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水利站调研报告一、乡镇水利站(员)的现状(一)乡镇水利站(员)的基本情况。
**市所辖三县一区75个镇11个乡(林场),共设有75个水利管理单位,从业人数211人。
谯城区设立乡镇水利服务站22个(不含3个办事处水利服务站),在岗职工总数44人(35岁以下2人;35至45岁29人;46岁至56岁11人),其中工人16人。
56岁以上2人。
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4人;涡阳县设立12个镇(场)水利管理中心站和13个水利管理站,水利管理中心站隶属于县水务局,水利管理站隶属于水利管理中心站。
12个水利管理中心站,共核定编制36名,每个中心站均核定编制3名,从县农委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中划入水务局管理36人(其中原从事水利工作人员26人,从事其他农业综合服务人员10人)。
36人中专业技术人员23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9人),管理人员1人,工勤技能人员12人(其中高级工6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3人);按年龄情况划分:35岁以下4人,36-45岁25人,46岁以上4人;蒙城县成立18个水利工程管理站(城关镇除外),现有人员共计55人,其中水利技术人员33人,水利协管员22人。
各乡镇人员在2-4人不等(城关镇派驻1人)。
乡镇水利技术员从现有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中抽调,并在乡镇之间进行了调整;各水利站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目前,水利站与农业综合站的分离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
33名水利技术人员中,年龄结构:35岁以下1人,36-45岁28人,46-54岁3人,55岁以上1人;学历结构:中技1人,中专1人,大专24人,本科(大学)7人;职称结构:初级10人,中级16人。
22个水利协管员从2016年乡镇机构综合改革下岗分流人员中招聘。
2016年7月份由县政办、人社局、政法委等单位统一进行招聘考试,8月份由县水务局和水利协管员签订聘用协议,期限为三年,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可按规定程序续聘,其人员经费由县财政承担;利辛县共设有10个水利中心站,全部由乡镇政府和水务局双重管理,总编制人数40人,在岗人数38人。
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人、占%,大专学历22人、占%,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14人、占36。
8%。
50岁以上8人,占21%,40-49岁18人、占%,40岁以下12人,占%。
高级职称2人、占%,中级职称13人、占%,初级职称7人、占%,高级工14人、占%。
(二)乡镇水利服务站(员)履行职责情况。
1、防汛抗旱:水利中心站在乡镇政府组织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水利中心站处于防汛抗旱最前沿,基层水利员长期工作在基层。
他们最熟悉当地的水情,最了解当地水利工程的状况,积累了丰富的抗灾除险经验,大部分人员具备水利专业技术。
为当地党委、政府和水务局做好水利工程除险加固、运行调度、制定应急预案,指挥防汛抢险当好参谋,是防汛抗旱斗争的中坚力量。
2、水利工程管理:水利中心站在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实施、建设与管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广大基层水利员立足于水利,扎根于农村,工作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直接与农民打交道,担负着本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与组织施工、小型水利工程和设备管护及防汛抗旱工作,与"三农"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作用明显。
3、水资源管理:积极贯彻宣传《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国家有关涉水法律、法规,向群众宣传讲解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
4、水行政执法:协助县水务部门调查处理所在乡镇水事纠纷和案件,配好做好执法协管。
5、农村饮水:水利中心站发挥了承担农村安全饮水建设重要保障作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之一,乡镇水利中心站在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程建设前帮助业主单位协调解决工程用地问题,建设中能够积极加强宣传,为施工单位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并积极配合县场管理机构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和监督工程质量。
3/ 96、工程组织:负责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协调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拟定本辖区中长期水利规划和农田水利规划;负责水利统计及信息报送工作;统一管理当地水资源和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负责农村水利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农村水利技术人员培训工作;7、承办本级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三)水利中心站管理体制情况。
目前乡镇全部设立水利服务站,并落实村级水管员。
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部分县区水利站开展各项工作仍以服从乡镇政府安排为主,县水务局只是负责业务指导。
(四)乡镇水利服务站经费来源情况。
三县一区乡镇水利中心站均属全额事业管理单位,均由财政全额拨款。
日常公务经费无其他来源。
(五)水利中心站日常办公情况。
谯城区所有乡镇水利服务站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业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能结合上级要求和当地实际编制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计划、措施。
进行引导落实农田水利建设,解决村级提出的各类水利技术问题,以示范片农户为依托,积极开展水利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
利辛县10个乡镇水利中心站基本无独立的办公场所,无办公设备。
因没有必需的办公设备(如电脑等),无法正常开展水利工作。
涡阳县新设立的12个水利管理站中,6个站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工作人员能正常开展工作,已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管理、工程组织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职能。
涡阳县乡镇水利站虽然成立了,但没有办公场所,人员编制不够,工作经费不足,无相应的技术设备,并且多数人员忙于乡镇的其它繁琐事务中(如计划生育等),直接影响水利站的日常工作开展和水利职能的实现。
(六)水利中心站人员管理情况。
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和职务升迁等情况严格按照县、区组织部门和县、区人社部门的有关政策办理。
乡镇水中心利站人员由水务局和所在乡镇政府进行双重管理,但水利员业务开展在乡镇,所以工作属于乡镇直接管理。
(七)乡镇水利服务站业务培训情况。
县、区水务局每年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开展分批次的集中学习培训,培训内容为: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水法律法规基本知识、防汛抗旱基本知识、农田水利建设基本知识等。
重点加强乡镇水利服务站及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水利服务站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5/ 9(八)乡镇水利服务站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情况。
乡镇水利服务站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全部纳入县、区财政预算,由县、区财政统一打卡发放。
工资收入水平与其它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持平。
职工已缴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九)乡镇水利服务站组建工会情况。
由于乡镇水利服务站成立不久,各项工作都在逐步完善之中,工会组建已经纳入需要解决的重要事项之内,目前正在做工会组建前的筹备工作。
二、乡镇水利中心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由于水利中心站在行政上受当地乡镇政府领导,水利行业主管部门只是在技术上作业务指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以下几点:一是部分乡镇水利中心站有名无实,主要工作是从事乡镇的其他工作,而专门从事水利工作很少,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削弱了服务功能。
二是多年来乡镇水利中心站承担了大量的基层水利建设任务,如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水资源开发保护等,这些工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目前对乡镇水利站的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不能进行明确界定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或市场机制,以致长期以来职能混杂,难以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由于水利中心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由乡镇政府安排,其工作重心在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上,职工的福利待遇没有得以体现和提高,这就大大降低了职工的积极性,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就难以保质保量完成。
(二)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薄弱。
乡镇水利中心站一般只有3-4人,由于每个水利中心站负责1-2个乡镇的水利工作,平均每个乡镇只有1-2人,导致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一些县区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力量较弱,工作积极性不高,水利站人员少,水利专业人员更少,不能满足当前水利建设大发展任务的需要,更难以满足水利工程量多面广的管理任务,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
由于工程多处于偏远地带,交通不便,水利站交通工具没有配备,在日常监管上很是乏力。
水利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没有县水务局的支持则无法开展;同时无法在险情发生之初开展抢险技术指导。
(三)办公条件条件差。
水利管理中心站建设存在着资金无着落、无经费来源的问题,办公经费、维修经费等未有正常拨付渠道,其中利辛县10个乡镇水利中心站均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基本办公设备,导致县里布置的水利工作难于按时按质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工作的开展。
三、有关建议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面对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服务范围越来越广的新形势7/ 9和新要求,稳定基层水利队伍,加快乡镇水利中心站的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基层水利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扩招水利技术人员,适当增加人员编制,采取录用大中专毕业生、招聘社会闲散水利技术人员等多种方式集聚水利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水利管理意识和技术素质的水利干部队伍。
(二)健全财政保障机制。
在界定职能、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将乡镇水利服务站事业经费纳入县(区)级财政预算,管理经费按同级事业单位的标准由县(区)级财政予以拨付,保障乡镇水利服务站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基层办公管理设施建设。
加大对乡镇水利服务站的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设备的政策性补助,逐步加强乡镇水利服务站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
(四)理顺管理体制。
将乡镇水利中心站的主管权交给水务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乡镇水利中心站是县区水务部门的派出机构,便于统一管理、调度,进行优化配置。
2016年各县区设立了村级水管员,建议由乡镇水利中心站组织指导开展村级水管员的日常工作。
应全面推进"条块管理,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将乡镇水利服务站作为县区水务局的派出机构,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