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日常消毒方式方法,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清洁消毒,并加强通风。
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如楼梯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或位置):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mg/L)用喷洒或拖布湿式拖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三)、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比水为1:100 比例稀释。
(2)、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5-10%):按消毒液比水为1:200 的比例稀释。
配置的溶液需要搅拌混匀后使用。
2、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含84 消毒液)
(1)、含氯消毒剂有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比例加水稀释后方能使用。
(2)、含氯消毒剂配置和使用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工作服或一次性防护服,严禁儿童触碰。
(3)、含氯消毒剂不能和酒精、碱性活洗剂(洗衣粉)、洁厕剂等混存混用。
(4)、含氯消毒剂有漂白作用,不可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表面以及彩色织物的浸泡,对金属表面也有腐蚀,消毒后要擦拭干净。
其中84 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5)、含氯消毒剂需加盖保持容器密闭,并存放在避光阴凉处,否则会造成氯
挥发,对人体有害,同时氯挥发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6)、含氯消毒剂宜现用现配。
(7)、消毒作业一定要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作业期间,作业人员不得抽烟、喝水、吃东西。
(8)、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9)、急救措施: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眼睛上,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医用酒精消毒液
(1)、医用酒精消毒液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使用时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2)、医用酒精消毒液需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保持低温。
(3)、医用酒精消毒液和含氯消毒剂不能混存混用。
(4)、医用酒精消毒液主要的消毒方式为擦拭和浸泡,喷洒消毒意义不大。
(5)、消毒作业一定要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消毒作业期间,作业人员不得抽烟、喝水、吃东西。
3、洗手液
(1)、使用“七步洗手法”,双手充分揉搓至少30 秒钟以上,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揉搓到指尖、指缝,并让泡沫能覆盖到整个手的各个部分。
(2)、揉搓完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3)、急救措施:如不慎眼睛接触,需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
如误食入,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