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 1月份月考试卷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特殊叫声B.夜里狼不停地嚎叫C.狐狸在逃避追捕时左右晃动尾巴D.羊一边走一边嗅地上同伴的粪便2.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①身体呈流线型②产卵繁殖后代③前肢变成翼④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4.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A.蚯蚓的刚毛B.蛇的鳞片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细鳞5.关于人体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和关节组成B.每个动作需要一组肌肉完成C.关节囊保证关节活动灵活D.动作的协调受神经系统支配6.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A.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B.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直接施加人为的影响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广泛用于食品生产B.医药工业中应用广泛C.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D.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8.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A.谁家新燕啄春泥B.春蚕到死丝方尽C.蝉噪林逾静D.早有蜻蜓立上头9.右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B.猫与虎的共同特征最多C.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D.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10.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大肠杆菌1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12.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A.B.C.D.13.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蚂蚁B.苍蝇C.蝗虫D.蚊子14.消灭蝗虫时,把它的头部置于水中不能使它窒息,原因是()A.蝗虫可以吸收水中的氧气B.蝗虫可以通过体表进行呼吸C.蝗虫可以几个小时不呼吸D.蝗虫通过气管进行呼吸15.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能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A.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B.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C.鲅鱼盐渍——盐杀死了鱼表面所有的细菌D.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6.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b、c、d]B.结构[c]分泌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C.结构[b]及其内外的韧带使关节更牢固D.结构[e]减少两骨间的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17.20世纪50 -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18.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A.蜻蜓B.蝗虫C.蜜蜂D.蜘蛛19.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C.冷藏保存食品主要是因为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D.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20.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正确的()A.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C.鲤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的阻力D.鸟的前肢变成翼,两翼肌肉最为发达21.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22.如表的四种植物中,哪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A.胡萝卜和小麦B.水稻和白菜C.胡萝卜和白菜D.小麦和水稻23.在人体四肢中,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A.骨头B.肌肉C.皮肤D.关节24.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与之无关的特征是()A.皮肤干燥,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B.体温不恒定C.在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D.用肺呼吸25.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表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2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B.②通过形成芽袍繁殖后代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D.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27.人们在实践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非常多。
下列与细菌的利用有关的是()A.制作酸奶和香醋B.酿制酱油和葡萄酒C.制作馒头和面包D.生产啤酒和青霉素28.哺乳动物关节中,具有连接、保护、分泌滑液功能的结构是()A.关节头B.关节窝C.关节囊D.关节腔29.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C.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D.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30.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综合题31.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1)实验前,必须先将____________(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
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
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近年来“慢跑”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慢跑”等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人之所以能够自如的运动,与关节有密切的关系。
如图甲示“慢跑”动作,图乙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题目:(1)慢跑运动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关节和___组成。
(2)当人处于甲图中所示慢跑状态时,右上肢肌肉的活动状态是: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
(填“收缩”或“舒张”)(3)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
由乙图可知,脱臼是指_____(填序号)从_____(填序号)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_____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33.由于家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
已有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家鸽主要利用太阳和地磁定向,视觉与定位有关。
(1)家鸽具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_____;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_____,可减轻体重。
家鸽用肺进行气体交换,并有_____辅助呼吸,呼吸作用旺盛。
(2)科研人员研究了嗅觉与定位的关系。
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组用含木犀草素的溶液麻醉家鸽嗅觉,B组用_____处理作为对照。
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_____,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A、B组差异不太显著,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差异显著,说明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_____。
(3)近年来,亚洲多地出现雾霾。
科研人员研究了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
由于雾霾会影响家鸽的视线,因此科研人员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增加,家鸽归巢速度减慢。
他们在不同雾霾程度下,从距离鸽巢200公里处,放飞大约1500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_____。
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③雾霾对家鸽产生上述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A.雾霾干扰家鸽通过太阳和地磁的定向B.雾霾的化学成分增强家鸽嗅觉定位C.家鸽主要依靠视觉进行定位34.如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是______肌,②是______肌。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处于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状态。
屈肘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它所附着的______绕着______运动。
(3)运动是以______为杠杆、______为支点、______为动力形成的。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______的协调和控制。
(4)运动所需的能量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该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______的氧化分解。
35.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_____(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
(3)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氧气的曲线是_____(填字母),表示酒精的曲线是_____(填字母),判断酒精曲线的依据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