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展陈设计》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展陈设计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54课时
五、学分:3学分
六、任课教师:张译丹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展览陈列设计作为一门遗产学、艺术设计及空间学的交叉课程,课程内容复合度较高,考虑学生学科特性与基础,从设计初步起步进行艺术设计基本认知学习,并逐步带入建筑学、城市学、室内设计理论及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基于场地设计和空间规划的初步认识,在建筑单体设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对于建筑群体和室外空间规划的认识,在对空间结构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带入博物馆学的专业内容,逐渐展开不可移动型遗产的保护陈列设计。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教学目标:
创造性思维的初步启发
艺术设计的初步鉴赏能力
设计尺度和平面设计概念的认知
博物馆设计的了解,包括对空间、功能、流线、设计美学的感知
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的要素掌握
独立策展的流程认知
2)课程目录及主要教学内容:
模块1:设计初步及创造性思维训练
设计初步场景设计表达
创造性思维快速设计表达
平面设计基础平面组合设计
空间设计初步立体构成设计
模块2:博物馆及场地设计初步
公共建筑设计知名博物馆建筑的空间流线与造型设计解析
博物馆设计模仿某博物馆设计风格,进行新博物馆的外部设计
场地规划场地规划设计与群组建筑设计
期中测评:博物馆案例解析设计答辩
模块3:室内空间设计及人体工程学认知
室内设计基础橱窗设计解析
室内设计简史依据某一特定时期风格进行模仿绘制
展示空间设计基础根据已选定风格,对自己已经设计的博物馆进行场地和内部局部空间设计
模块4:展览陈列设计及案例解读
博物馆陈列设计对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流线分析,解析其展陈设计或其他维度可借鉴或可改善之处
博物馆陈列设计一个特定专题的展区布置,包括空间流线设计和展品布置,并撰写简要策展计划
不可移动型遗产陈列对于大型遗址或历史街区保护的案例分析
场地规划陈列设计
期末测评: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设计答辩
3)实践教学环节:
1.参观体验,以宜家家居商场、商业橱窗为参观对象,展开类型化展品陈列方式的借鉴学习,并从流线、功能分布、游客行为、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角度展开空间解析。

2.通过对博物馆实地的参观、测绘,得到对实体空间中文化遗产展览陈列的全面真实的认知,在博物馆内部空间中体会展览陈列的流线、展陈方式、参观人群密度,等相关要素。

在参观中,对博物馆陈列展览选题、博物馆特性、地域特性、民族特性、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博物馆馆藏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起到辅助自主设计的作用。

参观结束后,完成一份实践报告,并展开组内讨论进行方案设计。

4)教学进度:
5)参考教材:
[1]丁允明.展示与陈列设计.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英)特里费·格里菲斯.舞台艺术:舞台实践之完备指南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3] 康韦·劳埃德·摩根.展台设计实务.百通集团出版社
[4]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张文忠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齐玫.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 北京:文物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