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
书法教案
课程目标:
1、认识书法中的有关规则情感,进一步了解书法中的文化技能:
2、运用笔画组合字体,运用中锋行笔,从最基本的笔画教起。
3、纠正不良的执笔姿势,然后临帖。
课程重点:
用中锋行笔,注意行笔和收笔的走势,笔画组合字体。
课程难点:
怎样用中锋,收笔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起学生的兴趣,讲述书法大家的成功故事,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有不少成名书法大家的趣事。
(学生自己讲)
1、学生介绍书法小知识。
你知道哪些书法知识?
2、小结最近几节课的情况,表扬各班有兴趣的同学,讲评作业情况。
3、字帖观察:发下字帖了解结构(如:大:独体字体:左右结构)
4、掌握特点进步了解(了解字帖上的字型特点)
二、结构启发:把字的外形归纳成一个几何形状,给同学们以在结构上以启发
三、指导实践
1、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教师做以及时的纠正学生们在时间中出现的问题。
2、教师耐心讲解,动笔书写以做示范
3、讲解笔画的用笔走势。
四、教师示范:中锋行笔用笔尖行笔。
练习作业:
(1)描红:小学生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
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和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我们是用水写描红字帖练习然后教师书写学生的姓名进行练习。
教师做巡视指导,以作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校本课程教案
书法教案课题:引言
一、教学目的:
理解书法的含义,了解学习书法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叫做书法,知道书法的功能与作用。
三、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关系与书法的特定意义。
四、教学类型:
欣赏新授。
五、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书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新鲜的名词,或许有些同学已经听说过或者学习过书法了,但有哪位同学能够帮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书法?书法是学习什么的?
很好。
刚刚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对书法的理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书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概说
1、什么叫做书法?
(1)、“书法”这一名词在我国已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了,从广义上理解,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因为“书”所指的就是写字,而“法”可以理解为方法;而从狭义上说,书法特指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艺术。
(2)、或许有的同学会问,书法既然是写字的方法,那么外国是不是也有书法艺术呢?有没有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书法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的书写工具毛笔有很大的关系。
记得西汉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蔡邕说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由此可见,汉字与毛笔的特殊性,是产生书法艺术的主要原因;造型与表现的有机结合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说法一时之间或许我们还很难理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慢慢理解的。
(3)、现在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书法是怎么会诞生的呢?
其实书法是从实用中发展而来的。
我们知道在原始人的时候没有文字,他们记事很不方便,于是他们每当有事的时候都会在腰带上打上一个结,大事就打一个大结;小事就打一个小结,这件事做完之后就把结解开。
这就是最初的结绳记事说。
但这样还是不方便,传说是黄帝派他的一个史官仓颉创造文字,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记录所发生的或要去办的事,文字也就因此而诞生了。
文字的存在必须经过书写,于是书法也就诞生了。
(二)、学习书法的意义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早在周代,就把书法列入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后人更是注重书法的教育,文字是写给人们看的,具有一手好字,不仅能够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更能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电脑早就可以代替人类的书写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舍易求繁呢?
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转换为了纯艺术,它的实用功能已逐渐地减少,所以说,我们的书法课其实和美术、音乐等课程一样,均属于艺术类课程,在书法课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不光是书写的技巧,更重要地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书法艺术的美感,体会其中的韵律,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观。
(三)、怎样学好书法
我们已经提过,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所以要学好书法首先要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就是古人所说的要有“书卷气”要写“文化字”,其次就是要多看,多读,多思考,只要勤奋,勤能补拙。
(四)、作业
思考书法的意义
校本课程
硬笔书法教案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运笔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说你是怎样用笔的。
二、指导:
运笔方法,是指书写点画时书写工具移动运行的具体方法,又称“行笔法”。
钢笔的运笔方法借鉴毛笔的运笔方法。
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每一种点画的书写都要按照这个方法,缺了任何一个环节,其点画就不完美。
起笔、行笔、收笔等动作各有要领。
1、起笔。
有露锋和藏锋两种。
钢笔写字大都为露锋。
只有个别笔画(如平捺或单独出现的捺)例外。
起笔有重作顿、轻作顿、不作顿三种。
一般起笔有提、有按、有轻、有重。
练习
2、行笔。
是运笔第二步。
通常提笔运行。
但行笔时不能简单地平拖而过,要讲究轻重快慢,提按顿挫,如人在行走时,两脚必须一起一落,随时结合着才能行走,提按动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练习
3、收笔。
回锋收笔是完成整个书写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
收笔方式有两种:一是回锋收笔。
笔锋行到点画尾处,不能直接提起收笔,而应放慢速度,稍作停顿,如垂露竖画应将笔锋向上回收;横画则将笔锋向左回收。
使起笔与收笔相互照应。
点画含蓄,浑厚有力。
二是出锋收笔。
即笔锋直接顺势出锋,在空中收笔。
如撇、捺、悬针竖等,锋芒外露,挺劲犀利。
练习
三、小结:由于用笔有提按、轻重、徐疾的节奏,所以线条才表现出刚柔粗细的变化,字的结构就有了如同音乐、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韵律,字才耐看,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