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经典哲理故事《善恶有无之间》
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
“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道吾说:“荣的好!”
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
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小和尚,药山就问他:“
小和尚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
禅师说:“
枯的任它枯’。
”
;如果我们好心帮人捶背,
?”
智藏回答他:“有。
”
“有佛法僧三宝吗?”樵夫又问道。
“有。
”智藏回答道。
樵夫又问了好多问题,智藏都回答说:“有。
”
樵夫犯起嘀咕来:“禅师这样回答恐怕错了吧?”
智藏认真地打量樵夫一番:“你是否遇见过哪一位高僧?”
“是的,我曾拜会过定慧禅师。
”樵夫如实答道。
“那么定慧是怎么对你说的?”禅师接着问。
“定慧禅师说一切都是无。
”樵夫也接着回答。
智藏指了指窗外说道:“你看这满山春色,世俗的人说有,向佛的人说无,你认为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樵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智藏又问:“你有妻子儿女吗?”
“有。
”樵夫不假思索,应声回答。
这老和尚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还没等他明白过来,智藏又问:“定慧禅师有妻子儿女吗?”
“无!”
樵夫愣住了,你这老和尚不会是拿我开玩笑吧!
智藏并不理会,捋了捋胡子微微笑道:“定慧说‘无’
“什么叫禅?”
僧人回答:“
王田前去参访南隐禅师。
!”王田似懂非懂,前后拜访了南隐
!”
?当他第四次参访时,抱怨说:“有位僧人告诉过我,人一
”禅心显现了。
”
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么能入禅呢?只有参透了“无”的真谛,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才是绝妙的禅境啊,只要懂得了这些,又何必去强调是有还是无呢?
光涌饱读诗书,聪明伶俐,虽不是出家之人却很喜欢参禅悟道。
这天他去拜见久负盛名的仰山禅师。
仰山看到光涌前来,劈头就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光涌回答:“我来看望您老,给您请安!”
仰山就问:“既然是来问候我的,那你看到我没有?”
“看到了。
”光涌不假思索。
仰山接着又问:“你看我像不像驴?”
光涌回答:“您不像驴,可是也不像佛!”
仰山接着问他:“既不像驴,又不像佛,那像什么呢?”
光涌反问道:“为什么您非要像个什么呢?何况这像驴和像佛又有什么区别呢?至于像什么,随便想好了。
”
仰山禅师听到这里,吃了一惊。
这光涌还真是不简单,他虽然不是出家之人,却对禅理悟得如此深透。
仰山常常用这个话题去考验别人,被考者不是执着佛相,就是执着世相,或者执着于一个“空”字。
像光涌这样无所执着,无所顾虑,不为世俗观念所羁绊的,还是第一人。
仰山禅师不得不对光涌刮目相看。
他不禁赞叹道:“
”
四威仪内不曾亏,
今古初无间断时。
地狱天堂无变异,
春回杨柳绿如丝。
——唐·香严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