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72
由于大气层的变化
紫外线能使皮肤失去弹性
一旦紫外线侵入到细胞核
导致基因的突变
因此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如
何利用纺织品进行紫外线防护
随着紫外
线防护织物的不断开发和普及

我国从95
年开始列题
针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不同作用
UVA
使皮肤色素沉淀
晒黑区
老化
会损伤细胞中遗传因子
DN

UVB
另一部分到达地面
能使血管扩张出现皮炎红斑
红斑区
200 nm-280 nm

但大都已
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和云雾等吸收
紫外线强度计法
将被测试样置于两者之间
1.2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法采用紫外
分光光度计或分光辐射计测试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
表明织物隔断紫外线效果越好
再进行加权计算
澳大利亚
我国正在制定的试验方法标准也是如此
2.1 UVR
透过率(GB
波长280
2.3 UVR遮挡率(或阻断率)
 计算公式为
)=100
)=100
阐述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纺织品
测试仪器B 文章编号
73
计算出的平均效应的比值
由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紫外光源能量比
较小
尤其是比较
紧密的纺织品和片状材料
但投射到接收器上的信号非常微弱
而且紫外分光光度计
只能测试试样在某一特定波长的透过率
再进行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能表征整个试样的光学特征
紫外分光光度计通常不便进行织物紫外线透过率的
测试
可以方便地测试各种织物
对紫外线的3
段宽带单色光
UVB(320200nm)的透过性

技术先进性和测
试精度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响应波长范围为
200
测试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整机实施方案的框图形式表达如图

UVA
40

UVB
32

UVC
280
紫外线透过率400nm时
的透过百分率
TUVC
波长
200
紫外线透过率平均值: TUV
A紫外线遮挡率)=100
遮挡率(
)=100
紫外光源及光路
在现有的电光源中
汞灯是一种体积小
而且紫
外线非常丰富
管内充有高纯度的
氘气
因为其对使
用条件的限制比较少
其缺点是
在通常的驱动电路情况下
在高频高压激发
下点亮发光
光谱能量分布接近日光
600K
但氙灯的驱动电路相对复杂
在本仪器中
显然这3种光源都不理想
74

为了模拟太阳光照射的效果
因此在系统中采用了透镜
组合
大于通常织物循环结构的3倍
 宽带单色光
由光学原理可知除了吸收光外
漫反射与纤维表面形态
而吸收光的能力与颜色的深
浅密切相关
为了便于研究紫外线的防护性能
UVA(40

UVB
(320
200nm)
原因是光栅单色仪可以在整个光谱范
围内细分出各种特定波长的单色光
另外干涉滤光片输出能量比光
栅单色仪输出能量高得多

出的光谱能量曲线如下
试样暗室
为了排除外界杂散光的干扰光源
样品夹持器和
紫外线接收器件安装在一特制的试样暗室中
 转换及A/D转换
由于紫外光源氘灯的发光强度比较小
这就
需要紫外光感光器有比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
该器件
响应波长为
而且线性非常好
光电倍增管的高压驱动电源采用高压变压器电

该卡采用三总线光电隔离技术
卡内含有高性能
仪用放大器
该A/D转换卡分
辨率为12位
15KHz/S
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及其软件
处理编程环境为
VB6.0
测试数据可以存盘保存

仪器虽然采用了典型的氘灯作
为紫外光源
光电倍增管作为紫外光
接收器件
保证了测试精度
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
分析处理
性能可靠
操作方便
仪器在采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保证了
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2005年6期(总第130
期)
山东纺织经济
光源
试样
图2
透镜
万方数据
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
作者:孙建一, 杨成丽, 王盼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32
刊名:
山东纺织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TEXTILE ECONOMY
年,卷(期):2005,""(6)
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王琳.曹秋玲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山东纺织科技2002,43(3)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介绍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2.学位论文刘杰防紫外、抗静电纺织品的开发与性能测试2003
该文在大量实验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抗紫外线纤维通过抗静电后整理开发出了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辐射、防静电同时兼具良好服用性能的多功能夏季服用面料,达到了功能性与服用性的完美结合.首先,就织物防紫外线辐射机理方面,利用光学原理,对不同的紫外线屏蔽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紫外线反射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不同防护机理.同时,对影响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测试分析,得出了产品组织规格中各因素对紫外线透过率的一般影响规律.并采用科学的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主要因素对织物抗紫外线性能影响的强弱,寻求出织物各主要规格之间的最佳组合.在以上研究、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合理的产品规格设计、工艺设计和主要的生产技术措施,并组织了生产,开发出了防紫外线辐射、防静电的服用面料.最后,对成品进行了紫外线防护性能、静电防护性能和服用性能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影响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因素及一般规律
.结果表明,该课题研究开发的抗紫外线、抗静电服用面料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静电防护性能,同时保持了良好的服用性能.
3.期刊论文周蓉.丁辛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
对影响纺织品紫外线防护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讨.通过研究方案设计、试样制作、试样性能测试及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的一般影响规律,并据此分析确定了该类紫外线防护产品的设计要点.
4.期刊论文范杰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与性能测试-广西纺织科技2005,34(1)
本文介绍了实现紫外线防护的方法,紫外线防护剂,影响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的因素以及紫外性防护织物的性能测试.
5.期刊论文徐英莲.许红燕纺织品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丝绸2002,""(4)
分析了影响纺织品防紫外性能的重要因素,如纤维的种类、含杂状况及色泽,织物的覆盖系数等,并进一步总结了生产防紫外纺织品的方法.
6.学位论文王健宁纺织品抗紫外整理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06
本文针对提高涤、棉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这一目标,选用合适的非离子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通过乳化、分散的方法复配出适合于纺织整理加工的新型紫外整理剂(UVS),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选取了空隙率较小的涤纶织物以及棉织物,通过与目前整理效果较好的Rayosan P、Rayosan C、Tinofast PEX、Tinofast CEL等紫外吸收剂的一系列相关对比实验,筛选出了对涤纶整理效果较好的S-61和对棉整理效果较好的S-81。

在研究涤用抗紫外整理剂应用工艺时,通过抗紫外效果对比试验得出了合适的整理工艺,并且做了一系列上染率测试和耐久性试验;将整理剂与分散染料对涤纶同浴染色后,通过测定织物UPF值、K/S值、L、a*、b*值以及日晒牢度等指标,讨论了整理剂对涤纶的处理效果和对分散染料的影响。

结果表明S-61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对涤纶上染率很高,提升性很好,类似于分散染料对涤纶的上染,可以与分散染料同浴上染涤纶。

此外,将整理剂与荧光增白剂对涤纶同浴处理后,通过测定涤纶织物UPF值以及白度,得出了整理剂对涤纶增白处理有微弱的影响的结论。

通过pH值、温度、浴比、助剂等因素的控制研究了S-81在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结果表明S-81更适合于100度、浴比1:10条件下和纤维素纤维反应。

同时它也适合于烘焙处理工艺,对白度影响较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dfzjj200506026.aspx
下载时间:2010年6月7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