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南通通州政协高考复读中心2007-2008学年度高考模拟试卷9

江苏南通通州政协高考复读中心2007-2008学年度高考模拟试卷9

江苏南通通州政协高考复读中心2007-2008学年度高考模拟试卷92007—2008学年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九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以下关于分子动理论、热和功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B.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变大C.一定质量0°C的冰熔化成0°C的水时,内能的增加表现在分子势能的增加D.温度降低,物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当T=0K时,所有分子停止运动2.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等分地球的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上又分布有4颗卫星,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000km.我国自行建立的“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组成,三颗卫星都定位在距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比较这些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同,否则它们不能定位在同一轨道上B.GPS 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周期更长C.GPS 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更大的加速度D.GPS 的卫星较“北斗一号”的卫星有较小的运行速度3.很细的一束光沿AO 方向入射到玻璃砖侧面上的O点,进入玻璃砖后分成Ⅰ、Ⅱ两束,部分光路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光束Ⅰ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B.光束Ⅰ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C.逐渐增大入射角i ,光束Ⅱ在玻璃砖的上表面先发生全反射D.如果光束Ⅱ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那么光束Ⅰ也一定能使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4.如图为一向右传播的简谐横的波形图,A是波中的一个质点,已知波的周期为1.2s ,则从该时刻起至A点第一次--到达波谷所经历的时间为A.1sB.0.2sC.1.05sD.0.15s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 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伏特表和安培表均为理想表,除R以外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 1=220 2 sin100 t 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600s 时,ac 两点电压瞬时值为110VB.t=1600s 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2VC.滑动变阻器触片向上移,伏特表和安培表的示数均变大D.单刀双掷开关由a 搬向b ,伏特表和安培表的示数均变小6.如图,为了把一个大小可Cu 1 a b c n 1:R忽略的铁块移上台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①先用水平力将其沿地面缓慢推到B,再从B缓慢搬到C;②在AC间架设一个木板,用与木板平行的力将铁块沿木板缓慢推到C.设铁块和地面、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两个过程人对铁块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A.W1>W2 B.W1<W2 C.W1=W2 D.缺少具体数据,无法比较W1、W2的大小7.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的同位素Na 2411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个新核.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如图所示.①新核为Mg 2412②发生的是α衰变③轨迹1是新核的径迹④新核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上观点均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8.A、B、C、D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等间距地分布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 • • A B C D一条竖直直线上,相邻两球的距离等于A球到地面的距离.现让四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落地间隔相等B.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A、B落地点间隔小于C、D落地点间隔C.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竖直线上,A、B落地时间间隔大于C、D落地时间间隔D.A球落地前,四球分布在一条抛物线上,A、B落地点间隔大于C、D落地点间隔9.α粒子(42He)和质子(11H)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则在通过偏转电场的过程中A.它们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B.它们在电场中的偏转距离相等C.它们在电场中所受冲量相等D.电场力对它们做的功相等10.一轻质弹簧,上端悬挂于天花板,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平板,处在平衡状态.一质量为m的均匀环套在弹簧外,与平板的距离为h,如图所示,让环自由下落,撞击平板.已知碰后环与板以相同的速度向下运动,使弹簧伸长A.若碰撞时间极短,则碰撞过程中环与板的总动量守恒B.若碰撞时间极短,则碰撞过程中环与板的总机械能守恒C.环撞击板后,板的新的平衡位置与h的大小无关D.在碰后板和环一起下落的过程中,它们减少的动能等于克服弹簧力所做的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8分)(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首先用两个弹簧称分别勾住绳套,在保证弹簧称与木板平行的条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长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用铅笔记下O点位置及两细绳的方向,如图中的OA、OB方向,读出两弹簧称的示数FOA=2.7N、FOB=3.3N.①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利用图示法求出FOA与FOB的合力,其大小F=_②为了完成本实验,还要进行的一项关键操作是,在本操作中需要记录的是和12.(10分)有一小灯泡,标有"10V2W",现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与电压间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定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现备有下列器材:A.直流电源,电动势12V ,内电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约为0.1Ω C.直流电流表,量程300mA ,内阻约为5ΩD.直流电压表,量程15V ,内阻约为15k 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5Ω,额定电流2A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k Ω,额定电流0.5AG.开关,导线若干①为了尽可能提高实验精度,实验中所选电流表为______,所选滑动变阻器为______(只填所列选项前的字母)②图甲中电压表末接入电路的一端应接于______点(填"a "或"b ")③根据完善后的电路图,将图乙中所给实物连 E+图乙成实验电路.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 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 = 0.5m,这段滑板与木块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A以速度μ=0.2,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已知A的质量m = l kg,g 取10m/ s 2 。

求:(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 的速度;(2)木块A 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4.(17分)如图1所示,空间存在B =0.5T ,方向竖直的匀强磁场,MN 、PQ 是水平放置的平行长直导轨,其间距L =0.2m ,R 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ab 是跨接在导轨上质量m =0.1kg 的导体棒。

从零时刻开始,对ab 施加一个大小为F =0.45N ,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滑动,过程中棒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且良好接触,图2是棒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AO 是图像在O 点的切线,AB 是图像的渐近线。

(1) 除R 以外,其余部分的电阻均不计,求的阻值。

(2) 当棒的位移为100m 时,其速度a已经达到了最大速度10m/s ,求在此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15.(20分)赤道上靠近地面处的地磁场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现用图示的电子束演示仪粗测该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演示仪的主体是一个真空管,P是灯丝,可以产生初速度很小的电子,PQ的间距很小,PQ间的加速电压为U,MN是荧光屏,Q到MN的距离为a .实验中首先调整演示仪的方向使加速后的电子沿地Q P S磁场的方向从电场中射出,此时电子束打在S点;将演示仪在水平面内沿从上向下看为顺时针的方向旋转90°,结果电子打在屏上的S′点.(1)通过分析确定S′在S的哪个方向.(2)若测得SS′的间距为b,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重力不计,请推导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的表达式.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C 2.D 3.C 4.B 5.B 6.C 7.D 8.C 9. AD 10. AC二.实验题(18分)11.①4.4N至5.2N均给分(2分)(图2分,从略)②只用一个弹簧称将橡皮条的节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2分),弹簧称的示数,拉力的方向(每空1分)12.①C ,E (4分)②b (2分)③ 图4分,从略,有错误就不给分三.计算题13.(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 与滑板B 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 ,从木块A 开始沿滑板B 表面向右运动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 、B 系统的动量守恒:mV 0=(M+m)V ①m M mV V +=0②木块A 的速度:V =2m/s③ (2)木块A 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由能量关系,最大弹性势能:mgL v m M mv E P μ-+-=220)(2121 ④E P =39J⑤评分标准:本题15分.①、②式各4分,③式2分;④式3分,⑤式2分.14.棒在0时刻受到拉力F 和摩擦力f 的作用,此时的加速度等于直线AO 的斜率.据牛顿第二定律 ma f F =- ①又 2/5.24/10s m a == ②由以上两式得N f 2.0= ③ 设当棒达到最大速度v 时,电动势为E ,电流为I ,棒受到的安培力为F 安,则BLvE = ④ R E I /= ⑤ BILF =安 ⑥此时棒处在平衡状态安F f F += ⑦ 由③--⑦得 Ω=4.0R⑧ (1) 电阻上产生的热量等于过程中导体棒克服安培力所的功W 对棒应用动能定理221mv W fS FS =-- ⑨ 带入数据得J W 20=⑩ 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20J评分标准: 共17分,②③⑤⑧式各1分,其余每式2分15.⑴旋转后电子的初速度与地磁场的方向垂直,在与地磁场垂直的平面内沿圆弧运动,S′应在S的正下方.⑵旋转后,电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轨道半径为R(R -b )2+a 2=R 2 ① 电子经加速电场所获得的速度为veU=12mv 2 ② 洛仑兹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高地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Bev=m v 2R③ 由以上三式解得B=2b b 2+a 2 2Um e④评分标准:共20分,第一问6分,①式5分,②③④式各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