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
(3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辋川六言(其五)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注释】①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3.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2分)
14.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
(2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1.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7.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
(1分
小桥流水人家,8.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古道西风瘦马。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夕阳西下,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断肠人在天涯。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9.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3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
其中“”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1分)
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2分)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
(2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
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4分)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野望【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13.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1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9.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0.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2分)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甲】夜雨寄北李商隐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王昌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寒雨连江夜入吴,
巴山夜雨秋涨池。
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 洛阳亲友如相问,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10.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和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2分)
11.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考点一:对作品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为什么?”或“甲词可否换成乙词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考点解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方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点二:对作者情感、主旨的把握
提问方式:“此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
”或“某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考点解析: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最富于激情和最具感情色彩的;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情感的。
因此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应该以把握形象、领会意境为前提,通过分析意象和意境,进而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方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技法,描写了(意象)的……特点,表现(突出)了……的思想、感情。
(一般为:描写了……抒
发了……表达了……)
考点三:对作品写作手法的赏析
提问方式:“某一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本诗(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或“本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考点解析:这一题型往往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也重在考查对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把握。
必须与诗词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的使用及特点结合起来以帮助答题。
答题方式: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②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使用了这种手法;③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考点四:对诗歌意境的分析及画面的描绘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或“这首
诗(某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方式:①描摹物象。
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
②概括特点。
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③揭示寓意。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