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画图软件》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认识画图软件》是三年级信息科技学科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按“启动'画图'”一“认识'画图'窗口”一“探究'画图'工具箱” 一感知“颜料盒”的顺序组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过程中以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考一考的方式进行探究。
本课是关于画图知识的铺垫,仅仅是认识“画图”软件,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详细的探究绘图工具的应用技巧,本课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一一技巧掌握一一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初始环节。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是学生已经掌握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如windows 窗口基本组成、鼠标、键盘的使用,“记事本”、“扫雷”等软件的启动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
【教学tl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启动和关闭“画图”软件的方法。
2、知道“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要素。
3、尝试使用画图匸具箱及颜料盒,了解它们的使用规律。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小结、演一演中,知道"画图”窗口特有的要素。
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感悟“画图”软件的便捷性和魅力,并在实践探究中发
现工具箱、颜料盒的使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尝试实践体验中,感知“画图”软件的魅力,知道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的
便捷性,在实践活动中养成先尝试后交流再小结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要素,了解画图工具箱、颜料盒使用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区分前•景色和背景色。
【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问题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法等。
在教学中圉绕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设置了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自己动口说,动手实践,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主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学习。
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学法】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配合上述教法。
引导学生采用想一想,说一说,试一
试,考一考,练一练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实践为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一一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悄感,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激惜引趣、导入新课一一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一一拓展创作、关闭软件一一课堂评价、总结这四个主要环节。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第一个环节的设汁,教师滚动播放儿幅电子图画作品,让学生尽情的欣赏,LI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本环节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而展开教学:
第一组问题是:我们以前是怎么启动'‘记事本”软件的?
通过学生回忆“记事本”软件的启动方法,引导学生知道一般软件的启动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主尝试启动“画图”软件。
第二组问题是:“画图”窗口和“计算机”窗口有什么相同处?有什么不同处?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分辨,知道了“画图”窗口和“计算机” 窗口的基本组成是相同的,而画图软件还有一些它特有的部分,如:“工具箱”、“颜料盒”等。
最终,让学生熟悉了“画图”软件的界面,知道了“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
落实了教学目标。
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第三组问题是:罗你知道这个工具的名称吗?Q 这个工具的名称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画错了怎么办?还有什么好方法?
通过向学生展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得出可以通过“猜一猜”、“鼠标指针 '悬停’”、“操作体验”等方法进行探究,再以师生交流,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了解了“画图”工具箱的使用。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第四组问题是:你能画出以下图形吗?
通过教师课件展示图形,学生自主尝试绘制,探究“颜料盒”。
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尝试一一收获一一困难一一交流一一再次尝试一一再次收获。
认识了“颜料盒”。
知道了什么是“颜色1” ?什么是“颜色2” ? “前景色”是什么?“背景色”是什么?为了突破难点,正确区分“前景色”和“背景色”。
我先是引入了“前景色”和“背景色” 的概念,但这只是学生们停留在文字上的理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文字理解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乂安排了试一试,让学生们在初步理解文字概念的基础上去试一试,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知道“颜色1”和“颜色2”选择的方法和让学生知道需要填充的。
在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后,再去进行巩固,帮助学生分析“前景色”“背景色”“线条色” 和主体的“填充颜色”是什么?为了知道学生对知识的达成度,我设计了学习单,让学生进行练习,以便课后回收。
培养了学主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拓展创作,关闭软件
学生在初步认识了画图软件后,就有一种跃跃倾欲试的欲望,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 让学生利用所学展开想象,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学生创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创作情况。
对于“画图”软件的关闭,山于学生对于软件的关闭操作都比较熟悉了,所以课堂中教师只安排一位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可以不进行“画图”软件的“关闭”操作,以便课后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画图”软件的保存,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不作要求,教师将在第二节课“初试工具箱”中进行探究。
四、课堂评价、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用计算机画图的第一课。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启动和关闭“画图”软件的方法,知道“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了解工具箱和颜料盒的使用规律。
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欣赏作品入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画图”软件的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调动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学生的热情高了,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上课的发言等教学行为也较放松,自然地就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来了。
但是本节课还是存在很多问题:①由于本节课是用讣算机画图的第一课,老师在课堂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对于如何清除绘图区中的内容,学生是比较困难的。
向学生演示过撤销工具,但有些学生不能灵活运用。
②本节课只是“认识画图软件”,后续的课程我们还会继续探究“工具箱”和“颜料盒”等。
所以我认为在“画图”软件的探究过程中应以“横向探究”为主,以“纵向探究”即具体的工具按钮用途为辅,但在具体得探究过程中很难把握。
③本节课“认识画图软件”,根据课程要求是不要求学生进行作品的保存的。
而且,对于作品的保存涉及到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的输入,学生会花上太多时间,不利于本节课的开展。
所以,为了教师课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课堂上我没有安排让学生关闭“画图”软件,只是让一位学生作了“演示”。
这样做也是考虑到学生对于关闭软件比较熟悉了。
④在这一节的课堂上,学生是很兴奋但还没有做到完全收放自如,对于课堂纪律的掌控我还需要努力去加强。