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计25分)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这是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讲的。
3、2009年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被宣布另有任用,新任教育部部长是袁贵仁。
4、职业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
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5、实现和谐教育,根本上应该着眼于人。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三国志?蜀书》)
6、课堂交往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对话,另一种是体态语交流。
7、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自我反思为基础,在教学研究群体中共同合作探讨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
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问题驱动、专家引领、课例载体、“三段二层”、平等互助、实证取向、循环上升等7方面。
8、.教师学习的对象与途径:读书、读图、读人。
9、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奖的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10、学业学分包括课程学分、技能实训学分与附加学分。
11、新课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确立了三维课程目标。
除了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12、要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师生观、评价观,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三十五中初二(5)班听了堂课,用这种方式表示对老师们的尊重。
( A )
A、5
B、4
C、3
D、2
2、“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是说的。
( D )
A、叶圣陶
B、苏霍姆林斯基
C、门捷列夫
D、陶行知。
3、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 B )
A、学生
B、教师
C、办学方向
D、校长
4、教学型教研以为载体。
( B )
A、课题
B、课例
C、阅读
D、案例
5、课题研究的核心是( B )
A、界定研究内容
B、开展行动研究
C、设计研究方案
D、总结研究成果
6、昌乐二中的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简称“”( B )
A、721课堂法则
B、271课堂法则
C、172课堂法则
D、712课堂法则
7、各学科任课教师制定本学科《过程学分实施方案》,把本学科过程学分
的作为基础学分。
( B )
A、50%
B、60%
C、40%
D、30%
8、终结学分既是通过课程考试所取得的学分,占该学科的总学分的( A )
A、50%
B、60%
C、40%
D、30%
9、职高语文一学期总学分是20个学分,如果一位同学,学期总有效成绩89分,那么该生本学期应获得的语文终结学分是( C )
A、10
B、6
C、8
D、8.12
10、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我校的具体情况,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一般控制在( A )
A、4:6
B、6:4
C、5:5
D、8:2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问题时,提到了教育要符合的几点要求是:( ABCD )
、教育要符合建设 C、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 D、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E、教育要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2、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谈话中,对老师提的几点要求是:
( BCD )
A、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B、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C、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
D、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3、为鼓励学生报考中职,一方面要确保中职招生录取工作健康开展,一
方面加强要实行灵活多样的招生机制,目前行之有效、健康的招生方法有( ABC )
A、提前招生
B、集中录取
C、多次补录
D、有偿招生
4、大力推行,这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
( CD )
A、以服务为宗旨
B、以就业为导向
C、顶岗实习
D、工学结合
5、以人为本是和谐教育的价值取向,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BCD)
A、和谐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B、和谐教育促进教师的发展
C、和谐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D、和谐教育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6、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BCD )
A、“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
B、“有效教学”要求确立现代教学效率观
C、“有效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D、“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
7、怎样实现课堂交往的有效性?( ABCD)
A、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良好的心态
B、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学目的
C、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管理水准
D、要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交往水平
8、专家显性引领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 BCD)
A、阅读专家文本
B、学术专题报告
C、理论学习辅导讲座
D、教学
现场指导
9、新课程背景下的课例研究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ABD)
A、教学性
B、研究性
C、艺术性
D、实践性
10、昌乐二中教学法规的最大特点是( BCD )
A、大容量
B、目标性
C、针对性
D、高性能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必须考取计算机初级证书或与本专业相关的1本初级技能证书,否则不能毕业(× )
2、任课教师可根据需要提出方案,报教务处审定后给学生执行其他附加学分。
(√)
3、凡学业学分、思想道德素质学分、技能证书学分累计达到1240分以上的学生就可以毕业(×)
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两2006年和2002、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4.
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
5、“定单式”培训是是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体制保障和机制创新。
(×)
6、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或围绕一堂课的系列教学活动。
(√)
7、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口头阐述自己课堂教学方案,并与听众共同研讨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案的教学研究过程。
(√)
8、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
9、“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艺术化运动。
( × )
10、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以及进城农民工等群体都是职业教育的生源。
( √ )
第Ⅱ卷
五、简述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共15分)
1、怎样理解“有效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它们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预设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
(简答以上要点5分)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如果只讲动态生成而抛弃了应有的预设,或者远离教学目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学生想到哪儿教师.
就跟到哪儿,那么,这种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开无轨电车,是无效的动态生成。
同样,只讲预设.没有动态生成,不能根据教学实际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化,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以,“有效教学”必定是预设和生成和谐、辩证的统一。
(论述以上内容3分)
2、试述“三段二层”的具体含义。
“三段”即教学活动前反思,教学活动中反思,教学活动后反思;“二层”即个人反思、群体反思。
“二层”融于“三段”活动之中。
(简单以上要点占3分)
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3个阶段。
第一个
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只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第二个阶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第三个阶段:在教学后进行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2分)
反思型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个人反思为基础的集体研究活动。
分反思型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要求教研组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既当演员,又当观众,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做到先个人反思后群体反思。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