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电厂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 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钛、铝镁 合金火灾、带电火灾等。
五、热传播的几种途径
1、热传导。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 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
2、热对流。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 间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热对流是影响早期 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3、热辐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当 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主要形 式。
消防工作方针
防消结合
是指在积极做好预防火灾工作
的同时,在人力、物力、技术上 积极做好灭火的充分准备。一旦 发生火灾,能迅速扑灭火灾,把 火灾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三章 电气火灾知识
●电气火灾在全部火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约62%。
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 选用不当,安装不合理,操 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 负荷运行等引起的电弧、电 火花和局部过度发热等。
短路的原因
1、电线年久失修,绝缘层老化或受损落; 电源过电压使导线绝缘层被击穿。
2、由于金属等导电物件或鸟、鼠、蛇等 小动物跨接在输电裸线的两相之间。
3、电线因机械强度不够而断落,接触大 地或碰落在另一相线上。
4、电线与金属等硬物长期摩擦使绝缘层 破裂;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小, 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接触。
3、通过较大电流的接头,不允许用本线做接 头,应采取油质或氧焊接头。
4、要定期检查和检测接头,对重要的连接接 头要加强监视。
五、电火花、电弧
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 的结果。电弧是由大量密 集电火花所构成的,它的 温度可达3000度以上。电 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可燃 物质燃烧和爆炸。
●电火花、电弧的防火措施
4、在经常有车碾、滚压的地方,应将导线穿入 钢管中安敷在地面下。
5、各种线路在投入运行前必须用兆欧表测量其 线间、线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否符合绝缘要求。
6、平时要加强检查维护,及时维修、保养,有 条件的,可安装漏电切断器这种安全装置。
●二、短路
电气线路的火线和零线、 火线与地线碰在一起,引 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 象。
●接触电阻过大的火灾原因
1、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 气设备的连接点连接不牢。 2、连接点由于热作用或长期震动使接头松动。
3、铜铝接触点没有处理好或在导线连接处有 杂质,如氧化层、油质、泥土。
4、铜铝连接时未采取铜铝过渡接线板,在电 腐蚀作用下增加接触电阻。
●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
1、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应 牢固可靠。 2、铜、铝线相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也可 采用在铜铝接头处垫锡箔或在铜线接头处搪锡。
六、燃烧的类型
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 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一、本身 自燃,就是物质内部自行发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二、受热自燃就是物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 的燃烧现象。两者温度都要达到可燃物质的自燃 点以上。
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 度、压力分别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分 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爆炸极限:可燃气体、 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 或最低温度。
●灭火器的使用
1、拿灭火器; 2、奔赴火场; 3、拉保险销; 4、轻微摇动; 5、压下压把; 6、对准根部扫 射。
●ABC型与BC型干粉灭火器的区别
ABC型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固 体物质火灾(A类火灾)、液体火 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B类 火灾)、气体火灾(C类火灾); 而BC型干粉灭火器只用于扑救液 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气体火灾(C类火 灾),不能用于 消防工作方针与消防法规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 民共和国 消防法》
《机关、团 体、企业、 事业单位消 防安全管理 规定》
《公共娱乐 场所消防安 全管理规定》
二、消防工作方针
方针
《消防法》第二条规 定,我国消防工作方 针是“预防为主、防 消结合”。
消防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
是指在同火灾作斗争中, 必须把预防火灾工作放在 首位,努力做到“防患于 未然”。
靖电消防队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靖电消防队
培训目的:提高被培训人员的消防 意识,进一步掌握消防基础知识和 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更好地预防火 灾和扑救初起火灾。
火灾案例一
2006年11月21日上午11时许,广州市花都区新华 镇伟铧化纤公司存放原材料两层楼高的仓库突起大火, 消防部门紧急从各地调运了20台消防车,110名消防 官兵到火灾现场救火。由于仓库内存放的都是易燃物 品,而且风助火势,大火持续烧了近7个小时才被基 本扑灭。据知情者透露,火灾原因是公司加建第3层 楼焊接钢管时溅出的火星引燃仓库布料所致。火灾导 致该仓库被焚毁,而且毕村200余户居民也因此断电, 住在紧邻仓库的居民也不得不临时“搬家”。
5、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 造成人为碰线短路等等。
●短路的防火措施
1、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和技 术管理规程,禁止非电工人员安装、 修理。 2、要根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 不同类型的导线,并应考虑潮湿、 高温和化学腐蚀等影响。 3、安装时,电线与电线之间、电线 与建筑物构件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并在线路上安装的熔断器和保护装 置,以便发生短路时及时切断电源。
七、燃烧产物
由燃烧或热分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 称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 体、热量、可见烟等。
燃烧产生大量的烟和气体, 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速降低, 加 上 CO 、 HCL 、 HCN 等 有 毒气体的作用,使在场人员 有窒息和中毒的危险,神经 系统受到麻痹而出现无意识 的失去理智的动作。
●二、室内消火栓的使用
发生火灾后,首先打开 消火箱门,按紧急报警按钮, 此时消火栓箱上的红色指示 灯亮,给控制室和消防泵房 送出火警信号,有的消火栓 箱可以直接启动消防水泵供 水,然后迅速取下箱内的水 带和水枪,将水带接口连接 在消火栓接口上,并按逆时 针方向旋转消火栓手轮,即 可出水灭火。
• 三、消防指示牌和器材图片
●三、过负荷
过负荷是指电气线路负载的电流量超过 了额定的安全载流量。
过负荷的火灾原因: 1、在设计、安装线路时,电线截面选择不当, 实际负载超过了电线的安全载流量。 2、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超过了电气线路的负载能力。
●四、接触电阻过大
接触电阻过大,是指输电线路 上的电阻过大。接触电阻过大会使 接线处过热,引起金属变色、熔化, 甚至导致电气线路的绝缘层燃烧、 附近的可燃物质以及积落的可燃粉 尘、纤维着火。
3、要留下报警电话号码(方便消防队联系 火场);
4、报警后要指派人员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 路口接应。
火灾初起时,除立即报警、积极扑救外,应设法疏散物资,尤 其是贵重物资和易燃易爆物品。但当火势猛烈,确已无法抢救时, 则不得再犹豫,应迅速离开火场,免遭围困和伤亡。
安全出口标志
疏散出口方向
应急照明灯
温感喷淋系统
烟感报警系统
室内消火栓
消防水枪
消防水带
消防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
火灾过程
初起 发展 猛烈 下降 熄灭
扑救火灾的最好 时机
火灾扑救的原则
火灾扑救的一般原则
报警早,损失少 边报警,边扑救 先控制,后灭火 先救人,后救物 防中毒,防窒息 听指挥,莫惊慌
四、火灾的定义与分类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 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的分类:
A、B、C、D 类
石油化工火灾
金 属 火 灾
固 体 火 灾
火灾
液化石油气
四、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 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 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性的固体物质火 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 、石蜡火灾等。
浓烟从火灾现场冒出,消防员正在扑救。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一、燃烧的本质
燃烧,俗称“着火”。 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 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 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一、燃烧的本质 火 是 这 样 烧 的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 (助燃物)、温度(点火源)
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分为泡沫、干粉、 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水等
一个配置场所内不应少于2 具,一个设置点不应多于5 具灭火器。
●如何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灭火时,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快速奔赴 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 (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并轻微摇 动一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 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 器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进行喷射灭火。
尽快切断电 源,然后进 行扑救
带电灭火注意事项
1、确定最小安全距离。 2、正确使用灭火剂,可采 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剂。 3、启动灭火装置灭火。 4、用水带电灭火。但必须 事先穿戴好绝缘手套和绝缘胶 靴,采用喷雾水灭火,至少与 带电体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 并尽量将水枪接地。
●一、灭火器
灭火器按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和推 车式。
六、燃烧的类型
闪燃、着火、自然、爆炸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 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 象。
其中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即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 燃的最低温度。
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 续燃烧的现象。在控制物质燃烧时,需将温度降至 其燃点以下。即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 温度。
导线连接处绝缘质量不佳。 裸导线的支架材料绝缘能力下降等。
漏电的防火措施
1、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 缘程度不应低于网络的额定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