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总概述 (2)1.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1.1.1编制依据 (2)1.1.2适用范围 (2)1.2工程概述 (2)..................................................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2.12.1.12.1.22.1.32.22.2.12.2.2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6)3.1施工管理目标 (6)..................................................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施工总体流程 (7)3.3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情况 (7)3.3资源配置计划 (8)..................................................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53.5.13.5.23.5.33.5.43.63.7第四章4.14.24.2.1严格执行施工中的检验复核制度 (14)4.2.2严格对工序管理点的管理 (14)4.2.3严格工序质量监控 (15)4.2.4严格工序之间的交接制度、保证工序质量 (15)4.3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15)4.3.1安全管理制度 (15)16171718第一章工程总概述1.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1.1编制依据(1)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土建工程专业分包12工区合同文件。
(2)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土建工程专业分包12工区设计图纸等设计资料。
(3)现场踏勘所掌握的资料和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理、气周水泥搅拌桩、混凝土支撑、钢支撑、钢围檩等支护体系。
放坡开挖段基底采用纵向间距1.2m横向间距2m深至基坑底以下6m的φ650三轴搅拌桩加固,其余段落采用φ650三轴搅拌桩裙边+抽条加固,基坑深大于4m段落抽条宽3m,深6m,净距3m,裙边宽3m,深5m;基坑深小于4m段落抽条宽3m深6m,净距3m,裙边宽3m,深6m。
根据设计图纸,本区间内共有三轴搅拌桩32700根,共计实桩189168米,空桩373668米。
本工区位于台州市温岭市滑川乡阳光大道以南,沿银杏大道南北向敷设,周边主要以河流、农田、民宅及空地为主,并有银杏大道、九龙大道及阳光大道等,可供大中型车辆运输,交通条件便利。
本区间场地地貌形态为冲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2.87~5.67m,多辟为农田、民宅、市政道路及乡村小路等。
区间内岩土层主要以人工填土、淤泥及黏土为主。
℃,2.1工程特点分析2.1.1 工程地质特点本工区地层有3个特点:(1)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筑土及软土。
人工填筑土普遍分布于市政道路及居民区,主要为可塑状素填黏性土,夹有碎块石,碎块石大小混杂,堆积时间短,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1.20m~4.90m,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越性强,工程性质不良等特征(2)3层淤泥,呈厚层状大面积分布,流塑,含少量有机质及朽木屑,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8.10m~20.70m。
其具有渗透系数低、排水缓慢、固结时间长,易触变性,高压缩性、强度低等特点,易出现桩身断裂,桩身和基础承台倾斜等风险。
2.1.2 结构防水要求高无抵触;要求的施工工艺在施工中是否切实可行;施工图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严格执行施工中的检验复核制度。
施工中定位,基准轴线、水准高程引点必须经监理单位在现场复核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关键工序、半成品必须经监理单位在现场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原材料、成品材料水泥进场必须履行严格的材质质检制度。
;现场不同规格材料应分类堆放,并予以醒目的状态标识。
严格对工序管理点的管理。
对容易影响质量容易出问题的关键部位,建立工序管理点,各工序管理点由工地技术组专人负责。
这样,才能确保各道工序的实施运作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
2.2.2安全控制压电危险区。
加强安全用电,统一使用标准安全电箱,教育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用电制度和持证上岗制,防止用电事故发生,除电工以外,其他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接电。
专人负责现场安全值班,加强设备材料保管,水泥堆场加强防雨防潮,保护水泥质量,减少水泥浪费。
做好防偷盗等保卫工作。
施工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安全生产,生产不忘安全。
进入现场正确戴好安全帽,施工现场要设有围栏、隔离墙,加强消防管理,按规定布置消防器材,使用阻燃材料搭建临时房,杜绝火灾事故。
三轴搅拌桩施工中将产生的大量置换土,施工机械噪声及废气、建材堆场及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2)一般事故频率控制目标在6‰以内;(3)无重大设备、火灾和中毒事故;(4)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一般隐患整改率达到目标的不低于95%;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达到《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合格以上标准;(5)消灭三违章即“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争创文明工地,达到标化工地标准。
全面执行《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施工现场按照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评定达到“合格”标准。
文明施工达到“浙江省建筑安全及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争创“两美”浙江文明工地。
3.2施工总体流程根据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的安排与分项工程的具体施工内容,总体施工流程我们将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动态地优化布置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按照各机台需要施工范围进行划分,首要考虑不动和不便动的设施,保证各机具设备在施工中有足够的操作面,不致互相干扰,适时调整。
场内需要摆放的内容有:三轴搅拌桩施工设施(如自动制浆后台、水泥罐、注浆泵、配电箱、柴油、施工用水软管)设施等。
上述设施考虑在场内中央设置,若施工期间有影响,并进行相应调整。
3.3资源配置计划施工用水采用φ200mm钢管从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网处水阀接入,然后采用φ50mm钢管引至区间工地,场地内采用φ50mm钢管沿线布置,然后分别引入各施施工设备配置计划如表3.2所示:表3.2三轴搅拌桩施工主要设备配备计划Ф650@45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按连续套接一孔法施工。
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桩位布置平面图详见“图3.3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桩位搭接示意图”。
图3.3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搭接示意图(2)开挖沟槽根据三轴搅拌桩桩位中心线用液压反铲挖掘机开挖槽沟,并清除地下障碍物。
开挖导向沟槽余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桩机水平行走。
(3)桩机就位由现场施工员、桩机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及路基板,移动前看清前、后、左、右各位置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及时纠正,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注入拌制好的水泥浆液,钻杆提升完毕时,设计水泥浆液全部注完。
并在桩底停留1min,提高搅拌桩底部的均匀性。
3.5.2设备保证(1)施工前对搅拌桩进行维护保养,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质量问题。
设备由专人负责操作,上岗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2)桩架垂直度指示针调整桩架垂直度小于1/250,并用经纬仪校正或用线锤控制,确保水泥土搅拌桩垂直度小于1/200,达到设计要求。
(3)场地布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设备多次搬迁、移位,减少搅拌和型钢插入的间隔时间,尽量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3.5.3材料控制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对每批水泥进行复试合格后再使用。
选用(1)施工前检查水泥的质量、桩位、搅拌机工作性能及各种计量设备完好程度。
水泥等固化剂必须具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并按批次取样送检测中心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施工期质量检验施工期过程控制内容包括:验证施工机械性能,材料质量,检查搅拌桩的定位、长度、标高、垂直度,搅拌桩的水灰比、水泥掺量,搅拌下沉与提升速度,浆液的泵压、泵送量与喷浆均匀度,水泥土试样的制作,外加剂掺量,搅拌桩施工间歇时间等。
(3)成桩后质量检收主要检查搅拌桩体的强度和搭接状况等。
桩体的强度检测在其养护28天后通知由甲方委托的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钻孔取芯检测.3.7特殊情况处理②聚氨酯发泡剂或双液注浆堵漏法:在渗漏点范围设置注浆孔,用压力泵将浆液注入。
第四章施工管理4.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能够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条件下顺利实施,必须在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制定落实下列具体有章可循的质量保证措施:(1)、工程开工前,必须全面、仔细地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做好交底记录,并应组织所有涉及本工程的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熟悉了解本施工组织设计。
使每个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本工程的总提要求明确,读一本岗位的职责,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心中有数与深刻了解。
(2)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既满足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又考虑了实际施工中的千变万化性,即既有依据标准,又有成熟经验,在施工中不得任意放宽。
规格材料应分类堆放,并予以醒目的状态标识。
(4)水泥的复试、试块的试压必须委托由市建管办审核认可的一级检测资质单位检测,检测报告必须有复核、审核手续。
4.2.2严格对工序管理点的管理对容易影响质量容易出问题的关键部位,建立工序管理点。
各工序管理点由工地技术组专人负责。
制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操作施工方案细则。
在实施中,必须明确管理责任者。
根据分工要求,哪道工序谁来抓,谁就是主要责任者。
谁来对他人的工作进行检查或审定,谁就是审定责任者。
一项工作由几人管理,主要责任者只能是一个,其他是相关责任者。
在编制施工工序管理表时应予以明确,中等、做到人人有责,而又主次责任分明。
这样,才能确保各道工序的实施运作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
4.2.3严格工序质量监控小(1)安全责任制度根据谁负责生产谁就负责安全的原则,针对工程特点和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地的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对施工安全负总责。
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和安全制度。
分管技术的项目技术负责,负责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