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之蒙牛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之蒙牛


蒙牛历年盈利构成表
同行业横向比较
• 上表显示整个行业的 盈利能力指标都在下 降,说明整个行业日 趋成熟,行业内的竞 争日益加剧。
但是,可以看到,蒙牛在与乳制品行业的另外两大巨头的 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盈利水平高达他们的2倍。这是由 于蒙牛一直注重产品线的开发和发展战略,优化结构,不 断淘汰不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推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 在蒙牛的产品结构中,30%属于成长性产品,增长速度较快; 40%是成熟期的产品,可以实现稳定的盈利,10%是导入期 产品(储备产品)。这些是它高盈利的秘诀所在,也是伊利、 光明所达不到的。
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蒙牛在07年的 行政及其他费用均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08年上半年出现反弹,结合下半年 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可以设想 08年的各项费用均会继续大幅增长。
融资费用自从07年开始持续出 现大幅负增长,说明蒙牛的财务 稳健性得到加强,管理层倾向于 降低财务风险,抑或为进一步扩 张回笼资金。
( 营业活动收益质量=经营活动净现金/营业利 润)
三、公司前景分析 • (一)短期前景分析 • 本部分主要结合财务分析,进一 步分析近来发生的“三聚氰胺” 事件及蒙牛“特仑苏 OMP 风波” 对蒙牛造成的影响,并从财务角 度对蒙牛提出建议。 • 我们非常关注蒙牛在“三聚氰胺” 事件及“特仑苏 OMP 风波”发 生后资金链的状况,以判断公司 能否安全地度过当前的经营困境。
• 由于 2008 年蒙牛全年可能出现高达 9 亿的亏损,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蒙牛原先良好的财务结构。因此在 短期内,我们小组建议公司 2009 年进行进一步融资, 包括发行债券或增发新股等形式,而募集过来的资金 可以用于改善和优化蒙牛的财务结构。 • 由于蒙牛具有乳制品行业中较理想的资产负债比例和 较高的利润率水平,而且在这场危机后蒙牛的业绩也 在逐渐恢复,我们认为蒙牛的融资并非是一件非常困 难的事。
截止2008年6月30日,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 司总资产已达106.7亿, 雇有23500名职工,在 全国经营着23个生产 基地,乳制品的年生 产能力达到了550万吨.
•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主要 经营液态奶、冰淇淋、其他 乳制品三大系列产品,其中 液体奶产品部分包括生产和 经销加工的UHT奶、乳饮料 及酸奶产品;冰淇淋产品部 分包括生产和经销冰淇淋; 其他乳制品包括生产和经销 加工奶粉和鲜奶干吃片产品.
• 我们看到蒙牛 2008 年的中报中提出要以高 新技术为支持开发功能性的新产品。为此, 蒙牛于去年建成并启用的研究院目前已完成 了 4 种酸奶及 4 种冰淇淋产品的开发工作, 并提交了 41 个产品专利及 7 个技术专利的申 请,其中 17 个已经获得了专利批准。公司通 过研发和创新来不断发展的思路也符合《乳 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中关于加大科研创新投 入力度的指导意见。
三 运营能力分析
• 纵向比较
同行业横向比较
• 从 2004 年到 2008 年,蒙牛的存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大体上都保 持着稳步上升的态势。
•近 5 年来,蒙牛的存货周转 率从 6.15 次增长到 9.35 次。
•这说明蒙牛的存货周 转速度不断加快,存 货的占用水平降低, 这意味着蒙牛将存货 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 款的速度也加快了。

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方面,蒙牛总体稳定,虽不 如光明,但仍然要好于伊利。公司的流动负债比率 较高,将近 90% 的流动负债率体现出其优秀的低 成本融资能力,但是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经营业绩的 支撑,如果一旦出现危机,如“三聚氰胺”事件, 存货积压,加上其流动比率刚超过 1 ,速动比率不 足 1 ,将会有较大的财务风险。不过考虑到其 22.7 亿的银行存款,资金链应该不至于断裂。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 公司
•PPT制作:高建莹(1213158112)
•演讲: 马文雯(1213158137)
一、背景介绍
• (一)公司简介
•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于 2004年2月26日在开曼群岛 注册成立,并于同年6月10 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股份代号为2319。该公司 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 • 生产商之一,主要品牌为 “蒙牛”。
• 在公司所属的乳制品行业,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 对手有伊利、光明等企业。
(二)主要经营业绩概述
2003—2007年是公司飞速发展的时期,主营业务收 入从40.71亿增长到213.18亿,增幅5倍多;毛利从 10.24亿增长到48.04亿,增幅近5倍;与此同时,公 司的品牌市场占有率也迅速攀升,08年液态奶的市场 销售份额更是稳居乳制品行业第一。
“三聚氰胺”
• 我们注意到,截止 2008 年 6 月 30 日 ,公司 拥有 13.5 亿元的存货, 22.7 亿元的银行存款 和大约 6.9 亿元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可以 在 6 个月内到期收回);同时公司在 6 个月内 到期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多达 20 亿,年内 需要支付的银行贷款及职工薪酬大约 3 亿,另 外流动负债中还有其他应付款项 12 亿。 • 众所周知,“三聚氰胺”事件及“蒙牛特仑苏 OMP 风波”使得蒙牛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受到 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的存货无法 及时销售出去转化为销售收入。如果不考虑蒙 牛持有的存货,尽管短期内蒙牛手头握有 29.6 亿的资金,但同时需要支付的资金高达 35 个亿,在资金面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因此蒙牛存货销售的情况将决定蒙牛资金链的 紧张程度。
• 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蒙牛的销售量 大减,但在蒙牛的不懈努力下,伴随着消费者 对蒙牛信心的逐渐回复,蒙牛的销售量也在渐 渐攀升。 2008 年年底时蒙牛的销售量已经快 恢复到“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原销售量的 80% 。
• 最新数据显示, 2008 年 12 月蒙牛的月销售额达到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的 60% , 2009 年 1 月蒙牛 的月销售额进一步地恢复到了“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前 的 70% 。而在 2009 年年初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 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8 年蒙牛依然成为 液态奶、低温酸奶以及总量第一的乳业品牌。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蒙牛尚无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 具体来讲,《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提到要合 理扩大生产规模,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兼并、收 购和重组,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 20 亿元,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
• 与此同时,该政策还提到要淘汰部分落后产能, 对乳制品行业实行较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蒙 牛作为一家国内领先的乳制品生产商,年销售 收入超过 200 亿,无疑符合国家培育有国际竞 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的要求。同时,淘汰部 分落后产能和实行较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也意 味着蒙牛的小规模竞争对手会减少,这对蒙牛 未来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 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我们小组建议蒙牛首先要继 续抓好产品质量,对乳制品在生产、收购、加工、 销售等各环节的质量严格把关,切不可再出现类似 “三聚氰胺”的食品安全问题,否则必将失去消费 者的信赖。 • 其次,随着普通牛奶的销售利润率逐渐下滑,公司 应该在研发方面下功夫,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 品,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 最后,我们认为公司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和近几年 在销售和营销上的投入不无关系,因此公司可以根 据实际需要在这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
• 进一步分析,通过比较蒙牛 08 、 07 、 06 的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正常的 情况下,每年应收账款增长的比率应和主 营业务增长的比率同步,但 08 年应收账 款却异常增长,达到了 1.7 倍,而同期的 收入增长只有 1.3 倍。
•这一点的反常,说明 08 年上半年蒙牛采 取了延长信用付款的方式扩张收入,这固 然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但是也意味着蒙 牛 08 年的收入及利润质量有所下滑。
• 至于流动资产周转率,蒙牛从 2004 年年中时 的 1.95 次增长到 2008 年年中时的 3.3 次, 增长了 1.7 倍。
这反映了蒙牛在提高流动资产的使用效率 上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在较快的流动资产 周转速度下,流动 资产的使用就会变 得相对节约,这相 当于流动资产投入 的增加,在一定程 度上增强了蒙牛的 盈利能力。
相应地,近五年来的销售净利率 和股东权益回报率也呈现下滑趋 势。但是如第一部分所述,蒙牛 的收入与利润每年都在大幅增长, 这说明,蒙牛的成本在上涨。
因此有必要分析蒙牛各项成本的增长情况
从表中我们发现,蒙牛的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的增长大抵相同, 而营销费用从2006年开始,增长均高于销 售收入的增长,这或许是蒙牛盈利能力指 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推测也可以从蒙 牛的盈利构成表中得到证实。
盈利能力分析
纵向比较
通过历年盈利能力的纵向比较,我们发现,反映盈 利能力的主要指标均逐年下降。经营利润率从2004 年中报的7.31%开始逐年下滑,到08年中报时降低 到5.43%,尤其是05年后下降明显,平均增长率为9%;同时税前利润率也相应地从2004年中报的 6.95%逐年下滑到5.47%,下滑幅度略小于经营利润 率的下滑幅度。
(二) 长期前景分析
本部分结合国家的乳制品产业政策和公司自身 的发展思路,在蒙牛短期前景分析的基础上, 分析公司的长期前景。
发改委新出台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对乳制品工业在 整个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作 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该项产业政策提出在将来要 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的现代乳制品工业。 这说明蒙牛所处的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前景十分良好的行业, 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的支持对蒙牛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 “特仑苏 OMP 风波” 发 生后 ,对 蒙牛的利润打 击很大,因为特仑苏作为 蒙牛在高端乳品市场的品 牌产品,是蒙牛十分重要 的利润支柱之一。该事件 的发生会进一步降低蒙牛 的利润水平,但是基于蒙 牛普通牛奶销售逐渐恢复 的情况下,我们不认为该 事件会导致蒙牛资金链的 断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 三 聚氰胺”事件及“特仑苏 OMP 风波”的影响逐渐消减 后,乳制品市场会逐渐回暖, 市场格局亦不会产生较大的变 动,国内的几大乳制品生产商 将继续占据着国内乳制品市场 的主要份额。而蒙牛相对于其 竞争对手良好的财务状况,能 够帮助公司尽快地摆脱因这次 突发危机而造成的亏损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