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一、文言文阅读(28分)(一)默写(12分)1 •桐花万里丹山路,。
(《韩冬郎》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4.,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5.为人性僻耽佳句,。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
(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 .诗中“万籁”的意思是。
(2分)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及环境B.颔联点题,营造了幽雅宁静的意境。
C.颈联抒写了诗人恍若隔世的观感。
D.尾联寄托了诗人追求清静隐逸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 •上文作者是 (朝代)的著名文学家 (人名)。
(2分)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
(2分)以我酌油知之。
11 •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向人们阐释的深刻哲理是(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6分)九石①弓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其尝所用,不过三石。
以试左右,左 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宣王之情, 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14. 齐宣王之“悲”在于(2 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我们身边的辐射① 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 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 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 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
度量辐 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 ),1西弗(Sv )=1000毫西弗(mSV =1000000微西弗(卩 Sv )。
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② 关:同“弯”,指拉满弓。
中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1) 齐宣王好射 (2) 1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C •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中关而止)(2 分)B •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D •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对人体的影响: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
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
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
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
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 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
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
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
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
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
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
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15、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
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16、根据文意,第④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2分)A、因为所以 B 、虽然但是C如果那么 D 、尽管也要17、“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8、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19、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B、任何剂量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都是有危害的。
C、不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可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D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做CT检查还可能诱发癌症。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7分)民工父亲的“幸福”①刚搬进新房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
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生疏人。
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
我警戒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
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缓和,他一冲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冷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
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美丽房子。
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屋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形,我很难对孩子说明白。
"这位民工一口吻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看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
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直地答应了,冲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碰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
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漆黑,身材硬朗,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
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警惕翼翼地迈着步子。
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眼光中有一种摇摆的拘束。
做父亲的似乎在尽力显示出一种干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
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需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
你看,这面墙上本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便利,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测验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 他竭力地想向孩子刻画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 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 城里工作的情景。
儿子听了,不停地看着他的父亲,眼睛里吐露着一种骄傲和自 豪的脸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很多。
⑨ 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房,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离别。
忽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牢牢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 "今天,是 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我能进进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 的温热,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⑩ 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略、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 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冲动。
就这一下子,我觉得,我和这位民工父亲 心的间隔拉近了很多。
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11) 、父子俩互相扶持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 "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屋子,城里人住得真舒畅,气质高雅,假如我们在城里也能 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屋子就好了。
"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爱慕和憧憬。
父亲爱怜地 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
我想,你只要在 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20、 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4分) ①②21、 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 ( 4分)____________ f f 感动22、 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⑦、⑧段划线句,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4分)“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一一谷雨(右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 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0人们吃了“娇耳”, 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23、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右)(5 分)12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