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潮流者的六要素包括人.生生不息,人.先进思维,人.厚德载物,心.生发,云系统和文明传承。
历史上一切文明最后都是这六个要素。
有了这个六要素,再去剖析历史文明,一目了然。
(一)人.生生不息这个宇宙大爆炸以及形成这个地球,从海里边的第一个单细胞以及海里边一切生命完善了,到陆地开始爬行,爬行到什么啊?爬行到最后天鹅模式,都是生命线,生命线的过程都是什么呢?就叫生生不息。
你只要不断发展,就不停地吸收各种新的要素,新的基因,逐渐使自己生存、繁衍、族群壮大。
一直到人,从天鹅模式进一步到哪呢?从伏羲女娲作为代表开始有人文了,一直到大禹建国以前基本还是迁徙模式。
跟大雁没有区别,只不过会敲石头,会生活了,但是依然是迁徙。
一直到大禹建国,才开始安定,即使大禹建国了,夏商两个朝代依然习惯于迁徙,所以老迁都。
那么到了周以后,迁都的次数少了,为什么呢?人文越来越重了,搬不动了,不好搬了,就安定下来了。
那么后边有国家以后基本上分成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了。
人文这个阶段统统也是生存、繁衍、族群壮大,只不过是靠文化了。
没有文化,一个文明就死亡了,消失了。
通过梳理这个脉络,核心表达的是什么呢?生命它是自强不息的,人类出现之后,有了文明以后,它从来也是自强不息的,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它也要再进一步自强不息。
(二)人.先进思维纵观人类的整个历史,考察各种文明,比如大禹文明、齐鲁文明、吴文明,以及国外的犹太文明等,你就会发现凡是有先进思维的一方,他就形成先进思维的模式,先进的文化文明,以及他后边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一切文明都是这样的。
最简单的例子,满清帝国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强盛的国家,让英国人拿两杆破枪就打垮了,为什么呢?人家是先进思维,背后是一个工业社会,就把你农耕落后的思维建立起来的东西,一下子打垮了。
还有吴文明,孙武带领吴国两三万人,就把楚国上百万人打垮了,为什么呢?因为战国时期打仗的方式,都是士兵拿着兵器,排兵布阵,等待对方正面进攻。
但是,孙武千里奔袭绕到楚国腹地发起进攻,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三两下把楚国打垮了,就是先进思维就把落后思维打垮了。
再比如说黄道婆,学来了先进纺织技术,苏杭织的丝绸到现在还很厉害。
先进思维能够带来先进的思维模式,先进的文明,先进的文化、先进的政治、军事、经济一切,几乎都是这样。
历史上通通都是这么来的,没有不是这样,这是最关键的。
以后要灌输孩子什么呢?先进思维。
目的是什么呢?目的让孩子永远具备一个先进思维的模式,永远往前走,非常关键。
(三)人.厚德载物1.大禹五人小组大禹治水是五人小组(禹、皋陶、伯益、契、后稷)一起治水,其中皋陶和伯益是父子俩,一共四个家族。
这四个家族治水以后,后边就出现了一个现象,什么现象呢?后边接着的两千年,四个朝代——夏、商、周、秦,就是这四个家族一直在掌控的(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契的后代建立商朝,后稷的后代建立周朝、皋陶和伯益的后代建立秦朝),2000年的文明这四个家族包揽了,中华文明也就5000年。
所以我们就把它总结为造福系统,也就是说一开始要奉献,要付出,最后一定有好处。
2.吴文明吴文明的开创者是周朝的泰伯,他曾经三次将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和侄子(周文王),史称泰伯三让。
让最大特点,就是先满足别人,利益别人,让别人得到好处,其实最终自己才能得好处。
泰伯的后代有个叫季扎的,季扎也是让。
有一次他出使鲁国途径徐国,徐国的国君看到季扎的佩剑非常喜欢,但是没有好意思表达出来,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
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我暂时还无法送他”。
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
季扎来到徐君的墓旁,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然后返身离去。
孔子还专门来吴国四次祭拜季扎,还写了个碑,现在这个碑还在,孔子唯一的十字碑还在季扎墓那里。
从这说明什么呢?吴文化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厚德,因为它都是让。
所以它形成了文化就是宽厚,包容、宽广这么一套东西。
吴文明很深厚,所以让出一个什么呢?苏锡常那一带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因为当时大家都争好的地方,都让不好的地方。
吴国那个时候是蛮荒之地,是最不好的地方,泰伯去了以后经过努力奋斗,结果突然发现,这是最好的地儿。
这就告诉大家什么是厚德载物了,要让,要奉献。
后来,苏锡常一带的进士特多,占全国的进士巨大的比例。
就是到现在,院士也非常多。
最重要的是,江苏最大的特点,他是重工业基地,为什么是重工业基地呢?因为他“德”很厚!也就是说,培养人的思维模式都不是搞那种浮躁的东西,都是做这种扎根的,长久的,利益长远的事!这不就是“德”么?厚德载物吗?而且,近代的民族工业比如荣氏家族也是从这里出来的,这就叫“厚德载物”。
现在企业家需要考虑“人.厚德载物”这个要素,如果不考虑,企业长不了,做不好,问题层出不穷。
(四)心.生发1.心.生发很多现代人都是木偶、傀儡了,自己的心不会生发了,大家几乎都是工业社会的傀儡了。
要会生发,怎么生发呢?就是装上互联网思维模式你就会生发了。
工业社会你有兴趣,对不起,实现不了,你只能够按照社会的大航道,进入里面去,学习、高考、工作。
互联网时期,我有兴趣,通过互联网思维三总纲、引领潮流者六要素、云经济以及云教育这套模式,你可以变成产业,可以变成你的文化,形成新文化,然后形成一个新产业,让你的精神和物质变成一体,让你的兴趣和产业变成一体。
也就是说将来的每一个人,很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相同的,甚至说以后问你:“你是干嘛的?”你要是能说出你是干嘛的,你就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人,你说我也不知道干嘛,这叫互联网时代;而且问你干过什么?我一数已经干了五百种了,这就是互联网思维,这叫生发。
这就叫参赞造化,从古到今人就干这事儿,你不能变成复读机、播音器,那人就成傀儡了,毫无价值。
现在社会人不都这样吗?所以我们人活得很痛苦,觉得没意思,实际上非常精彩。
2.学会生发自己的文明天地人并称三才,人是万物之灵。
为什么呢?人能参赞造化。
人有能力产生文明。
但是现在的人没发掘出参赞造化的能力。
看看中国古代的文明,唐诗、宋词、元曲,都是独一无二的。
百家争鸣、大禹这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全新的系统,都是不得了的。
国外希腊文明、基督教文明很独特,都很厉害。
现在企业基本都是抄,教育呢?全是理论,没有任何新的文明创造。
为什么?因为心死了。
这个模式让我们都死了,僵化了,固化了,不会生发了。
所以我们要生发,生发什么呢?遇到问题以后,要学会观察分析总结,然后去学习古今中外一切知识规律,学习那些先进的思维,然后自己形成先进思维,形成解决办法的系统,去实践,不断提升。
我们人类现在如果不继续往前走,我们也会灭亡了,不要认为说人类不灭亡,时时刻刻都有物种在灭亡,我们也要自强不息。
不自强不息就得灭亡,这是自然规律。
满清强大不强大?还是很强大的,说垮就垮;恐龙强大不强大?说死就死。
欧洲厉害不厉害?金融危机一来,整个欧洲几乎都要垮台。
跟数量多少没关系,而在于你会不会生发,有没有先进思维,这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光自强不息不行,还得厚德载物。
不厚德载物,光自强不息,可能最后走到深渊里边去了。
心生发是发现问题,不断创新,不断孵化,不僵化不照抄。
所以,心生发的确是不容易。
因为我们都是受工业时代的教育,真生发出来的确挺难,但是必须得尽快生发。
不生发的话这个世界里边你没活路。
但是真正最重要的就是先进思维。
这个系统里边最核心其实就是这个心生发。
学先进思维目的实际是说逐渐让你自己也会生发。
将来你心会生发,你的思维就是先进思维。
(五)云系统1.建立系统观云系统就说我们将来给孩子建立的、灌输的是什么呢?是系统思维。
不是工业社会那种专业思维,支离破碎的思维。
举个例子说,就像都江堰,他是个系统,到现在还用。
比如说大禹治水,治好了水系,现在还在用着。
云经济学最大的特征就是建立系统观,系统战略。
什么意思呢?就像下棋,布局、谋局、成局。
一开始谋局很重要,就像孔子那样,登泰山而小天下,先把局谋好,再一干就三千年的事了。
我们要做下棋人,就是去做太阳。
比如说,孔子登泰山小天下,像大禹,恶劣天气下面如何治理洪水。
自己必须要有胸怀、远见、格局。
然后谋这个系统的时候,要考虑短中长,都要思考。
有了这些东西,你才简单具备了领导潮流的条件。
2.从数字看系统任何事物的发展一开始是简单的,是1,完了23456……随着发展开始就复杂了以后就无穷了。
生发到一定程度,每一元开发的程度,就决定了这个系统的好坏,走的长远不长远。
那么对事物来说,都可以叫做元,元就是系统的层次。
比如说最简单的理解为一元,逐渐复杂以后就二元三元四元就出现了。
比如说中华文明的每一元,都很厉害,所以这个文明就很悠久,没有灭亡,到现在还很厉害。
系统都是内生的,像种树从下面一个芽发芽慢慢冒出来,这才有生命力。
这就是“一”这个道理。
一就是系统,比如说黄河的源头只是一些泉水,根本没堤岸,河道也没有。
但是流的过程中间一点一点慢慢就开始有河道、有堤坝,慢慢就开始壮大了。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是内生系统,由小到大的一个过程,突然得到的会突然失去。
任何企业,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必须由小到大。
由内到外的茁壮成长起来。
3.一元系统非常重要什么是最重要的?一元,一开始考虑是至关重要的。
做任何事儿,你首先要谋局,不能说没想好,就干开了。
这样做是很容易失败的。
做的过程中间就发现缺了很多,缺陷多干的心里很累,将来失败的可能性就大,淘汰率高。
所以谋局是相当重要的。
先天的要素、基因里的要素越充足、越考虑足、越安排好、想明白了,后边走的越好,越省事。
把这些东西慢慢都传输到孩子那儿,将来孩子人生这一辈子就具足了一元了。
然后这套系统他有了,慢慢掌握了,那么他考虑一元的时候,他的频率宽度很宽,他有可能考虑的很远,走的很远。
然后系统里边的每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每一元,他都能够通过这个系统开发足,那么将来他这个系统走的就很远,很宽,很稳定,出了问题他总能想出办法解决掉,而不是畏缩了。
比如说都江堰,在当时的情况下,李冰父子要考虑都江堰要做成啥样?争取做成将来不收管理费的模式,咱们现在住房都收管理费,都江堰争取做成不收管理费的模式,争取做成不去管理的模式,这个就走得远了。
这个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最后的结果,都江堰还要有一点管理,就六个字“深掏滩,低作堰”,每隔30年拿竹子装点石头清理完整修一次就可以了,很简单,工作量很小,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依然是这样。
孔子也是一样,他在春秋时期的混乱情况下,他准备做下棋的人,下一盘棋。
现在企业家、每个孩子一定要知道,你要做下棋人不要做棋子。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干什么呢?把天下装在心里边,把时代装在心里边儿,我考虑怎么办?搞一个什么系统?孔子就是要干这事,就算登了泰山就能把全天下看了吗?显然不可能,登个珠穆朗玛峰还差不多,这个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