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健康知识资料

小学生健康知识资料

小学生健康知识资料五六年级使用第一部分1、人体分为几部分?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个部分。

2、正确的坐、立、走、卧姿势是怎样的?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走路抬头要挺胸。

3、怎样保持手的卫生?饭前和便前便后要用清洁的水洗手,要勤剪指甲。

4、饮水卫生应注意哪些?不喝生水,不用公共杯喝水,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大量饮水。

5、怎样做到读写姿势正确?胸离桌沿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

6、预防近视要做到哪“六个不”?不走路看书,不乘车看书,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暗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不在强光下面看书写字。

不歪着头看书写字。

7、讲究个人卫生要做到哪“五勤”?勤洗头,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

8、讲究公共卫生要注意哪两点?一不随地吐痰,二不乱扔杂物。

9、怎样保护牙齿?早晚要刷牙,饭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0、怎样正确刷牙?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向下刷;刷下牙时,刷毛由下向上刷;刷牙的内侧,刷毛在内侧由下向上作弧形旋转;刷牙的咬合面时,刷毛前后推拉刷。

11、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能使机体产生对细菌、病毒的免疫力,预防多种传染病。

12、预防病从口人,应该做到哪些?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洗净,食物防苍蝇叮。

13、咳嗽、打喷嚏时为什么用手帕捂住鼻和口?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鼻和口,不让飞沫四处闯。

14、看电视要讲究卫生,应该怎样做?电视室内亮一盏小灯,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电视机与人距离不小于电视机屏幕对角线长度的3—5倍,不要躺在床上看电视,看完电视洗个脸再睡觉。

第二部分1、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吃好,按时定量很必要,早餐吃得好,中餐要吃饱,晚餐精而少;不偏食,不挑食,合理安排很重要;一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强健发育好。

吃饭时要做到;细细嚼,慢慢咽,不说笑,不打闹,还要做到吃饭不用汤、水泡。

2、换牙时应注意什么?7岁时,乳牙逐渐脱落,恒牙陆续长出。

恒牙是人生的永久牙,换牙时要做到不用刚长出的恒牙咬硬东西;不咬手指,不用舌头舔刚长出的恒牙;饭后漱口,早晚一定要刷牙。

3、怎样预防龋齿?①不偏食,多吃豆类食品、鱼虾和蔬菜食物;②讲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③睡觉前不吃零食,不喝酸、甜的饮料;④定期做口腔检杳,发现龋齿,及早治疗。

4、怎样预防蛔虫、蛲虫病?小朋友,要牢记,不留指甲不玩泥;吃饭前,大便后。

双手一定要洗净。

个人卫生很重要,饮食卫生莫大意。

喝开水,吃热菜,瓜果吃前要冲洗,沸水烫,或削皮,不能粗心和大意。

5、暴饮暴食的危害有哪些?暴饮暴食会使胃肠等消化器官负担过重;受到损伤,减弱肠胃的消化功能,引起肠胃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6、看电视应注意哪些?眼睛与电视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不小于电视机屏幕对角线长度酌3—5倍。

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在1小时左右,看电视时房间里最好留有一盏小灯,看完电视后用温水洗洗脸。

7、怎样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两边看,不能闷头往前闯。

过街要走横道线,车头车尾不乱窜。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眨眼提醒你。

8、户外活动和课间操有什么好处?呼吸室外新鲜空气,解除疲劳,使大脑得到二定的休息。

9、痰里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能传播哪些疾病?能传播白堠、脑膜炎、麻疹、感冒、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

有了痰吐在痰盂里或吐到废纸里裹起来,扔到垃圾箱里。

10、怎样防治腮腺炎?①在流行的季节里不去或少去公共场所,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②不和患病者接触,更不能吃他们的东西和玩他们的玩具;③患了腮腺炎一定要去医院诊治,安心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一般经过7—12天,病就会好。

11、饮水要注意什么?第一不能喝生水,要喝只能喝开水。

第二不用公共杯,茶杯自己来准备。

第三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就喝水。

12、皮肤有什么作用?“四勤”是什么?皮肤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皮肤还能用排汗的方法调节体温。

“四勤”即勤洗头、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

第三部分1、读写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该一尺。

2、要保护好牙齿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3、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机至少保持二米。

4、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5、心脏在人体的左胸部。

6、肺在人体的胸腔里。

7、预防流感主要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去。

8、预防肠道传染病应防止“病从口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9、预防甲型肝炎应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10、老鼠主要会传播流行性出血热.11、苍蝇能传播肠道传染病。

12、预防贫血要多吃动物肝脏、海带等含铁量高的食物。

13、吸烟可致肺癌。

14、骨头、虾皮、豆制品的含钙、磷量较多。

15、被狗咬后一定要及时到防疫部门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

第四部分:1、早晚刷牙是保护牙齿的有效方法之一。

2、正确的读写姿势有利于保护视力。

3、因为生水中含有细菌和虫卵,所以不能喝。

4、红眼病流行时,不可以到游泳池去游泳。

5、肺的功能主要是不停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6、预防近视主要是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7、甲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

8、按时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9、糖对保护肝脏有好处。

10、我们不仅要搞好家庭内部的卫生,而且要搞好环境卫生。

11、体育锻炼有利于我们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

12、青春前期男生应不穿紧身裤,女生应不束胸、不束腰、不穿高跟鞋。

13、少年儿童不能吸烟;因吸烟对身体危害很大。

14、预防碘缺乏病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是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第五部分:1、我们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和四肢组成。

2、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3、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缝刷,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颌面来回刷,上下里外要都刷到。

4、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渣滓。

5、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6、真正的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都处在良好的状态.7、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人体热量;维持体温;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内脏,滋润皮肤,是人体必不可少的。

8、维护公共卫生要做好住宅区卫生、街道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并且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

9、预防贫血要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10、急救的设施包括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和医院急诊室等。

第六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资料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

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

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打造名牌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多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小学生授课。

教学辅导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而在于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参与性和活动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于参与和活动之中。

2、与班队会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地接触小学生,通过谈心、交流,深入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内心体验和烦恼;把握小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队会。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及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与辅导,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