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芦下铁矿尾矿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段)

芦下铁矿尾矿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段)

芦下铁矿為矿卑加固工程(施工段)编制单位:湖南涟邵建设工程(集团)芦下项目部编制人:柳勤成审核人:申琼林2011年2月15日目录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 (3)第一节主要编制依据 (3)第二节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规范编制: (3)第三节工程概况 (3)第四节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4)第五节施工方案 (5)一施工测量 (5)二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案 (6)三抛石固脚施工方案 (13)四土工布铺置施工方案 (16)五片石护坡施工 (19)六坝肩排水沟施工 (20)第六节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21)第七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6)第八节施工平面布置 (33)第九节赶工专项措施 (34)第二章施工管理 (36)第一节主要施工机具配置情况 (36)第二节物质设备管理 (37)第三节劳动力计划安排 (41)第四节现场作业管理 (42)第三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44)第一节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44)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5)第三节安全保证措施 (49)第四节文明施工目标 (50)第五节环境管理措施目标 (53)第六节自然灾害应对专项措施 (60)第七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60)第一章施工组织第一节主要编制依据第二节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以下规范编制:1、《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 ZBJ1-90)。

2、《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

3、《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01)。

4、《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T191-2008)。

5、《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

6、《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 GB50290-98)。

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

8、《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

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 SL18-2004)1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 SL174-96)11、《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技术规程》 ( YBJ225-91)12、2011年2月10日在芦下铁矿会议室举行的技术交底文件第三节工程概况新余市谊达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吉水县芦下铁矿尾矿库位于江西省吉水县芦溪岭林场境内.距离县城2.5KM.交通便利。

该尾矿库于2008竣工验收。

工程等别为五等主要构筑物为5 级. 主要构筑物为尾矿坝、排洪系统等。

现状坝体安全系数为1.08. 经实施本工程后. 安全系数将达到1.2.1、尾矿库地貌及地质条件尾矿库地处武功山到玉华山断裂隆起南端与吉安凹陷东北部. 库区最低海拔69m. 坝区最高海拔115m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属于一般抗震地段。

库内露出地层为震旦系下坊组.青灰色.紫红色凝灰质千枚岩及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含粘土圆砾。

地质岩性较稳定。

2、原尾砂坝为碾压土石坝. 土石坝主体为筑填土。

内坡坡比为1:1.45.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1、上游坡处理:将库内水位采用人工抽排到92.2m高程以下.然后从坝体左侧开始向右岸实施抛石固脚•当达到设计的1:2边坡后实施92.2m 高程以上的人工干砌块石压坡。

2、坝体防渗:整个坝体采用垂直防渗墙从正布置防渗隔离层.墙底深入强风化岩1.0m.桩直径0.7m.间距0.60m.成墙厚度不小于20cm3、坝体下游区及塌陷区的加固:清除坝坡表面草皮护坡层.同时清除塌陷区的浮土.铺设10cm厚粗砂再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面再铺一层粗砂以保护土工布.然后碾压块石压坡.最后采用人工干砌片石整坡。

4、堆坝观测桩的制作和埋设。

第四节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工程规模、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特设一个项目部.对该工程进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本工程招标文件中各项条款所规定的工程内容、工作范围、权利、义务和职责.管理好本工程的施工工作.按照承诺实现本工程的工期目标和质量安全目标。

项目部组成一套高效、精干、强有力的施工队伍.配备完整的管理人员及有经验的、素质稳定的施工班组.按搅拌桩防渗墙、抛石压坝、人工砌片石护坡等不同分项. 分别考虑和安排。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便于核算.各作业班组保持相对稳定并由项目部统一安排、统筹调度。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资料员和安全员、机械设备、材料管理员及其它管理人员.下设以下专业施工作业班组。

本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如图:各岗位人员配备详见后附表:项目部管理成员表。

第五节施工方案一施工测量1、控制点复测在一周内进行检查工程原测设的永久性标桩.2、平面控制测量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 结合本工程平面位置.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态、放样精度、放样方便等因素. 在原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点加密. 控制网形在满足精度和施工需要的基础上. 应力求简单。

地面上控制点的埋设:应埋设在坚实的土壤中。

若在松土地带.除挖深基坑外.要进行打桩以避免下沉。

标石用混凝土筑造。

控制点埋设后. 立即在该点之平面垂直方向上打混凝土护桩四个. 并测定点间的几何要素.以资保护。

平面控制网施测由平面测量组. 严格按等级测量的规范要求进行. 严格规范记录. 认真核查数据. 进行计算机程序平差规范成果。

3、高程控制测量选取平面控制网中的地面点或周围地面结构物基础上稳固位置. 或进行埋设水准点.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联测成附合路线或闭合环. 建立高程控制网。

4、施工控制测量中的注意事项①施测前对全站仪、水准仪、棱镜、对中杆、三角架.黑红双面尺、尺垫、测伞、温度计、气压计等进行一次全面自检. 以保证仪器工具的完好和正常运作。

②外业工作用的记录本、文具及其他配套的工具准备齐全。

③观测前必须实地踏勘调查各控制点间需观测的方向线是否受堆物、大树木或其他影响. 以免临时处理. 影响观测时间和观测精度。

④平面控制网的各观测站均要选择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象清晰的方向作为观测的起始零方向。

⑤水平角测量选择在通视良好、成象清晰、无风或微风的时候进行。

最好选择阴天全日进行。

若在晴天.则观测时间一般上午宜在日出后1小时至上午10点.下午从15 点到日落前1 小时为宜。

⑥当视线接近山坡、树林、或堆放物时.旁折光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 要选择在阴天或夜间观测。

⑦施测中注意正确的仪器操作步骤。

仪器不得受阳光直接照射.三脚架最好也不宜受阳光直接照射。

⑧水准仪在施测前进行i 角检测。

严格按等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程序要求进行观测操作。

⑨水中施工水准点施测时间选在阴天进行.若在晴天.则观测时间定为日出后、日落前1 小时及中午前后各2 小时之间进行。

5、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控制点的保护⑴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定期复测和修正。

⑵控制点的保护①所有的控制点都进行明显的标记.涂上油漆.易于辨别。

②对永久性测量标志要进行保护. 做出明显标志。

③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将所有的标桩包括转角桩、中桩、起终中、控制点以及对放样和检验有用的标桩等.都要进行加固保护.并对水准点、三角点树立易于标别的标志。

6、及时跟进碾压过程中高程与坡度的测量.便于把握压坡进度和调节材料、工期进度的调整。

二多头搅拌桩防渗墙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本标段地层情况和防渗加固深度要求•拟选用IH-805F多功能多头深层搅拌桩系列深层搅拌钻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下见表。

深层搅拌桩钻机技术参数一览表1施工范围及工程量本工程深层搅拌防渗墙施工范围为坝体中心防渗幕墙.防渗墙轴线长度约100m.防渗墙面积2000m2墙深21.8m。

防渗墙设计技术指标:1、1、墙体抗压强度:R28> 0.8MPa;1、2、墙体渗透系数:Kv i X10-6cm/s (i=1-9 );1、3、墙体允许渗透比降:J >200;1、4、水泥掺入比:8-12%;1、5、墙体厚度:〉200mm2、施工工艺参数及浆液配比试验由于深层搅拌工艺参数及地层岩性等因素对成墙质量影响较大•故要针对不同的地层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和浆液配比.如搅拌轴转速、提升及下沉速度、注浆量、水灰比、复搅速度等。

要在场地轴线外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成墙试验•并对试验墙体进行开挖、取芯检查及抗压、抗渗等试验。

检查内容包括桩间搭接是否牢固可靠.搅拌是否均匀•墙面是否平整等。

通过上述检测•确定合理可靠的工艺技术参数及浆液配比.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2、1、配制浆液的原则:深层搅拌施工浆液的配比•直接关系到固结土层的强度和工程防渗效果•因此.浆液配比试验要遵循以下原则:2、1、1、浆液在注浆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便于增大浆液在搅拌土层中的扩散范围.并在注浆管路中保持畅通•避免堵塞管路形成事故。

2、1、2、浆液在土层中凝结的初始期.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粘结力.可适当掺加减水剂和早强剂.以不易被地下水冲蚀。

2、1、3、浆液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免过早的产生沉淀.影响浆液的灌注。

2、2试验工艺技术参数根据本工程地层条件及墙体设计技术指标•制定的试验工艺技术参数见表。

试验工艺技术参数一览表3、试验成墙参数采用蓝海兴业机械IH-805F多功能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作成墙试验。

3、1、孔深:22m3、2、钻进速度:0.85m/min.提升速度:0.972m/min ;3、3、浆液水灰比:0.6:1.0.8:1.1:1 三种;3、4、泵压:0.5 〜0.8MPa3、5、注入水泥浆量:20〜32L/m;3、6、三头桩机工法:二次成墙.钻头直径700mm轴距6700mm桩间搭接100mm.理论成墙厚度360mmoIo4、1、深搅墙施工:深层搅拌桩机在防渗墙轴线上就位•调平.通过主机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带动主机 上的钻杆转动•并以一定的推动力使钻头向土层推进•达到设计深度•然后提升搅 经钻头喷入土体内•在下沉和提升的同时•水泥浆和土体充分拌合•进行必要的复 搅后桩机沿轴线纵移就位•调平、多次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将搅拌桩套接成一道防 渗墙.在此过程中三头桩机一次成桩三根•称为一序.然后桩机沿轴线向前移动进 行下一序墙体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拌至孔口 •在上述下沉提升过程中•通过水泥浆泵将水泥浆由高压输送管输进钻杆 4、2、施工作业 4、施工工艺流程因本工程实际幕墙深度达到22.8米.超出一般钻机的深度•拟使用开槽挖桩的方法使钻机深度能达到设计要求•开槽段使用250mm 昆凝土墙与下截连接4、2、1、制浆:采用42.5 矿碴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按试验确定的最优水灰比拌制水泥浆。

用浆泵把配制好的水泥浆输送到储浆罐. 记录浆面高度计算水泥浆量。

为提高成品墙砼的标号. 可适当掺入减水剂。

4、2、2、桩机就位并调平.桩机就位包括轴线上、下游方向•对应误差控制在土10mm. 在调平的过程中. 使用水平尺检测机座的水平度. 采用桩机机架正面和侧面的双向锤球(垂线长度不小于iom ,校正桩机机架的垂直度.保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