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的日常保养维护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汽车的日常保养维护知识培训教材ppt课件


.
9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机型越新、工作条件越苛刻,使用的品种级别应越高。 缺少所需品种时,可以高代低,不可以低代高
粘度等级的选用——参照《石油产品标准的气温资料》(中央气象局 编)按10%风险率的最低气温(℃)正确选用。
.
10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更换周期——使用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润滑油是否老化变质的基本因
素。在一般地区,通常小轿车采用SE级机油,更换里程可达1.2万
km~1.5万km;制造厂说明书通常按较差的使用条件推荐为5000km,
8000km或10000km。
.
11
二、车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车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用于驱动桥和手动变速器等 齿轮传动机构)
时会产生类似液体的粘性流动。粘度随摩擦表面相对速度的增加会显著下降; 温度变化时粘度变化很小。
2.润滑脂组成——是稠化了的润滑油。基本组成有润滑油(占总量的80%—
85%)、稠化剂和添加剂。
3.我国的标准及选用——采用国际标准(ISO)分类方法,共9个等级。
.
15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目前产品仍按旧分类法,在汽车上常用的有(5种) 1)钙基润滑脂——用动物脂肪与石灰制成的钙皂稠化矿物润滑油,以
17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5)石墨钙基润滑脂——加有鳞片状石墨,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抗碾压性 能,适用于重负荷、低转速和承压部位。
新的品种随汽车工作部件负荷的加重需要不断开发。 4.更换周期:结合汽车二级维护进行更换。
.
18
轮胎的合理使用与安全
轮胎分类 汽车轮胎按用途分,可分为载货汽车轮胎和轿车轮胎;而载货汽
车轮胎又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载货汽车轮胎。 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不同可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现代汽车
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 充气轮胎按组成结构不同,又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 充气轮胎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还可分为普通斜交胎、
带束斜交胎和子午线胎。 1.有内胎的充气轮胎
由内胎2、外胎1和垫带3组成。内胎中充满着压缩空气;外胎是用以 保护内胎使其不受外来损害的强度高而富有弹性的外壳;垫带放在内 胎与轮辋之间,防止内胎被轮辋及外胎的胎圈擦伤和磨损。 按胎内的空气压力大小,充气轮胎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 种。过去,一般气压在0.5~0.7MPa为高压胎,015~0.45MPa为 低压胎,0.15MPa以下为超低压胎;
1. 我国标准 参照API使用分类——有CL—3(普通)、CL—4(中
负荷)、CL—5(重负荷)三个级别。 等同采用SAE粘度分类标准。
.
12
2. 选择与使用
1)使用条件——双曲线齿轮、高速传动或低速大负荷传 动均要求选用较高或高级别齿轮油。
.
13
二、车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2)粘度级别——由于车用齿轮油更换周期较长(推荐为4.5
同牌号润滑材料时必须做好清洗工作; ④进口车辆改用国产润滑材料时,应注意选用相应牌号; ⑤认真做好废料的回收工作,防止混入水分和杂质。
.
5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2. 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
①适当的粘度和粘温特性;
②适当的润滑性(油性);
③一定的热稳定性;
④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
⑤ 较低的凝点;
⑥在氧化和燃烧中无胶质沉淀;
15W/40,可在一定地区内冬夏通用。
.
7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
8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 API(美国石油学会)的使用条件分类法 S系列——汽油机油系列,有SA、SB、SC、SD、SE、SF、SG、SH
和SJ等级别; C系列——柴油机油系列,有CA、CB、CC、CD、CE和CF等级别。
合理使用问题——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润滑脂的合理使用和润滑油的再生。
在行业管理中推荐“定期检测、按质换油”,对营运企业有重要 经济意义。
.
4
1. 汽车润滑材料的使用原则
①符合原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②运输存放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污染变质,保证安全; ③不同种类、牌号的润滑材料不得混合使用,更换使用不
汽车的日常保养、一级维护、二 级维护
.
1
主要内容
运行材料的特点与合理使用 日常维护 一级维护 二级维护
.
2
运行材料的特点与合理使用
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 轮胎的合理使用
.
3
汽车润滑材料的合理使用
润滑材料合理使用的意义——减少摩擦阻力,减少零件磨损、延 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达到提高汽车利用率的目的。
万km),应该尽可能选用多级机油,如80w/90,85w/140等 级别。
3)更换周期——油质变化较慢,可以较车用机油有较长的
更换周期。
国外可达5~12万km,国内营运企业4~5万km,制造厂要求
2~3万km。
.
14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1.润滑脂特点——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的半流动塑性物质。当负荷超过一定值
⑦不含腐蚀性物质;
⑧不含机械杂质和水分
.
6
一、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3. 主要品种、牌号的选择与使用
1)发动机润滑油等级 ➢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粘度分类法 W组系列——六个级别(0W,5W,10W,15W,20W,25W),冬用; 非W组系列——五个级别(20,30,40,50,60),春秋和夏用; 多级机油——用双重粘度级别号码标注,如10W/30、
➢我国标准(GB/T7631.3-1995)
据粘度等级分类(牌号,粘度级):直接采用美国SAE标准,共11个等级;
参照API分类法制定了内燃机润滑油质量等级分类标准。分为SB、SC、 SD、SE、SF及SG级汽油机机油和CC、CD 、CD-Ⅱ、CE和CF-4级柴油机
机油以及RA、RB、RC和RD级二冲程汽油机油。
3)通用锂基润滑脂——是目前普遍推荐使用的品种。其特点:适用于工 作温度-30℃—120℃,有水污染的环境下的各摩擦部位,使用寿命长。
4)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进口车多推荐使用的品种。具有更高的极压 抗磨性,适用于-20℃—160℃下的高负荷工作。有1、2、3三个品牌, 集中润滑可用较软的1号脂。
.
水作为胶溶剂。按锥入度分为4个牌号(1、2、3、4),使用温度10℃—60℃。抗水性好,使用最广泛。但温度大于60℃时易引起流 失。属低档次。 2)钠基润滑脂——耐高温、不耐水,有2号、3号两种牌号。可在120℃ 条件下长时间工作,适应大负荷,有较好的承压耐磨性。属于普通 级。
.
16
三、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