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培养注意事项PPT课件

血培养注意事项PPT课件


▪ 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
▪ 要收集足够量的标本
▪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细菌室
-
5
重视无菌部位的标本:血培养
分析当前血培养存在的问题: ➢ 报告不及时 ➢ 阳性率低 ➢ 采样时污染 ➢ 培养一次(单部位)作为诊断依据 ➢ 采血量不够(与培养基比例不正确) ➢ 采样时间不正确
-
6
血液培养操作规范
供详情
-
16
-
17
-
18
血培养的套数
※ CLSI要求每次采集2-3套标本,每套应包括一个需氧培 养瓶,一个厌氧培养瓶。 ※ 成年病人不能只采1瓶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不足和只做 1套血培养所得的结果是很难正确解释的。
Cockrill2004年报告:163位病人,血培养仪
采血套数及血量 1套(20ml)
▪ 新生儿菌血症,应增加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 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菌药物治疗之前,
应及时采集血培养。
-
7
血培养检测消毒程序
皮肤消毒程序
▪ 为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可使用消毒剂对皮肤进行严格 仔细的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减低皮肤污染。
▪ 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 然后用棉签(1~2%碘酊或10%碘伏)消毒皮肤,从穿 刺点向外以1.5~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
15
紧急口头报告
• 任何血培养的检测结果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重要的影响 • 初步的实验室结果(无论是涂片或培养),只要证明为血培养阳性,
就必须认为是紧急状况马上向临床进行口头报告和沟通 • 紧急口头报告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报告(60分钟之内) • 口头报告记录包含以下内容:
➢ 报告必须有报告者的全名 ➢ 和临床负责医生联系报告的时间(无论成功或不成功) ➢ 所联系的临床负责医生的全名 ➢ 报告异常结果并强调是有紧急价值 ➢ 确认临床医生收到口头报告并反馈处理结果 ➢ 其他须作紧急口头报告的情况: ➢ 标本不符合标准,需要重新采血 ➢ 初步报告结果和最终结果不吻合—必须在书面报告上注明并提
来之前0.51h采集,或于寒- 战或发烧后1h进行。
11
儿童血培养
➢ 不同于成人血培养,由于厌氧菌感染极少发生 在儿童病人,因此建议只采用需氧瓶。厌氧培 养只考虑针对特殊的高危群体。
➢ 皮肤消毒参照成人的方法,除新生儿以外。 ➢ 儿童的采血量为不超过总血容量的1%。
-
12
样本拒收标准
➢ 标签错误或在血培养瓶上未贴标签 ➢ 破损的或渗漏的血培养瓶 ➢ 血液凝固的血培养瓶 ➢ 含有抗凝剂(除了SPS)的血培养瓶
▪ 只做需氧菌不做厌氧菌培养,将有19%的菌株不能 发现,另有5%的血培养延迟1天报告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 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5. 血小板减少。 6. 皮肤粘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RP 升高及呼吸快,或同 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而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血培养。
2套(40ml)
检出率
65%
80%
3套(60ml) 96%
-
19
一套血培养为何选择1个需氧 +1个厌氧的组合?
▪ 研究表明:用需氧瓶加厌氧瓶的组合检测出的葡 萄球菌,肠杆菌科菌中某些菌和苛氧菌比一对需 氧瓶多。
▪ 如果血培养只做需氧瓶培养,漏检的不仅是严格厌 氧菌,也会影响兼性厌氧菌的分离率及报告阳性结 果的时间。
皮肤消毒和污染的预防
➢ 碘酊、次氯酸和洗必泰的消毒效果要好于碘伏 ➢ 碘酊和洗必泰的消毒效果大致相当
碘酊作用30秒; 碘伏作用1.5~2分钟; 洗必泰的作用时间和碘酊一样,但是由于没有伴随
的过敏反应,所以不必擦去,但不能被用于小于2 个月的婴儿皮肤消毒。
-
10
血培养检测采集和运送
▪ 采血量
-
13
-
14
血培养检测结果的报告程序
▪ 培养48h后,对阴性血培养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发 出初步(中间)报告。
▪ 血培养阳性,立即进行革兰染色。染色结果口头报 告(电话通知)给患者的主治医生。
▪ CLIS推荐的抗生素敏感试验没有血培养直接敏感试 验法,但根据革兰染色可以灵活地选择抗生素进行 直接抗生素药敏试验,供临床参考使用。
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静脉采血15ml,采血量不超过患者总血 量的1%;成人采血量是810ml,2030ml最合适,血液和 肉汤的比一般为1︰5至1︰10。
▪ 血培养的份数和采血时间
◇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次血培养。
◇建议常规的血培养应包括一个需氧血培养瓶和一个厌氧血培养 瓶。
◇对间歇性菌血症,用于培养的血液应在估计寒战或体温高峰到
▪ 新发感染病原如SARS、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等也此起彼伏,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人类关注的热点。
-
2
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
-
3
WHO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提出三项指导性方针
▪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尽可能把目标集中在 快速诊断方面;
▪ (2)显微镜检查对建立快速的初步诊断具有 很大价值;
▪ 最后用70%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 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 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
8
培养瓶消毒程序
1. 用70%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s。
2. 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表面剩余 的酒精,然后注入血液。
-
9
▪ (3)实验室人员必须主动与临床结合,将实 验室数据转化为临床有用的信息。
-
4
标本采集和处理的原则
▪ 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 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而且必须 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 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采集的标本应无外源 性污染,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它杂菌污染
血培养标本采集及处理 的规范化操作
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李龙
-
1
感染形势严峻
▪ 感染性疾病并没有像人类曾经预料的那样随着抗感染化疗 时代的到来而销声匿迹。多种原因造成的易感人群增加;
▪ 多重耐药菌如甲氧西林耐药的金葡菌(MRSA)、产 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 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不断涌现并持续蔓延,曲霉菌、念珠 菌等深部真菌越来越常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