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高中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天津市高中会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5年天津市普通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1—4页,第Ⅱ卷5—7页。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之中基本单位的是A.牛顿 B. 千克 C. 米/秒2 D. 焦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赛车速度变化得越快,它的加速度就越大B.磁悬浮列车运动很快,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C.路牌上标示“广州100km”,说明该处到广州的位移大小一定为100kmD.运动员绕环形跑道一周完成了比赛,整个过程他的路程为零3、跳远比赛时,运动员先助跑,然后用力蹬踏板向前跃起,随后落入沙坑。

关于运动员的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助跑的目的是增大运动员的惯性B.跃起后运动员的惯性逐渐减小C.落入沙坑后运动员的惯性消失D.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惯性大小不变4、如图所示,物块置于木板的上方,一起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 N,则F N的反作用力是A.物块受到的重力B .地面对木板的弹力C .物块对木板的压力D .地球对木板的吸引力5、如图所示,重为40N 的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它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2.0=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对物体施加F=6N 的水平拉力,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0 B. C. 6N D. 8N6、甲、乙两物体沿着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t 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t 1时刻甲、乙一定相遇D .t 1时刻之前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7、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现使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同时将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增大为原来的 A. 4倍 B. 2倍 C.21倍 D. 41倍 8、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大小为100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拉力F 的 下,沿水平面移动了m x2=的位移,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块做功为A. 10JB. 20JC. 50JD. 100J9v 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飞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A.θsin vB. θsin vC. θcos v D. θcos v10、重为1N 的小球,在空中下落了2m 的高度后到达地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一定是2JB .小球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了2JC .小球刚下落时的重力势能一定是2JF NFt v甲乙t 1 F 60°FxD .落地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一定是011、蹲在体重计上的人突然加速站起( )A .人处于超重状态,体重计的示数增大B .人处于失重状态,体重计的示数增大C .人处于超重状态,体重计的示数减小D .人处于失重状态,体重计的示数减小12、在离水平地面的高处,将小球以2m/s 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和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分别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 2) A . B. C . 5m D.13、一带正电的离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中,其速度v 的方向和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均沿纸面,如图所示。

则磁场的方向是( )A .与F 方向相同 B. 与v 方向相同 C .垂直纸面向外 D. 垂直纸面向里14、质量是m 的小球,从离地高为h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 .gh mgB. gh mg 2C. mghD. mgh 215、某摩擦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小轮和大轮的半径之比为1:3,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处的点,若两轮接触面上没有相对滑动,则P 、Q 两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1 1:3 B .1:1 3:1 C .1:3 1:1 D .3:1 1:116、甲、乙两颗人造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甲、乙的轨道半径分别为1r 、2r ,甲的线速度大小为v ,则乙的线速度大小为( )A.v r r 21 B. v r r12 C. 21r r v D. 12r r v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自然界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B .尽管科技不断进步,但永动机也是不能制成的C .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D .散发到环境中的热量不会自发地重新聚集到物体上,说明能量不守恒 18、经典力学没有穷尽一切真理,它有自己的局限性,只适用于( ) A .宏观、高速、强引力的领域 B. 宏观、低速、强引力的领域C .宏观、低速、弱引力的领域 D. 微观、低速、弱引力的领域19、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设小车总质量为M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 ,为使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在数值上尽可能接近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使木板保持水平,且M >>mB .使木板按照图中所示倾斜适当角度,且M >>mC .使木板保持水平,且M <<mD .使木板按照图中所示倾斜适当角度,且M <<m20、在某地应用打点计时器做不同的实验时得到了四条纸带。

已知每条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连续的相邻两个点的距离均用x 1、x 2、x 3表示,如图所示。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s 2,下列数据中,符合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 .mm x 0.611= mm x 8.652= mm x 7.703= B .mm x 2.411= mm x 1.432= mm x 0.453=C .mm x 3.491= mm x 2.532= mm x 1.573=D .mm x 5.601= mm x 0.612= mm x 6.603=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21、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a 倍,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b 倍,“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表面时受到地球引力的 倍。

22、电荷量为C 8100.2-⨯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某点,受到N 5100.4-⨯的电场力作用,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N/C 。

23、将长为的通电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置于匀强磁场中,导线中通以3A 的电流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T 。

24、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直的直导轨OB 与圆弧轨道BC 平滑连接,固定于竖直平面内。

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直轨道内被压缩并锁定的轻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

接触锁定,小球从A 点开始运动,脱离弹簧进入弧形轨道轨道,从C 点飞出的速度是v=3m/s ,已知A 、C 两点高度差h=1m (轨道内壁光滑,g=10m/s 2)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为 J 。

三、实验题(本题共6分)x 1 x 2 x 325.(1)某同学“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弹簧弹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先用两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同时拉橡皮条,并在白纸上记录下橡皮与细绳结点到达的位置O ,以及两弹簧秤的拉力F 1、F 2的大小和方向;然后,他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也在白纸上记录下弹簧秤拉力F ′的大小和方向.以上操作完成后,他在白纸上先画出了两个拉力F 1、F 2的图示,并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了这两个拉力的合力F ,又画出了拉力F ′的图示,如图所示.①由图可知,合力F 的大小为 N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该同学发现F 和F ′,的大小明显不相等,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填字母代号). A .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未把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位置O 。

B .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件时,F 1、F 2的方向记录准确,但读数偏小C .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F ′的方向记录准确,但读数偏大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 6分。

解答应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6.(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 的物块在一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o37=θ的光滑固定斜面上(g=10m/s 2,6.037sin =o,8.037cos =o ).求:(1)水平恒力F 的大小;(2)斜面对物块支持力F N 的大小.27.(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k g 的物块在一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竖直墙壁匀加速下滑,经过t= s 的时间下滑了h= m(g=10m/s 2).求:(1)物块下滑加速度a 的大小; (2)物块下滑时受到的阻力f 的大小.28.(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长为L ,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将绳拉直后,从与O 点等高的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弧运动,通过最低点B 后立即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的作用,到达与O 点等高的C 点时立即撤去F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求小球刚到B 点时,绳子对它拉力T 的大小;(2)为使小球能够沿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D ,求小球从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所加水平恒力的最小值F 0;(3)改变恒力F 的大小,小球在B C 间运动的最大速度v 以及达到最大速度时小球的位置P (图中未标出)均发生改变,设O 、P 两点的连线与OB 的夹角为θ,试推导出v 与θ 的关系式.2015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ADCCBCDDAAADBBCBCBC二、填空题21.ab 222.3102⨯ 三、实验题25.(1)20 (2)①— ②A四、计算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