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会考物理试题

山东省会考物理试题

山东省二○○八年一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本试题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由多种题型组成。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全体考生必做题;第三部分为选做题。

提供了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

考生必须选择其中一个模块的试题做答。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42分共同必做)注意事项:1.答第一部分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第一部分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

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N B.kg C.km D.m/s2.下述情况,研究对象可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B.确定“远望一号”测量船在大海中的位置C.研究刘翔比赛时的跨栏动作D.研究贝克汉姆踢出的“弧线球”(俗称“香蕉球”)产生的原因3.人静止在斜坡上,人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共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4.把一质量为m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始终为f。

在物体被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阻力做功为-2fh B.空气阻力做功为零C.重力做功为2mgh D.物体的机械能不变5.以下有关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很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C.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D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加6.在2007年12月30日晚CBA 常规赛第28轮比赛中,山东黄金队以106:104由外援拉米扎纳绝杀常规赛排名第一的广东宏远队。

已知拉米扎纳在跳起投篮的过程中,篮球出手时 速度的大小为v ,出手时的高度为h 1,篮筐的高度为h 2,篮球的质量为m ,不计空气阻力和篮球的大小,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A .21mv 2+mgh 2-mgh 1 C .21mv 2+mgh 1-mgh 2 D .mgh 2-mgh l -2mv 2 7.物体只在重力和一个不为零的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分别做匀速上升和减速上升运动。

在这两种运动中,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A .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 .匀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 .匀速上升和减速上升机械能都减小D .匀速上升和减速上升机械能都增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必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B .物体向下运动时,必处于失重状态C .物体斜向上匀速运动时,处于超重状态D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t=0时甲、乙位于同一位置,其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20 s 时乙追上甲C .40 s 时乙追上甲D .40 s 时甲、乙相距最远10.河水流速为3 m /s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 /s ,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30 s ,则河宽为A .150 mB .120 mC .90 mD .30 m11.第一宇宙速度是用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计算出来的,实际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轨 道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那么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线速度的大小A .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 .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等于第一宇宙速度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推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F 1=6 N ,F 2=2 N 。

现将F 1撤去,则物体所受合力为A .0B .2 NC .4 ND .6 N13.如图所示,绕竖直对称轴OO′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小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

当圆筒转动的角速度减小后,小物体仍相对圆筒静止。

下列关于小物体的受力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弹力和摩擦力都增大B.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C.弹力减小,摩擦力不变D.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14.从2007年4月18日起,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速度会超过200 km/h,其中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干线的部分区段速度可达250 km/h,我们乘坐从济南到青岛的“和谐号”列车就可以体验250 km/h的追风感觉。

火车转弯可以看成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提速后会使转弯处原来的外轨受损增大。

为解决提速后火车转弯时外轨受损这一问题,你认为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适当减小外轨的高度B.适当增加外转的高度C.适当减小弯道的半径D.适当增大火车的质量第二部分(33分共同必做)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本题包括2小题,第15题5分。

第16题8分。

共13分。

根据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指定的位置。

15.在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橡皮筋穿过小车上的圆环,两端分别系在固定的铁钉Q1和Q2上,向后拉动小车使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释放后,小车M在橡皮筋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带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沿木板运动。

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上点的纸带F测出,拉力做功的多少可通过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须保证拉力做的功与橡皮筋的条数成正比)。

设法进行若干次实验后,就得到若干组功和速度的数据。

下列有关此实验的操作及数据处理,正确的是(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做匀速运动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C.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E.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1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保持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变,测得小车的质量m和对应的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选取适当的标度在坐标纸上作出能够直观反应加速度a与质量m关系的图象。

(2)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三、本题包括2小题,第17题9分,第18题11分,共20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

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开始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其轨道半径为r,运行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天体对探月卫星的引力作用。

试求:(1)探月卫星线速度的大小;(2)月球的质量。

18.竖直矿井中的升降机以4 m/s的速度向上运行,为使升降机的速度在2 s内均匀减小到零,求升降机在减速过程中:(1)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位移的大小;(3)其中质量为200 kg的矿物对水平底板压力的大小(取g=10 m/s2)。

第三部分(25分选做题)注意事项:1.考生可从下列三个选修模块试题中选做一组,不可跨模块选做。

如果考生选做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先呈现的一组计分。

2.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题卷中直接作答。

第1组(选修l一1)四-l、本组共4小题,19题4分。

20、21题各6分。

22题9分,共25分。

根据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指定位置。

1—19.系统地总结了人类在19世纪中叶对电磁规律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的科学家是。

A.麦克斯韦B.法拉第C.恩格斯D.库仑1—20.下表列出了不同电流通过人体时人的感觉:根据上表内容,请你总结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电流、交流电有关。

1—21.右图为穿过某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Φ化的Φ一t图象,已知线圈匝数为l0匝,则0~2s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V,2~6s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V,6~8s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V。

1—2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轨道与输出电压为6 V的直流电源相连,两轨道相距0.2 m,一质量为0.04 kg的均匀金属棒ab垂直放在金属轨道上。

在下列情况中,金属棒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3Ω,其余电阻不计。

取g=10 m /s 2。

(1)在金属棒所在空间加一个垂直于ab 方向的匀强磁场,使金属棒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 零,试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如果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变为原来的41,方向绕ab 顺时针转过37°角,其他条件不变, 求轨道对金属棒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sin37°=0.6,cos37°=0.8)第2组(选修2—1)四-2、本组共4小题,19、20题各4分,21题7分,22题10分,共25分。

根据题目要求将答案填写在题中指定的位置。

2—19.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开关s 是断开的。

首先对电表机械调零,然后把选择开关旋到直流电流挡的合适量程上,将红表笔插入“+”插孔,黑表笔插入“-”插孔。

测量时,黑表笔始终连接电路的O 点,则对红表笔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连接K 点B .连接L 点C .连接M 点D .连接N 点2—20.电子射线管放在两个磁极之间,电子束的偏转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

蹄形磁铁的A 端是 极。

2—21.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小型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1=120匝、n 2=240匝。

在原线圈两端依次加上不同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1)请算出U 1/U 2的值分别填人上表;(2)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U 1、U 2与匝数n 1、n 2关系应为:U 1/U 2= ;(3)该变压器是 变压器(填“升压”或“降压”)。

2-22.如图所示,磁极面积足够大,将水平金属导轨、可沿导轨移动的垂直导轨的金属棒放在磁场中,和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导轨间距离为0.25 m,金属棒足够长。

(1)下列几种操作,电流表中有电流的是。

A.导体棒在磁场中不动时B.导体棒连同金属导轨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时C.导体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D.把两个磁极越过一根导轨移到电路之外的过程中(2)在导体棒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时刻速度大小为10 m/s,设导体棒此时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处处相等,都为0.4 T。

则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3)要增大此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请你提出两种措施。

第3组(选修3—1)四-3、本组包括4小题。

19、20题各5分,21题6分,22题9分,共2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