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素材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素材
历史和历史学的关系
历 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 历史学:带有人的主观意识,我们要尽可能探索还原 真实的历史。
“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胡适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民谚
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有何不同?
历史科学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恢复历史的真象为目的, 它不允许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将许多历史人物糅合在一起, 加以典型化,塑造出一个经过加工的文学形象,更不允许在叙 事描写中运用夸张、虚构等文学手段。现代思维科学认为,人 类主要有三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历史科 学的思维,实际上是兼有这三者特点的综合的思维过程。
2、常见史学研究方法
⑴、从甲骨文到书籍——文献史料(包括纸张、电子媒介为载体) 文字的发 明、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⑵、洛阳铲下——实物史料(包括遗迹和遗物等) 考古学的发展弥补文献的 不足,可以相互参证,更接近历史事实的真相 ⑶、从田野中来——口述史料(包括笔录、录音、录像等) 采用实地调查、 采访回忆等方式 对待口述资料一定要慎重 ,应该尽量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结合使用。 (即二重证据法) ⑷、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一般来说,第一手史料是指原始资料,即历
考古 历史遗址 历史课
民间传说
专家讲座
历史题材影视剧 文物 史书 实地考察
例题
1.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 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 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如 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 的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 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 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二、什么是历史学(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和认识)
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史料: 考据学
文字史料:史书、档案、学术著作、文学作品、 书信、报刊杂志、口述史、家谱碑刻等等 非文字史料:图象和实物
史料解释 历史叙述 历史评价
对史料的解读,不加入个人观点
对历史的描述、记录 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 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
2.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证 据应当是 A.古籍的记载 B.学者的解释 C.政府的声明 D.实物史料
3.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 侵”等区别;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 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4.“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图书分类法。 “经”主要指儒学经典,“史”是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子”是诸子百家及其它书籍,“集”指历代作家诗歌 文词等。按此分类,下列著作中属于“子部”的是 A.《论语》 B.《梦溪笔谈》 C.《史记》 D.《春秋》
5.(2014年浙江卷第13题)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 民的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 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a)。解决这个 问题的关键是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 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的方式解 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使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 还是“瓷”的信息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歷:历法、经历
史:事件记录
《辞海》: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 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大到宇宙、生物的起源。人类社会的发展,或一 个国家的历史。小至我们学校也有建立,发展的历史。 即使你们个人也有成长的历史。
史事件等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 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 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 研究对象的情况。
一般来说,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 慎。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除当事人的回忆 等),而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 还要注意历史的跨学科研究,如地理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人 类学、统计学,包括自然科学都会给历史研究以很大帮助。
高 中 历 史 导 言
“历,过也,传也。”
——汉· 许慎《说文解字》
“史,记事者也,从又 持中。中,正也。”
——汉· 许慎《说文解字》
黄宗羲精通天文历算和数学。他用推算日食的方法考证古文《尚书》是系古 人伪作,给当时思想界带来很大震动。黄宗羲通过对照《国语》,认为古文 《尚书· 汤诰》是后人“误袭周制以为《汤诰》”。并得结论“今因推日食于昭 十七年六月”(鲁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可见《夏书》本文不同 孔书、左氏而非伪也,则不能不致疑于古文矣”。西人FredEspenak的数据 表明黄宗羲的推算完全正确。 沈括之说,世后没人怀疑。黄宗羲作《春秋日食历》,对此观点进行进行了 分析和修正。黄宗羲用西汉三统历推算出鲁庄公十八年二月是否有闰,并论 证了《春秋》中鲁襄公二十四年有关月食的记录是错误的,而鲁庄公十八年 三月日食记录是可靠。 黄宗羲用历算的方法对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代进行了探讨,写有《历代甲子 考》。他重新推算了孔子的确切生辰日期. 黄宗羲参考西方天文学中本均轮的理论(托勒密的理论)考察了中国“日高 于月”的说法。
例题 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 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 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 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强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 君轻;他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 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的 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 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 的思想遗产。
一、什么是历史?
“历史”用英语怎么说? HISTORY History与story同源于希腊文historia “一个人的调查纪录”。 它是由Hi,加story所组成。以Hi为原形的 词,最常出现的是High,既高大,贵重, 成熟之意;而story则为故事,小说,轶事 之意。 由此显而易见,History主要表达的亦是 “高级的故事”,或是“贵重的小说”, 或是“成熟的轶事”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