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中应用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中应用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教改要求,面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简要论述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实施要点与实例。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问题情境教学课堂设疑
一、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基于创设的情境,在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思维,形成其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并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式。

市场营销课是一门结合案例讲解本身有一定吸引力的专业课。

但是,如果不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策略,不会对学生“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领悟营销理念,活学活用于工作实际。

问题情境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形式,精心安排可以使教师变单干为合作,化传授为引导,使学生变接受为探究,化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变静为动,化苦讲为乐学,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以发展,课堂中能力目标得以更好地完成。

二、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以课堂设疑为主要手段来进行教学的
问题情境教学法中的“问”是关键,因此课堂设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设疑。

随意地提问并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等教学目的。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提问显得十分随意,课堂教学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事实上提问是教
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沟通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与情感的纽带。

好的提问,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浑然不觉中愉快地应对挑战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学目标。

《市场营销》课的原理表面上看似并不深奥,但一定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深入领会后,才会内化为自身能力,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程度。

因此,提问一定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揣摩学生对问题的反映,提出最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好问题。

(二)设疑要突破固定模式
据说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大多采用的是“小步提问”。

这样一来,学生创造性发挥能力的余地势必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实施有效学习的精彩舞台。

在教学中应多提“大问题”要留“大空间”给学生发挥。

有些大问题可以成为一个项目,进行项目教学。

例如:学完促销策略这部分内容后,我让学生模拟组建公司,并为公司产品促销,如果给你来做公司领导你会怎样?并且让学生按小组课下充分准备后回答。

由于促销组合多种多样,要综合整章知识点来分析,这样的问题不可能短时间完成。

而这样的问题才对学
生有挑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整合学生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三)课堂设疑要遵循以下原则。

1.课堂设疑要能创设生动情境。

要让学生能够带着极大的热情进行主动探索性学习,课堂提问就要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提问就要创设出形象逼真的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地面对问题,把自己当成此时此地迎难而上的主角,从而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在能力去解决问题。

创设生动情境可以用生动的语言,也可辅以巧妙的道具,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小话剧,在学生们沉醉在情境之时提出疑问等等,就看高明的导演——教师的了。

2.课堂设疑要具有启发性。

有教师说,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多半是“打乒乓球”式的提问。

零碎的小问题就像乒乓球一样一个一个向学生发射。

学生看似在思考老师的问题,可实质上还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启发性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成为探索学习的主体,才能诱发学生展开大胆思维的双翼。

有时,启发性的问题既可以用来巧妙地导入新课,又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衔接整堂课的知识结构。

整堂课的要点就这样在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领悟。

3.课堂设疑要具有选择性,层次性。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审时度势,观察学生掌握程度,不一
定准备的问题没有选择的处处设问。

问题的难易要选择,提问的时机要选择,问题的回答也要因人而易。

这主要是符合因材施教,照顾全体的原则。

三、课堂教学实例
任何一个学过《市场营销》的人都知道现代市场营销的指导思想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直接讲学生也能听懂,让学生写下来,背下来也容易,但是却不如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创设的情景中,通过深入思考模拟解决问题,在种种探索之后,自己若有所悟之时,推出现代市场营销的指导思想那样让学生心中一亮,领悟于心。

我一上课就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人成功地把梳子大批卖给了庙里的和尚,并提出事先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果这个聪明的推销员是你,你怎样成功推销?之后让学生按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学生们在想做成功推销员的动力下,认真讨论,各个想尽办法出谋划策,经过十几分钟的深入思考与讨论,经过质疑与论证,终于有小组提出合理的办法——将和尚与香客的需求联系起来,最终把梳子卖给香客。

我立刻给予高度评价,但并没有就此罢休,立即提出第二个难题:现有大量剩余pb机,有无高手来销售出去?
受到第一个问题的激发,以及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们又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了,却不知已陷入我精心编织的疑问“陷阱”里去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只放在了如何高明的推销上,几乎完全忽视了现代市场营销的指导思想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因此,当他们想尽
办法,不论是改装,功能重置,搭售等等,但在其他人的质疑下均不能自圆其说,尤其问到:“这东西,你自己想要吗”就更显得有些荒唐,最终学生们无可奈何地表情让我知道公布答案,揭示本课重点内容的时刻到来了,但我仍采用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提问。

这时的问题是:pb机为什么成为历史?学生们的各种回答最终归结为“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从而引出最高明的答案:不能忽悠顾客,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因此,高明的办法是——不去推销没有需求的东西。

学生们的眼睛瞪圆了,在峰回路转,恍然大悟的“气愤”中,把现代市场营销的指导思想——“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印在了心里。

以上就是本人关于《市场营销》课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切身体会。

我们发现可以用好的“疑问”来导演教学过程;可以用好的“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用好的“疑问”来诱导学生的思维灵感;可以用好的“疑问”来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好的“疑问”来进行师生间思维与情感的交融。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课堂绝离不开好的提问,注重学生能力目标培养的教学绝离不开好的提问,高潮迭起的课堂气氛也离不开精心设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