社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有效途径。
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依据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 (国办发 “2014”56号)。着力强化环境监管。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将本行区域 划分若干环境监管网格,逐一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方案,监管网 格划分方案要于2015年底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二)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环境治理攻坚行动 的意见(冀发“2013”22号)。实施对污染源全覆盖的环保网格化监管 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监管和督查责任不清、工作不落实的问题。 (二)省政府文件 (三)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大气污染 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发“2013”23号)。加大环境执法 力度。创新环境监管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主体责任,市、县 (市、区)、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网格职责
1.一级网格。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指导和监督 二、三级网格的建立、运行和履职情况;及时查处环境违 法行为;按要求公开辖区内污染源相关信息;填报网格化 环境监管数据平台相关信息。
概括来说就是:‚督导、受理、处置、视情上报‛。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网格职责
2.二级网格。乡(镇、街道)政府对辖区内环境保护 工作负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库,指导三级 网格的建立和运行;及时上报、制止辖区内生态环境、排 污企业、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违法建设 项目、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境违法行为,并 进行调查处理(或协助调查处理);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 数据平台相关信息。
建立要求
横 纵
向 向
到 到
边 底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建立要求
1.实行“五定”。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做 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并进行公开公示。 2.建立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奖惩措施,各级网格之间(县与乡、 乡与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横向部门之间加强协调联动,认真履行职责。 3.构建环境监管信息系统。由省、市组织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系统, 县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平台,乡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库,村建立网格 化环境监管台账。 4、分类推进。县(市、区)建城区街道办事处与乡(镇)实行分类推 进。在县(市、区)建城区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中,以居委会为单位建立 三级网格,以楼、院为单位进行分片管理。同时,充分借助社会管理系统 平台,运用视频监控等现代化手段,先行推进精细化、数字化管理。
属 地 管 理
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 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和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环境监管执 法工作负领导责任的要求。我们的 网格化管理同时要求乡镇级政府也 要对环境监管负责。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分 级 负 责
纵向的是省、市、县、乡、 村; 横向的是县级、乡级人所 属的二十几个部门和单位。
一级网格。在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新区)行政区域 建立一级网格,责任主体为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新区) 政府。 二级网格。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建立二级网格,责 任主体为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 三级网格。在村(居)委会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三级网格,责 任主体为村(居)委会,村(居)委会成员实行分片负责制。 园区网格。国家级、省级园区独立成为网格,与一级网格同受设 区市政府领导;市以下园区或相当于园区的,做为二级网格,受一级 网格监管。
网格化环境监管
LOGO
主要内容
一、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背景和意义 二、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建立依据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四、网格化环境监管 “1+6”运行体系 五、环保部门在网格化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六、目前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
序
为进一步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省环保厅 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 系,2013年,在石家庄市、唐山市丰南区和定州 市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 和做法,10月份,省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 室下发了《关于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环 境监管体系的实施意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建 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 系,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触角下移,实现对 各自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无 缝隙管理。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无 缝 对 接
一方面体现在同级网格的 无缝隙; 另一方面体现在上级网格 对下级网格的监督。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框架
全 面 覆 盖
解决每一寸土地的污染问 题都有人管的问题,做到责任 到人。法律法规对环境监管不 清楚的,通过网格化明确。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县、乡、村三级网格组织体系图
三级网格环 境监管工作 一览表
(二)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是核心。
所有负有环境监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均要建立从上至下监管体系, 有多少个相关部门就有多少个监管体系。对每一个监管对象都要明确责 任领导、责任人员。 比如,环保部门,省里已经组织对国控重点污染源建立了监管责任
制,各市对非国控源建立了责任制,包括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具体责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网格运行
1.巡查。网格责任人员和环保监督员要对辖区内生态 环境、排污企业、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 违法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定期进 行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级 网格进行报告。
三、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概况
网格运行
2.查处。一级网格责任主体或相关部门接到环境违法 行为的报告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不属于本级本部门 管辖的,要移交移送,并配合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受理单 位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查处工作,并将结果反馈移交移送 单位。对需多部门进行联合调查的,由一级网格的责任主 体负责组织实施联合执法。
四、网格化环境监管“1+6”运行体系
组织体系 监管体系
运行体系
监督体系 保障体系 企业自律体系 考核奖惩体系
(一)组织体系组织体系Fra bibliotek根本。(一)要成立组织机构。各级政府成立由‚一把手‛任组 长,主管环保的副市(县)长要作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主管 环保的副市(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政府主管环保副秘书长和 环保局局长等任办公室副主任,其他负有环境监管职能的部门主 要负责人为成员。同时,负有环境监管职能的部门均要成立相关 的组织。 (二)要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流程等。 (三)要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环境监管职责。 (四)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县与乡、乡与村)。 (五)要建立工作制度。(巡查报告、移交移送、联席会议、 联合执法、信息公开等制度)
二、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依据
省领导的要求: 张庆伟省长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9月27日) 指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省市 (二)省政府文件 县乡村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张杰辉副省长多次强调‚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