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禅诗

禅诗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善慧大士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晨钟入梦唤君眠,春至三门自在闲, 弹指伏毫本易事,案山清供眼前颠。
呈芙蓉楷禅师 悬崖撒手任纵横,大地虚空自坦平。 照壑辉岩不借月,庵头别有一帘明。
宋.道济和尚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 今日不知明日事,那有工夫论是非。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李商隐诗选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寄碧岩道光法师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
江宁夹口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半出岸沙枫欲死,系船犹有去年痕。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云收空阔天如水,月载亘娥四海流。惭愧牛郎痴爱叟,一心犹在鹊桥头。 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 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催。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船子德诚禅师示法诗·颂钓者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 林花解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题僧院》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 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暑雨琴棋润,熏飚枕簟凉。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青山门外白云飞,绿水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去年别我龙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滨。相别相逢两无语,落花啼鸟又残春
-- 雪窦重显
何山守旬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唐代僧人咏梅诗 火虐风嚎水渍根,霜皴雪皱古苔痕; 东风未肯随寒暑,又蘖清香与返魂.
奇异根苗带雪鲜,不知何代别西天。 淤泥深浅人不识,出水方知是白莲。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 神仙更有神仙著,千古输赢下不完。
喜赋《华藏》面世 华字精深古朴真,藏玄纳妙孕元英。 经山原本菩提道,诲海从来智慧心。 普法慈航皈圣境,渡迷醒眼断愚根。 群灵宛悟无忧日,生化金莲返太平。
二、禅诗集萃
淡欲粗茶素味甘,红尘深处炼心丹。 无形妙谛常参悟,两袖清风即是禅。
黑白纵横通极玄,枰中日月一禅天。 东西南北风过也,吾自悠然地上仙。
黄檗希运诗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怀浚示法诗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再到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色见声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绣鸳鸯。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五、欣赏 : 花非花,雾非雾(唐·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 无觅处!
句句是禅,字字是禅。在禅者看来,清净无为的本心,便是禅的大千世 界。外部世界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尽管实实在在展现在眼前,但在他 们,不过是那颗无所不包的“本心”的幻化;而这种外部世界物的外化,不过 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终归于无。所以,眼中的花,并非实实在在的花; 雾,也并非实实在在的雾。只是“本心”外射的花与雾的“幻化”而已。这些东 西,“夜半来,天明去”,瞬间即逝,无影无踪。来的时候,就像那“来如春 梦几时多”,突如其来,毫无知觉;去的时候,“去似朝云无觅处”,不可追 寻,不可捉摸,无影无踪,全归于“空无”。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寒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净慧一 庭前柏子 黄墙铁网院门红,柏子新栽仰古风。 自比赵州行脚到,愧无禅悦与人同。
觉海法因庵主 岩上桃华开,花从何处来? 灵云婵一见,回首舞三台.
苍雪大师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文益禅师偈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退休生活 早起游园晚泡茶,日间乘兴浪淘沙。 远攀山脊寻奇址,近在盆中弄菜花。 常启诗书推音律,也移车兮教孙娃。 宁神静极休常事,一卷藏经入佛家。
莲花 绿叶红花翠茎连,劲风摇形水潜天。 污泥难染纯阳性,浊浪不侵贞洁边。
烈日如煎尤自好,雨雹纷打益身坚。 晨珠夜露莹光耀,日色月华满大千。
梦入夜摩天 身形紧贴柱峰沿,寸步攀缘总不问。 心澈始登如意界,行殷终入夜摩天。 无风无日无边景,有水有山有碧川。 远瞰星辰依旧在,身浮朗朗白云间。
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世路风波不见君,一回见面一伤神。水流花落知何处,洞口桃源别是春。 金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漫悠悠。 亲到桃源景物幽,一壶明月湛如秋。反思洞口春残日,无数红英逐水流。 碧波深处钓鱼翁,抛铒牵丝力已穷。一棹清风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宫。
——唐·鸟窠道林禅师 人的生死都毫无痕迹可寻,不知我从哪里来,也不知向哪里去。死生之
间,只一件事相同,那就是迷惑。人从生到死,都无法摆脱迷惑。如果不 能看破生命中充满了迷惑,那么人就只能陷入迷中一再沉沦,到最后一无 所得,恍然一场春梦。
六、现代禅诗9首
晚悟 难易不分事事争,一生能得几回成? 平时只想市中足,到老才知足亦空。
“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 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大序》 3、禅诗
东晋后诗歌与佛教发生关联,玄言诗,玄言清谈为基调,诗人与僧人交 往。唐宋,禅对诗的渗透,诗对禅的表述,双向互动,这一时期,也是禅 宗广泛传播,禅风大振,禅诗的创作异常丰富。禅诗的创作一直持续到近 现代,直到今天仍有人写禅诗。时间跨度很长,作品很多,数万首,类别、 层次都非常多。禅诗的创作是佛教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交融、创造的过程, 也是一个见证。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 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禅与诗 1、禅
禅,是一种方法,禅那,静虑,思维修。四禅八次第定,以心传心,明 心见性,都是一种方法,调整身心,彻悟本来。方法的丰富、演变,遂成 为一种法门。 禅是一个宗派,禅宗。佛教中国化的产物。禅是佛心,在佛教中居于核心 的地位。禅是本体的展现,是绝对的境界,是生命的无限与永恒,是本来 的自我。 2、诗 “诗言志,歌永言。”——《虞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
四、七言禅诗(30首)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 西河狮子九州闻,抖擞金毛众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湖四海奉明君。
刘悟元诗偈 悟道诗
勘破浮生一也无,单身只影走江湖。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 大梦场中谁觉我,千峰顶上视迷途。终朝睡在鸿蒙窍,一任时人牛马呼。
宋.何山守珣诗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宋.灵沏禅师诗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常流上涧泉,斗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唐.王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