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汽车营销与服务
(二)专业代码:630702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含职业高中)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面向汽车4S店、汽车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公司等企业,掌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汽车营销、售后接待、汽车维护与管理、车辆鉴定与评估、事故车查勘与定损、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工作的能力;具备现代汽车维修、营销、管理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汽车销售、配件管理、车辆评估、汽车维护等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适应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等社会能力,适应汽车服务行业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见表一)
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汽车销售顾问、售后服务顾问、汽车评估师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适应岗位需求、获取并判断信息、运用理论知识、制定工作计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适应本专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表一人才培养规格
四、就业面向与职业岗位(群)分析
(一)主要就业面向
1.主要就业单位
汽车服务企业:汽车服务贸易公司、汽车保险公司、汽车维修服务公司。
2.主要就业部门
汽车服务贸易企业:销售部、售后部、保险理赔部、电子商务部、配件管理部等。
汽车保险企业:车险销售部、查勘定损部、电销部等。
汽车维修服务公司:维修部、业务服务部、保险理赔部、配件管理部等
3.可从事的工作岗位
汽车服务贸易企业: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售后服务顾问、保险理赔员、配件管理员、
二手车评估师。
汽车保险企业:车险销售顾问、查勘定损员。
汽车维修公司:配件管理员、业务接待员。
(二)职业岗位(群)分析(见表二)
根据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的主要就业面向,毕业生能胜任汽车服务行业的相关岗位:
1. 汽车服务行业岗位群
基本岗位:汽车销售顾问、汽车售后服务顾问、配件管理员、查勘定损员、保险理赔专员、二手车评估员。
表二汽车服务行业职业岗位(群)分析
五、教学安排
见表三、表四、表五。
表三主要教学环节分配表
注:1.顶岗实习可根据需要安排进程,但时间不得少于18周;
2.实施“2+1”培养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安排第五、六学期。
表四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教学进程表
2.对于不是整学期开设的课程,课时数按“周学时/上课周”格式填写,整学期开设的课程只填周学时。
3.顶岗实习可根据需要安排进程,但时间不得少于18周;
4.实施“2+1”培养的专业可根据需要安排第五、六学期。
5.三年制高职生在校期间体育课开足108课时,五年制开足252课时。
表五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六、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表六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七、毕业条件
1.学生必须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
2.取得汽车维修工资格(技能)证书。
八、学分奖励办法
(一)技能考证考级证书说明
(二)技能竞赛项目说明
(三)特长培养项目说明
九、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讲授、启发、讨论、案例和行动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特点、教学条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
2.教学手段建议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3.组织形式建议
结合课程特点、教学环境支撑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
例如:整班教学、分组交流、项目协作等。
十、考核与评价
为了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均应进行考核。
理论课程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对于考试课程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对于考查课程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可从“综合素质、岗位技能、专业知识”三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
专业核心课程鼓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