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以教、学、做一体化设计教学为主。

通过电工技能实训,使学生能正确处理一般电气设备安全用电事故,会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电气元件,会正确识别和使用电工工具及测量仪器,初步掌握电工操作的一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方法;
2.能力目标
(1)具备能够熟练使用电工工具的能力;
(2)具备正确使用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
(3)具备照明电路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做到平时注意电工知识积累;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做到知识综合,具备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从业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建立质量、安全、环保的理念及自觉维护、保养设备恶和测量器具的职
业素养。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参考学时30学时
(四)课程学分
本课程2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

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以照明电路的安装为主线,以电工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为基础,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

依托电工实训室,按照实际生产要求,将各项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方法融入实做训练的教学内容中。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程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评价方法
(1)考核方案
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实行过程考核方案。

重点包括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训报告、方法能力、职业道德和素养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

(2)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总成绩由考勤成绩、实训表现、实训项目成绩、报告成绩和安全及综合考核五项成绩组成,以五项中较多的成绩为主,重点考核实作项目报告成绩并综合评定。

五项成绩中有不及格者总成绩为不及格。

(3)考核组织
1)考勤成绩
①全勤,并严格遵守实训室作息时间为优。

②有迟到、早退行为者,2 次以内为良;4 次以内为及格;4 次以上为不及格。

③有旷课行为者为不及格,请假超过该实训总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为不及格。

2)实训表现
根据实训中积极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团结协作、尊守纪律、爱护公物等情况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有擅动电源开关及其他严重违纪者不及格;虽按时出勤但不参与实训者不及格。

3)实训项目成绩
根据要求正确画出电气接线图、梯形图,接线正确,基本操作符合要求,一次试车成功成绩为优秀;能独立分析处理故障,二次试车成功成绩为良好;三次试车成功成绩为及格;不能画出电气接线图(或梯形图)及四次以上试车成功成绩为不及格。

4)报告成绩
按时完成报告、书写认真、正确规范、完整、实训小结结合实际者为优秀,其他根据具体情况分为良、及格,有严重错误、书写不认真、不正确、不完整、不按时完成者不及格。

5)安全及综合考核
熟记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安全考试并严格执行、正确回答综合考核提问者为优,其他视情况为良好、及格,没有通过安全考试者为不及格。

3.教学条件
现设有电工实训室和电工技能培训与考核实训室具有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和电动机控制接线板,学生在该实训室进行基本电工测量训练、电工接线训练和电动机控制实训操作。

4.教材编选
(1)编选教材的原则:教材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充分体现课程的设计思想;根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需电工知识,适当安排教学内容;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2)建议教材:《电工实训》校本教材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总体目标
通过对《电工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触电的现场抢救原则及电气火灾防控技术,了解常用的电工工具、电工仪表等知识,培养学生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会进行触电后的及时抢救,能对电伤进行简单的处理,能正确选用灭火器材,会应急处理电气火灾事故的能力;具有能正确选用、使用电工工具、电工仪表的能力;具有设计、安装、维修照明电路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