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地理 绪论 第一、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 绪论 第一、二章


1、基本层次——游览观光 、基本层次 游览观光 2、提高层次——娱乐活动和购物旅游 、提高层次 娱乐活动和购物旅游 3、专门层次 、 (1)休养、疗养旅游 如避暑、温泉 如避暑、 )休养、 如重大国际会议、 (2)会议旅游 如重大国际会议、奥运会等 ) (3)宗教朝拜 如沙特麦加城 ) (4)各种科考、调查活动等 )各种科考、
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绪 论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 郭来喜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 、 郭来喜认为: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 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 一门学科。 一门学科。 2、 刘振礼,王兵等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 刘振礼,王兵等认为: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3、 其共同点为: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 其共同点为: 思考: 思考:从这些学者们的定义中预测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什 么?(提示:考虑两方面内容) ?(提示:考虑两方面内容) 提示
Hale Waihona Puke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 者产生吸引力, 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 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各 种事因和因素(国家旅游局, 种事因和因素(国家旅游局,1996年)。 年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二)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三)按照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 发现状分类 (四)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及组成要 素分类 (五)只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
水域风光类 生物景观类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遗址遗迹类 建筑与设施类
旅游商品类 人文活动类
(五)只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 生效益的自然环境和物象地域组合,包括山、 生效益的自然环境和物象地域组合,包括山、水、气、光、 动物、植物等。 动物、植物等。
期中 (1周) 周 长城旅游资源、 古代其他重大工程旅游资源( 周 第十一章 长城旅游资源、第十二章 古代其他重大工程旅游资源(1周) 宗教旅游资源( 周 第十三章 宗教旅游资源(1周) 陵寝旅游资源( 周 第十四章 陵寝旅游资源(1周)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 周 第十五章 民风民俗旅游资源(1周)
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和学习方法
2、主要影响因素 、 (1)感知环境 ) (2)最大效益原则 ) A 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B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择自然环境 最大的信息收集量(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3)旅游偏好(常从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考虑) )旅游偏好(常从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考虑)
2、美国学者罗伯特也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 、 (1)身体健康的动机 ) 休息、运动、 休息、运动、治疗等 (2)文化动机 ) 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语言和宗教等 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俗、 (3)交际动机 ) 结识朋友、探亲访友、 结识朋友、探亲访友、摆脱日常工作 (4)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 考察、交流、 考察、交流、会议以及从事个人兴趣研究等
行 为 学 家 马 斯 洛 将 人 的 需 要 分 为 五 个 层 次 的 需要 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尊重感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旅游动机是促进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动力 1、日本学者田中喜一江旅游动机归为四类 、 (1)心情的动机 ) 思乡、交际、 思乡、交际、信仰等 (2)身体的动机 ) 治疗、保养、运动等 治疗、保养、 (3)精神的动机 ) 知识需求、见闻需求、 知识需求、见闻需求、快乐的需求等 (4)经济的动机 ) 购物、 购物、商业等
旅游决策过程分三步: 旅游决策过程分三步: 1、第一步是认识需要阶段 、 2、第二步是信息收集阶段 、 3、第三步是评价对比
思考:如果你出售你的旅游产品,应该如何做? 思考:如果你出售你的旅游产品,应该如何做?
五、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 、旅游空间行为:是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游和游玩的过程, 以决策行为为基础, 以决策行为为基础,根据涉及的空间大小可把旅游空间行为 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 划分为大、 小三个尺度。 2、三个尺度空间行为所涉及的空间大小 、 省际、全国、 (1)大尺度 省际、全国、国际 ) 省内、地区( (2)中尺度 省内、地区(市)内 ) (3)小尺度 县(市)内、风景区内 )
(三)按照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分类
未经开发或潜在的资源 这类景观往往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 的条件。 这类景观往往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但目前尚不具备开发 的条件。 已开发或即将开发的资源 这类资源以备开发,旅游设施比较完整,但缺乏时代内容, 这类资源以备开发,旅游设施比较完整,但缺乏时代内容,需要加以调 丰富,有的已列入规划,即将开发。 整、充 实、丰富,有的已列入规划,即将开发。 现代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 这类资源原来并不存在或是资源质量不高,由于具备了市场条件, 这类资源原来并不存在或是资源质量不高,由于具备了市场条件,而完 全创造出新的旅游资源,或是对原有资源进行较大的充实改造, 全创造出新的旅游资源,或是对原有资源进行较大的充实改造,丰富其 内容。 内容。
3、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 、 (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 ) (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 ) (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 ) 4、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 、 (1)采用结点状路线旅游 ) (2)旅游路线影响旅游效果 )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分类和分布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程进度
绪论、 绪论、第一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旅游资源的鉴赏与评价( 周 旅游资源的鉴赏与评价(1周),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周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2周), 水体旅游资源( 周 水体旅游资源(1周), 生物旅游资源、 生物旅游资源、第七章 城市旅游资源(1周), 城市旅游资源( 周 古代建筑旅游资源( 周 古代建筑旅游资源(1周)。 园林旅游资源、 旅游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周 园林旅游资源、第十六章 旅游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周) 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 周 气象与气候旅游资源(3周),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周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1周)
(一) 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观赏型旅游资源 运动型旅游资源 休(疗)养型旅游资源 娱乐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 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考价值的旅游资 源)
(二)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九寨沟、 九寨沟、石林等 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本溪水洞、五女山、 本溪水洞、五女山、万乐岛等 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如松山、 如松山、龙庆峡等
中国旅游地理
本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地位
要求已学过或正在学旅游概论等基础课程。 要求已学过或正在学旅游概论等基础课程。 可为导游基础等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为导游基础等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试要求
平时成绩占20%(平时作业和出勤率) (平时作业和出勤率) 平时成绩占 期中考试占20%(考试或论文) (考试或论文) 期中考试占 期末考试占60% 期末考试占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用地理的角度研究旅游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内容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一切自然现象和人 、 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学科。 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学科。 2、它对于地表的一切现象均要回答三个问题 、 ?(what) (1)是什么?( )是什么?( ) ?(where) (2)在哪里?( )在哪里?( ) ?(why) (3)为什么在那里?( )为什么在那里?( )
(四)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及组成要素分类
主 类(8) ) 地文景观类 亚 类(31) ) 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 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 自然变动遗迹、 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 河段、天然湖泊浴池沼、瀑布、 河段、天然湖泊浴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 河口与海面、 冰雪地 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 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 光现象、 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 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 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 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 水工建筑 地方旅游商品 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 人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 基本 类型 155类 类
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古今人类所创造,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古今人类所创造,能够激发人们旅游动 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据其不同特点, 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据其不同特点,把它分为历史古 迹、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建筑园林、娱乐购物等几类。 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建筑园林、娱乐购物等几类。
第一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
旅游者( 一、旅游者(略) 二、旅游者产生的四大地理背景 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四、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五、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自然地理背景 、 2、文化地理背景 、 3、经济地理背景 、 4、环境质量地理背景 、
三、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一)旅游需要分析 (二)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四、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一)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二)旅游决策过程
1、几个概念: 、几个概念 (1)旅游决策行为 ) 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 在外出旅游之前,人们收集各种有关的信息,然后根据自己 的主观偏好,作出决定,这个过程成为旅游决策行为。 的主观偏好,作出决定,这个过程成为旅游决策行为。 (2)感知环境 )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 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3)感知距离 ) 与客观距离相对应,对旅游点的吸引力真正起削弱作用, 与客观距离相对应,对旅游点的吸引力真正起削弱作用,以 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来衡量, 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来衡量,还受交通 便利程度的影响。 便利程度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