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消极情绪个案分析

小学生消极情绪个案分析

小学生消极情绪个案分析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小学生消极情绪个案分析萧县实验小学李琳情绪是伴随着人类的认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人们对周围事物态度的一种表现,是认识和评价的结果。

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后,实践活动领域逐渐扩大,情感体验内容不断丰富,积极健康的正面情绪和消极的负面情绪也随之产生。

一个人有各种情绪的表现是正常的,但如果长期出现消极情绪或情绪不稳定,则会影响这个人的身心健康。

小学生消极情绪的表现多种多样,如:自卑、冷漠、消极、厌学、嫉妒、骄傲、放纵、恐惧、愤怒等。

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消解,会聚集发展成为情绪问题,严重者会恶化为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因此,教师应多观察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及时发现学生情绪方面的异常,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及时调整消极情绪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使他们在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消极情绪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疏导。

一、厌学情绪1、学生表现每个班里总是有一部分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讲:他们只要一坐到板凳上就不自觉得东瞧瞧,西望望,伸手拉拉前面同学的小辫,用脚踢踢两边的同学,课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的玩具,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张纸都能让他们玩上半节课,既使老师提醒他,也是无精打采的坐在那里,上课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完不成,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

在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着明显的厌学情绪。

2、分析原因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的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的态度,并在客观行为上明显的表现出来。

为厌学情绪所左右的小学生,在学习时大脑活动处于消极状态,思维速度慢,思想常开小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这对智力、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长期的厌学情绪对小学生个性品质的影响极大。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厌学的主观原因之一是一部分小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责任心。

他们把学习仅仅看作家长、老师所强制下的行为。

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而学习,看不到自己身上应负的责任。

因此,在学习上得过且过,能少学就少学,能不学就不学。

一旦遇到困难,就厌恶学习。

主观原因之二是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中的自卑感。

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上经常处于一种失败的状态,失败后的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再加上父母、老师的指责,这样雪上加霜,致使他们经常产生学习是非常痛苦的情绪,久而久之,因自己认知能力差,在提高学习成绩的问题上总是无能为力,逐渐形成自卑心理。

因此,他们一接触到学习的内容,痛苦的体验便油然而生,于是十分厌恶学习。

小学生厌学的客观原因之一是老师和家长对小学生的期望过高,提出的要求超过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小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无法达到设定的目标常常产生受挫感。

客观原因之二就是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

家长一味的溺爱,或粗暴打骂,或置之不理,老师或讽刺挖苦,或冷若冰霜。

客观原因之三是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使得一部分小学生感到学习很单调、很枯燥。

3、疏导方法(1)帮助小学生找到厌恶学习的原因,改变种种不合理的认知方式。

教师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和诚恳的谈话帮助小学生找到厌恶学习的根子,是屡遭失败而垂头丧气,还是老师家长的要求过高,或是他人的态度不好令人失望,还是因自己贪玩荒废了学业产生厌学情绪等等。

找到厌学的真正原因后,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克服厌学的心理障碍。

在日常的交流中可以对他们作些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如:“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独立的按要求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

”“你看你这节课听得多认真,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你都能够认真思考并举手回答,这样坚持下去,想不进步都难。

”“这次作业,全班只有几名同学做全对,你就是其中之一,真不简单。

”“听你妈妈说你在家表现可棒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强,我相信你在学习上也一定很独立。

”诸如此类的语言有益于老师接近学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

(2)采用阅读疗法进行辅助矫正。

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水平的趣味读物,来激发小学生的内在需要。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加强小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教育,启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同时要为他们创造条件,经常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豪的感受。

在学习上采取确立近景目标的小步子做法,分步逐渐提高学习水平。

对于学习上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加以鼓励,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他的厌学情绪。

如小动物形象、童话故事、实物表演、实际动手操作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以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要为厌学的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学习环境。

厌学的小学生对客观的环境是相当敏感。

因为他自身不想学,如果在给他一个嘈杂凌乱的环境,他就更不想学。

如果家庭和学校为他们创造一个适于学习的良好的气氛,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样就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二、放纵情绪1、学生表现在期中考试过后的一节课,我兴致勃勃地给学生发奖品,五名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大家的掌声中陆续走上了讲台,手里拿着奖品,心里美滋滋的,台下几十双羡慕的眼光,更增加了他们的光彩和自豪感。

在此,我表扬了这几名学生的优点和骄人的成绩,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争当优秀小学生,整整一节课他们都在激励和赞美声中度过。

谁知,刚下课就有同学来报告:“教室里打起来了。

”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原来一名同学不小心把老师刚发给小丽的奖品碰掉到地上弄脏了一点,而这位同学捡起来后主动向小丽道歉,但小丽却不依不饶,咄咄逼人,说了许多伤人心的话,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为此打了起来。

2、分析原因小丽的行为是典型的优生放纵心理的表现,即言行不受道德、纪律甚至法律的约束,任性妄为,其主要原因是由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不当造成的。

具有放纵心理的孩子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在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娇惯、溺爱,养成了他们的优越感,滋生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

在学校,成绩优异的他们自然成了老师的宠儿,他们处处受到照顾和优待,经常享受各种荣誉和赞美。

这种过度的“宠爱”和“甜蜜”,更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演变:即由自尊自爱演变成虚荣心、爱面子;由倔强好胜演变成高傲自大;由自重自爱演变成自私自利;最终发展成惟我独尊、目空一切。

一但外界条件不能满足个人的心里欲望时,就会出现异常的言行。

3、疏导方法(1)在平时顺境的情况下,要防止优生心里上的过分自信。

优生相对其他同学付出相同或较少的劳动而取得较好的成绩,容易产生“我了不起,我很聪明”心理。

为此,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和劝诫,必要时还要给他创造“栽跟头”的条件,来一次挫伤,以防止因过分自信而骄傲、浮躁。

(2)在众多称赞、声誉四起时,要防止优生心里过度“得意”。

优生在获得突出成绩或赢得较高评价时,其周围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光环,这些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的赞美,极易使他们发生心理错位,得意忘形,并导致自我意识膨胀。

此时,老师和家长要减低“赞美”的声调,避免“推波助澜”。

可采用转移视线法,多宣扬后进生的长处,同时分给他们一些荣誉。

这样做能促使优等生冷静地思考,调节自己的心理追求,稳步向更高目标迈进。

三、愤怒情绪1、学生表现小刚同学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但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特别爱发脾气。

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样东西来出气。

课间活动时,同学不小心碰到他,不等别人道歉就对他人大喊大叫,出言不逊;上课迟到受到老师批评,回到家拿爸爸妈妈出气,怪爸爸妈妈没早点叫他起床;作业不会做时,他怪老师出的题太难太偏,弄得他做不出来,气得把作业撕得粉碎;爷爷说他字写得不好,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他气的又是摔铅笔、又是扔本子,跟爷爷闹了一宿,说什么爷爷诅咒他考不上大学;削不好铅笔,怪卷笔刀不快,气得把卷笔刀摔坏;和别人做游戏时,别人赢了他的很多卡片,他就哭闹不止,把手中的卡扔得到处都是,和大家不欢而散。

总而言之,他就是一个喜欢发脾气的孩子,遇到烦心事总怪别人不好,怪东西不中用,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人当作出气筒。

2、分析原因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许多小学生由于自我的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常常会发脾气,。

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会互相打起来,因为父母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但小学生的愤怒情绪来得急,去得也快,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今天因为一点矛盾而大发雷霆,而明天两个人就有可能一起做游戏,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表现尤为明显。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愤怒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产生烦恼的情绪体验。

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如:同学关系疏远,师生关系紧张,而且长期持续愤怒还会损害个人的健康。

因此控制愤怒情绪十分重要。

3、疏导方法(1)尝试了解孩子的感受。

通常只要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就会让他平静下来。

比如:如果孩子因为别的同学没向他打招呼而拿走了他的卷笔刀而大吼大叫时,我心平气和地去了解他生气的原因,并说:“我知道别人没有征求你的同意就擅自拿走你的东西,这的确很让人生气。

”孩子会思考如何回应,这个时间可以让他发脾气的行为暂时停下来。

下一步引导孩子做正面思考:“你觉得自己应该这样做吗?”如果他还是很生气,再次提醒他“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这样大喊大叫能解决问题吗?”就这样一直陪在孩子的身边并且引导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评价推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冷处理。

如果孩子的情绪已经失控,立即制止他,先想办法让他冷静下来,并把他送到办公室与其他同学隔离起来,避免其他同学围观,使他更加情绪化。

我们不要试着在孩子情绪反应最激动时处理问题,等他平静下来,再花时间让他了解: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通过沟通与孩子约定,如果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避免这样的行为。

(3)加强孩子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还要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要为孩子创造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还要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疏导学生消极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因人而异,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四、初步成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班的学生变化很大,积极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

大部分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两眼闪亮,脸上充满愉悦”的喜人场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