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公示文件)XX县人民政府二〇一九年七月一、总则1、规划目的2017年XX县完成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为XX 县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修订,为有效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各建设项目的落实,实现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管,雅克设计有限公司受XX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控规编制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富林镇萝卜岗半岛、富泉镇富泉社区、流沙河大桥至寨子山之间省道306以内滨湖地区、寨子山及山前滨湖用地以及部分汉源湖区。
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3、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2)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GB50180-93)∙《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3)相关规划∙《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移民安置文件汇编》∙《XX市XX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XX县县城防洪规划》∙《XX县中心城区配电网规划》∙《XX县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17)∙《XX县县城及环湖地区城市设计》∙《XX县XX县城3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XX县XX县城4号次路至2号主干道下线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XX县XX县城富林大道、迎宾路与滨湖大道之间地块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XX县富泉集镇至黑石沟段总体规划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县车管所拆迁农户龙潭沟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瀑布沟水电站库区汉源XX县城萝卜岗场地建设用地地址灾害危险性评估》∙《瀑布沟水电站库区汉源XX县城萝卜岗场地详细规划地址勘察报告》4、适用范围本规划是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凡在本规划范围内从事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和开展与城市建设有关的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目标定位与规划策略1、功能定位雅攀旅游经济带康养度假旅游城市,雅西乐交界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县域政治、文化和旅游经济中心,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态梯城。
2、规划目标山地户外运动基地;滨湖康养度假胜地;区域旅游服务基地;商贸物流服务中心;农旅文旅体验中心。
打造集生态、文化、宜居三位一体的山水梯城、康养汉源。
3、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
4、人口规模规划区内城镇人口5.5万人(其中持续旅游人口0.8万人),年游客接待量300万人。
5、规划策略∙理水通廊、生态绿城∙文旅慧城、城市名片∙绿道网络、塑造梯城∙完善设施、旅居兼顾三、用地布局及规模1、分区划定结合现状建设情况和已编规划,将中心城区按照城市建设用地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划分,城市建设用地范围进行控规编制划定,形成五个编制区域。
∙一个控规现状提升范围为移民迁建建成区域,规划主要对节点绿化景观、设施和产业进行提档升级,零星用地进行规划新建,约2.48平方公里。
∙一个调整维护范围为《XX县滨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除开滑翔伞降落基地区域外,确定的范围,范围内滨湖堤岸、公园,场地内道路和竖向不变的情况下,对地块内的用地性质和划分、设施配套、综合指标进行调整维护,约0.49平方公里。
∙三个控规新编范围市荣康养区未建区域:位于饮泉配套区南部、市荣已建区西南部,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和景观环境,结合岗顶生态景观、户外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和康养度假设施建设,形成能留住游客的特色康养度假区域,约1.73平方公里。
滨湖宜居区未建区域:位于饮泉配套区东部、市荣已建区北部,区域将承接城市功能的提档升级,弥补城市服务设施,约0.15平方公里。
富泉宜居区未建区域:包括富泉社区建成区和北侧、西侧、南侧拓展区域,规划结合住区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商贸物流和滨水休闲度假产业的打造,对主要节点绿化景观和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满足城市品质提升的要求,约0.65平方公里。
2、规划结构以建设特色突出、功能明确、设施完备的中心城区为目标指引,综合XX县城现状格局和未来功能发展要求,规划形成“一心两核、一带九轴、八区多节点”的布局结构。
一心:城区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绿化景观形成的综合服务中心;两核:分别是位于乱石岗的门户形象核心和山帽顶的岗顶景观核心;一带:为围绕汉源湖滨水区域建设休闲设施和生态景观环境,形成滨水休闲景观带;九轴:为雅西高速下道口至市荣康养区之间的主干道两侧,建设主要的服务设施,形成城镇综合发展轴线;其它八条轴线为通过梯道和景观串联山水,营造景观环境形成的生态景观轴线;八区:指规划区内结合服务设施和社区建设,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八个分区;多节点:多个次要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绿化景观中心节点。
四、用地控制规划1、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规划区内居住建筑:XX区、旧改区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控制要求如下表:例。
2、住宅容积率是指建设项目中住宅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
3、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容积率不大于3.5,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小于30%。
规划区内非居住建筑:XX区、整体改造区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控制要求如下表:非居住建筑规划控制指标表2、车位数<300辆的社会停车场(库),配套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50平米;车位数≥300辆的社会停车场(库),配套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50平米。
3、农贸市场主体功能建筑面积不小于项目地块计容建筑面积的50%。
4、行政划拨用地上的行政办公、业务、科研、培训等建设项目,其容积率应不应小于1.0(有特殊需要或规定的除外)。
2、建筑退让控制本规划区内XX区及整体改造区的建筑物,临主干路地块建筑红线后退道路红线5米,临次干路地块建筑红线后退道路红线3米,临支路地块建筑红线后退道路红线2米。
3、配建车位配建车位的停车标准参照《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进行配置。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必须按规定设置停车位。
4、土地兼容性规定土地兼容性、建筑与土地适应性规定:为充分适应市场要求,便于操作实施,规划确定了地块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范围和适宜建设要求,详见文本附表:《各类用地建设内容适建表》。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共规划设置行政办公设施26处,9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5处;中小学8所、幼儿园8所;医疗卫生设施包含2处综合性医院、3处社区卫生院、7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会福利设施包含3处福利院,以及5处社区托老所等;商业服务业设施计划修建6处农贸市场、康体娱乐、各种公共设施营业网点、加油加气站等。
六、道路交通规划1、道路网规划布局∙“三横三纵一环”骨架路网体系三横为富林大道、江汉大道、黎州大道,三纵为沿城路-碧源路-康宁路、人民路-文昌路、友谊路-文化路,一环为沿环湖路。
∙片区内部道路各发展片区由于用地布局不同、现状条件不同,结合山地城市的特点,采取灵活的道路布局形式。
以“三横一环”骨架路网为基础,以片区为主体,以片区内联系次干道为重点,重要支路为辅助,构建片区内部道路网。
次干道布局强化对滨江、高差较大地区联系交通的补充。
2、城市道路等级划分∙主干道主干道红线宽度为18-24米,一块板形式,行车道宽度11-14米,双向3-4车道,两侧步行道路各3.5-5.5米。
富泉临湖路为特殊断面,考虑到是富泉社区最核心的次干道,规划适当控制该道路行车道宽度,红线宽度控制为20米,行车道宽度14米,双向4车道,两侧步行道和绿化带各3米。
∙次干道城市一般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8米,一块板形式,行车道宽度11米,双向4车道,两侧步行道路各3.5米。
∙支路城市一般支道红线宽度为9-12米,一块板形式,行车道宽度7米,双向2车道,两侧步行道路各1.5-2.5米。
滨水配套区支路为特殊断面,红线宽度18米,行车道宽度12米,双向2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可结合县城交通需求灵活设置为路边停车带,两侧步行道各3米。
道路断面24米:5米+14米+5米22米:5.5米+11米+5.5米;20米:3米+14米+3米;18米:3.5米+11米+3.5米;12米:2.5米+7米+2.5米;10米:1.5+7米+1.5米;3、公共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保留现状县汽车站和旅游车站,兼具停靠旅游巴士功能;落实县城北部公交站选址,用地面积0.90公顷,规划在滨水配套区东部和富泉宜居区东北部规划2处公交场站,成为公共交通换乘的枢纽,用地面积分别为0.45公顷、0.38公顷。
保留现状4条公交线路,增加市荣康养区、富泉宜居区的公交线路,并考虑组织旅游环形公交线路。
4、规划道路技术指标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04.1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8.93%,人均用地面积18.93平方米。
其中规划城市道路用地92.6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16.85%,人均用地面积16.85平方米;规划交通枢纽用地4.5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0.83%,人均用地面积0.83平方米;规划交通场站用地4.7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0.86%,人均用地面积0.86平方米;规划其他交通设施用地2.1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0.39%,人均用地面积0.39平方米。
道路总长度47.69公里,路网密度5.42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城市主干道总长23.24公里,道路网密度为2.6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次干道总长4.55公里,道路网密度为0.52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总长19.90公里,道路网密度为2.26公里/平方公里。
七、绿地系统规划1、绿地系统结构规划区内的绿地形成“一心、一廊、一带、两轴、七节点”的绿地系统景观结构:“一心”:位于XX县城中部的中心公园节点的景观中心;“一廊”:结合现状汉源湖和规划中布局的滨水公园形成的一条滨水景观通廊;“一带”:XX县城及富泉集镇周边山体及农田向集镇区内部辐射的自然景观渗透带;“两轴”:以入城公园、人民公园、中心公园等为主要节点的纵向主要景观轴,以滨水公园、和平公园、文体路公园等为主要节点的横向次要景观轴;“七节点”:分别为观湖公园节点、滨水公园节点、文体路公园节点、和平公园节点、人民公园节点、入城公园节点和临湖公园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