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范伟伟·李少毅·李卫东·阮翠莲·武华亭·袁志勇天津·李天嵩·张军上海·方仁工·黎胜·陆继椿·谭轶斌重庆·陈跃·王君·张莉山西·胡涛海·刘晓平·马祥·宋晓民·杨东俊·张春莲河北·陈金强·陈树元·刘英魁·张国生河南·刘萍萍·申宣成·杨万欣·郑美玲湖北·冯大海·胡礼仁·胡明道·华清·黄琼·熊芳芳·杨舜山·余映潮·张敦礼·章登享湖南·陈文·向明康青海·李祖琳甘肃王延学陕西曹公奇辽宁·池军华·齐雅萍·王德俊·吴献新·肖湘吉林·李元昌·齐艳黑龙江·董一菲·季伟譞·姜翠兰山东·李燕·刘湘玉·夏丽红·杨宏丽·朱则光江苏·曹津源·陈玲玲·陈同友·程韶荣·崔益林·丁卫军·何宜隆·凌宗伟·潘克勤·孙艳·许昌良·喻旭初·袁源·张和忠·张永林安徽杨桦浙江·金戈·沈江峰·王晓红·徐社东·杨聪江西·陈德淼福建许更生广东·陈远亮·杨旦萍·杨红梅·杨秀珍广西·王丽波海南·苏盛葵四川·陈胜全·李镇西贵州·潘泽远·石卉芸云南鲍学良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1894——1988)夏丏尊(1886——1946)陈望道(1890——1977)朱绍禹胡适(1891——1962)叶苍岑(1904——1993)舒新城(1893——1960)张志公(1918—1997) 吕叔湘(1904-1998)张鸿苓黎锦熙(1890—1978)陈望道(1890—1977)刘国正顾黄初甘其勋斯霞(1910-2004) 袁瑢(1923—)霍懋征吕型伟洪宗礼李吉林魏书生(1950—)于漪钱梦龙(1931—)余应源言语性科学化《语文课就是以工具性为本质的言语教学》李海林重建本体论《言语教学论》洪镇涛学语言王荣生“为形成新技能的语文课”?语文学习的半自然性王尚文人文性潘新和“言语性”巢宗祺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方智范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唐建新训练-理直气壮程少堂“语文味”余彤辉李维鼎“实践性”张定远工具性苏立康苏立康,女,1940年生,北京市人。
195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1962年毕业到北京密云二中任教。
1979年到北京教育学院任教至今。
曾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现任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学院教学研究室主任。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
著有《语文教学对话录》(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阅读与作文一一教学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合编,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主编、参编的教材有《中学语言教学论》(陕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等。
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主讲教师,中央电大小学语文教育学课程主讲教师等。
[第一段]张孝纯“大语文”周庆元王松泉张鸿苓潘涌郑国民王云峰倪文锦郑飞艺《诵读的教学原理》王培光“语文感”洪宗礼王俊鸣《训练,语文教学的良心》教-学-训-练我们初定名单:初中魏书生(辽宁盘锦)于漪(上海)钱梦龙(上海)宁鸿彬(北京)欧阳黛娜(辽宁鞍山)蔡澄清(安徽)余映潮(湖北)颜振遥(四川)程翔(北大附中)韩军(清华附中)陆继椿(上海)章熊(北京)杨初春(湖南)刘胐胐(北京) 孙春成(山西)姚竹青(新乡)武镇北(新乡)李卫东(北京)姜东瑞(新乡)语文教育名家研究(一)李晓明教授思考:赵谦翔课堂发言敢死队?绪论第一节概论一、高尚的师德汶川地震范跑跑杨不管老师管学生(敢不敢管?)语文教师的作业作文语文教师不看书!违背8小时工作制。
教书匠与教育家当作艺术而不是技术付出与回报于漪文革期间造反派批斗揭发校领导孩子要教育二、渊博的学识:魏书生、钱梦龙自学,初中毕业。
语文专业知识:语文知识、文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打开一把锁就是一个好学生。
发现学生的优点。
做人的自尊心、价值。
阳光、健康的成长。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常识性知识。
夸克、转基因三、先进的教育观。
四、出色的科研能力。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流派一、情感教育派:通过老师生动的课堂语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打动学生的情感。
于漪、欧阳代娜上海抗日战争 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0年公开课高中语文见长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勤奋《于漪文选》侧重于用情感打动学生,没有独特的教育名师。
欧阳代娜著名作家欧阳山的女儿鞍山15中娓娓动听《最后一课》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朝鲜族与满族的比较。
掌握了一把打开坚硬之门的钥匙。
台湾的高山族说日语。
二、导读派引导学生读书主张在课堂上老师的作用只是点拨,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钱梦龙、洪宗礼、蔡澄清等。
洪宗礼:双引教学法引领学生读和写。
蔡澄清:1982年三、思维训练派宁鸿彬(最佩服)主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自学辅导派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魏书生严振遥(1950,山东大学中文系)自学教材,开始很慢,后来变快。
五、语感派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洪镇涛(变老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以讲为导学。
研究语言,感知语言能力的培养。
六、大语文教育张孝纯、姚竹青、赵谦翔等。
走出课堂,向外扩展。
张孝纯(1926-1992)河北 40多年语文教师 1979年特级一体两翼课外活动课外语言环境姚竹青(浙江)《竹青丛书》120万字8本。
实用性语文语文小能人读书、识字、好字、普通话、好文章、演讲、好墙报。
七、反刍派钟德赣(湖南)广东语文特级教师反刍式单元教学法叶圣陶语文五步:总览、阅读(导读、仿读、自读)、写说、评价、补漏。
三课型:自练、自改、自结。
八、语文教育民族化派张翼建一个月学完教材,学大量的古文。
古代文化有很多精髓。
现在错字太多中华民族的整体水平下滑,台湾繁体字。
语文课本编的太浅。
奚少庚:五四之后都不好!中国没有文学。
孙立权。
九、快速阅读派不吃不睡只能5﹪金涌真注意力不能念不能指着读加古德次(日)《神奇的快速阅读法》长江多美子(中年妇女)、残疾大学生(小学生、男女、大小、健康否)潘意敏(上海)程汉杰(武汉)十、快速作文派杨初春(湖南)开头结尾快速审题十一、作文训练派刘腓腓高原(北京)3级6段44步第一级:初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书本)上学期:一般观察训练围绕一个中心具体自己的感受1、观察与观察日记。
2、定向观察与机遇观察。
3、热爱大自然。
4、留心身边的科学现象。
5、注意平凡的日常生活。
6、要重视观察人。
7、努力了解人的内心世界。
8、观察日记的多种表达方式。
9、学习观察与观察日记的收获。
下学期1、深入观察训练观察日记:①循序渐进坚持不懈②自主运用观察知识③加强思考2、全面观察与细致观察。
3、比较观察与反复观察。
4、观察与体验。
5、观察与调查。
6、观察与阅读。
7、观察与联想。
8、观察与想像。
9、观察日记和笔记的编选。
第二级初二:培养分析能力。
上学期:起步分析,写分析笔记。
下学期:入门分析。
上学期1、分析与分析笔记。
2、命题分析与选题分析嗓子哑了喊淘气的学生3、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对问题给与解答。
《小店为啥红火》4、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二——了解情况,实事求是。
5、要研究分析的具体方法。
6、分析的角度之一——条件分析。
7、分析的角度之二——因果分析。
8、分析的角度之三——演变分析。
《北师大学报》下学期:1、多角度分析2、特点分析。
3、本质分析4、意义分析5、分析与知识6、分析与联想7、分析与情感 8、学习分析的小结初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上学期语感训练下学期章法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和形象感。
上学期:1、加强语言的修养。
2、分寸感的训练认罪伏法3、畅达感的训练4、情味感的训练5、形象感的训练下学期1、要在章法上下功夫2、角度的选择3、裁剪文章的设计4、层次的安排5、衔接的处理第一章孙立权研究1969 辽宁新民大屯新民师范1995年毕业1998年提出语文观:表层是语言,底层是文化。
九字基本功:多读书、勤思考、常动笔。
1999年语文教育观:读书为明理,做文即做人。
五多语文学习法:多读、背、写、悟、行。
2000年提出:语文教师要做学生的精神之父。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
师大附中校本课程《古诗500篇》都背率先背第一节孙立权的语文教育观一、教育观自然保护区不能跑出去二、“民族化”的语文教育观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经验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癸卯学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有提升)三、教师观最懂得美,最有感情的辛苦的职业1、关于教师的定位雕塑家互为雕主导、主体的说法不可取《故都的秋》学生主持自主学习报幕演员心情清净悲凉冷色调两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
2、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3、关于语文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张载为天地立人,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
四、教材观:生杀予夺的大权一部分课时教校本教材!学生选择有几篇不需要教,就可以删去。
懂的不需要教,不感兴趣的不教。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第二节孙立权的语文教学观一、备课观:汝果欲学诗(备课),功夫在诗外(课)。
1、2000非教学性备课初涉心态《归去来兮辞》第一看《陶渊明集》第二看传记。
南朝梁沈约的《宋书·隐逸传》南朝梁太子肖统《陶渊明传》,颜延年《靖节征士诔》第三看中华书局1979年逯钦立教授《陶渊明集》北大王瑶的《陶渊明集》第四逯钦立教授《陶渊明年谱》,北大袁行霈《陶渊明年谱》第五 1963年中华书局《陶渊明》廖仲安第六读课文。
100朵玫瑰花中送一支一个学期2-3次就可以。
经典作家、经典课文、大家不多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
2、教学性备课:(目中有人)从一桶水中取出一杯水的过程。
4、关于教案编写《铸剑》二、阅读教学观1、阅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必须作的与生命相伴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